两天后,首尔弘大附近一间不算宽敞屋子里。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陈年木地板的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新油漆的味道。
后台狭窄的空间被八个人和几个工作人员挤得满满当当。没有华丽的待机室,只有几把折叠椅和一个简陋的梳妆台。
不同于舞台后台的紧绷,此刻弥漫的是一种混合着兴奋、紧张和强烈期待的躁动。
朴智旻和金泰亨凑在小小的镜子前,反复确认着发型和脸上的淡妆,小声互相打气。
郑号锡像只停不下来的蜂鸟,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模拟待会儿要说的话。
金硕珍拿着小梳子,一丝不苟地整理着自己额前的碎发,表情严肃得像在进行一场重要谈判。
金南俊和闵玧其相对安静些,一个低头看着手里写着粉丝名字的小卡片,一个靠在墙边闭目养神,但微微抿紧的唇线泄露了他们的不平静。
田柾国则不停地深呼吸,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眼神亮得惊人,看向门口的方向充满渴望。
宇澈站在最角落的阴影里,背脊挺直如松。他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外面是公司准备的、带有“BTS”标识的黑色薄外套。
头发被造型师打理过,几缕茶灰色的发丝垂在额前,柔和了他过于冷硬的表情。他手里紧紧捏着一支黑色的签名笔,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心跳比在舞台上还要快,不是因为动作,而是因为即将面对的那份完全未知的、来自陌生人的注视和期待。
做自己……真诚最重要……
闵玧其和金南俊的话在脑海里盘旋,却无法完全驱散那份根植于性格深处的、对陌生社交场合的不适感。
“孩子们,准备好了吗?粉丝们已经在排队入场了!” 经纪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准备好了!” 八个声音异口同声地响起,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和朝气。宇澈也低声应了一句,声音淹没在同伴的回应里。
厚重的布帘被拉开。一瞬间,不算明亮却异常温暖的灯光涌了进来,伴随着外面压抑着的、细碎而激动的交谈声。八个人的身影出现在小小的舞台上。
“啊——!!!”
“防弹少年团!!”
“柾国啊!!!”
“智旻欧巴!!”
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的尖叫和呼喊声如同小型海啸,瞬间席卷了整个小小的空间!虽然只有不到一百人,但那汇聚起来的热情和音量,却足以撼动人心。
五颜六色的应援手幅被高高举起,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和稚嫩的加油话语。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纯粹的喜爱和激动。
这突如其来的声浪让台上的八个人都愣住了。即使是预想过,真正亲身面对时,那份被如此直接而热烈地爱着的冲击感,依旧无比震撼。
金硕珍最先反应过来,脸上立刻绽放出他招牌的、带着安抚力量的温柔笑容,朝着台下挥手。
郑号锡被这热情点燃,兴奋地跳起来回应,比着“Hope”的手势。
朴智旻和金泰亨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一边鞠躬一边努力笑着回应。
金南俊深吸一口气,沉稳地拿起话筒:“大家好,我们是防弹少年团!感谢大家今天来到这里!” 他的声音透过音响传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坚定。
闵玧其也抬起了头,看着台下,嘴角勾起一个很浅、但绝对真实的弧度。
田柾国用力地挥着手,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灿烂笑容,大声回应着呼喊他名字的声音。
宇澈站在舞台最边上,被这汹涌的热情冲击得有些失神。他看着台下那些闪闪发亮的眼睛,看着那些因为激动而泛红的脸颊,听着那些呼喊着自己名字的声音……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的感觉攫住了他。
这就是……ARMY?
签名环节开始。八张长桌在舞台上一字排开,成员们依次坐下。粉丝们排着队,怀揣着激动和紧张,一个个走上前来。
宇澈坐在最外侧的位置。他看着第一个走到他面前的女孩,个子不高,扎着马尾辫,脸因为紧张和兴奋涨得通红,手里紧紧攥着专辑和一张小小的卡片,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嘴唇翕动着,似乎想说什么又不敢。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女孩紧张地攥紧了专辑边缘。
旁边桌的朴智旻已经在温柔地和粉丝交谈,金泰亨用他独特的低音炮说着“康桑密达”。
宇澈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想起闵玧其说的真诚,想起金南俊说的做自己。
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迎上女孩紧张又期待的眼神。没有刻意的笑容,但眼神深处那种惯常的冰冷锐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的倾听,仿佛在无声地询问:“你想说什么?”
女孩被这专注而平静的眼神看着,奇迹般地没那么紧张了。她鼓起勇气,声音细细的:“Snow……欧巴?我,我很喜欢你舞台上的样子!特别帅!动作超级有力!请……请继续加油!” 她快速地说完,脸更红了,把专辑和卡片推到宇澈面前。
“谢谢。” 宇澈的声音不高,低沉而清晰。他拿起笔,在女孩递过来的专辑内页上,非常工整、一笔一划地签下了三个字:田宇澈。用的是中文。笔迹端正有力,如同他本人。
签完名,他看了一眼那张小小的卡片,上面画着一只线条略显稚嫩、但眼神很认真的雪豹,旁边写着“Fighting! Snow!”。宇澈的目光在那只雪豹上停留了一瞬,又看向女孩,很轻地点了下头,补充了一句:“画,不错。”
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一个工整的签名,一句对画作的客观评价。
女孩却像是得到了莫大的鼓励,眼睛瞬间亮得惊人,双手接过签好名的专辑和卡片,深深地鞠了一躬:“康桑密达!欧巴!我会一直支持你的!” 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喜悦。她离开时,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宇澈看着女孩雀跃的背影,握着签名笔的手指,微微放松了一些。
第二个粉丝是个看起来年纪更小的男孩,戴着眼镜,很腼腆。他把专辑放到宇澈面前,小声说:“哥……你,你学武术吗?动作好厉害……”
宇澈点点头,依旧言简意赅:“嗯。学过。”
签完名,他看着男孩期待的眼神,又加了一句:“跆拳道,黑带一段。” 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男孩的眼睛瞬间瞪圆了,崇拜地看着他:“哇!太酷了!” 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第三个粉丝是个看起来比较爽朗的姐姐,笑着问:“宇澈xi是混血儿吧?中文说得真好听!”
宇澈签着名,头也没抬:“嗯。妈妈韩国人,爸爸中俄混血。” 回答依旧直接。
“哇,好厉害!那你会说俄语吗?” 姐姐追问。
宇澈签完最后一笔,抬起头,看着对方好奇的眼睛,用清晰流利的俄语快速说了一句:“Да, немногоговорюпо-русски. (是的,我会说一点俄语。)”
那姐姐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惊喜的笑声:“天啊!太好听了!谢谢你!宇澈xi!” 她开心地拿着专辑走了。
流程在继续。宇澈依旧话不多,表情也谈不上丰富。但他不再回避粉丝的目光,会认真地听他们简短的话语,哪怕他们有时因为紧张说得磕磕巴巴,然后用最直接、最简短的方式回应。
签名永远是工整端正的“田宇澈”三个中文字,后面再加上Snow。偶尔,在粉丝提到他感兴趣的点,比如动作、语言、甚至他素描本不小心从背包里露出一角被眼尖的粉丝看到问起画画,他会多说一两句,语气依旧平淡,眼神却带着专注。
他的笨拙显而易见。像初春尚未完全解冻的溪流,带着凉意,却清澈见底,带着一种独特的、直击人心的真实感。
“Snow欧巴好像……话很少,但是好认真啊。”
“他签名好工整!而且每次签完都会看着你说谢谢!”
“他刚才跟我说他喜欢古典乐!声音好好听!”
“他夸我画的画线条很干净!啊!他懂画画!”
“感觉他像一座安静的雪山?靠近了才发现山顶有阳光?”
粉丝们小声交流着对宇澈的印象,那些“冷”、“凶”的标签,在近距离接触后,悄然被“认真”、“真诚”、“有点笨拙但很可爱”、“意外的反差萌”所取代。
签名会接近尾声。宇澈面前走来最后一位粉丝,是一位看起来有些年纪的阿姨,气质温和。她把专辑放到宇澈面前,笑容慈祥:“孩子,辛苦了。舞台很棒,要好好吃饭,注意身体啊。” 语气像极了远在中国的母亲。
宇澈握着笔的手顿了一下。这句朴素的关怀,像一颗小石子,精准地投进了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抬起头,看向这位陌生的阿姨。这一次,他没有立刻签名。
他拿起笔,在专辑内页上,依旧工整地写下“田宇澈”三个字。然后,在名字下方,他顿了顿,用比签名更小一些、却同样认真的字迹,用韩语写了一行字:
“谢谢您。我会好好吃饭的。”
写完,他将专辑双手递还给阿姨。这一次,他的嘴角,不再是刻意的牵扯,而是非常自然地、极其轻微地向上弯起了一个小小的弧度。
虽然依旧很淡,像雪地上掠过的一缕微风,转瞬即逝,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发自内心的柔软。
阿姨愣了一下,看着专辑上那行小小的、工整的韩语回应,又看看眼前少年脸上那抹罕见的、真实的柔和笑意,眼眶突然有些湿润。她用力点点头,声音带着欣慰的哽咽:“好孩子…好孩子…加油啊!”
签名会结束。布帘重新拉上,隔绝了外面粉丝们依依不舍的呼喊。后台狭小的空间里,八个人都像是经历了一场高强度的舞台,脸上带着疲惫,眼中却燃烧着兴奋的余烬。
“啊!太幸福了!” 朴智旻瘫在椅子上,脸上是满足的红晕。
“ARMY们真的太好了!” 金泰亨捧着脸,还在回味。
郑号锡兴奋地描述着他遇到的几个特别有趣的粉丝。
金硕珍在感慨粉丝们送的贴心小礼物。
金南俊和闵玧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和一丝欣慰。
田柾国凑到宇澈身边,眼睛亮晶晶的:“澈儿!刚才有个粉丝超喜欢你的!说你签名超帅!”
宇澈靠在墙上,手里还捏着那支签名笔。他听着队友们兴奋的讨论,感受着空气中尚未散去的热情余温。疲惫感袭来,但心口的位置,却像是被什么温暖的东西填满了,沉甸甸的,带着一种奇异的充实感。
他低头,看着自己刚刚签过无数个名字的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专辑纸张的触感,和粉丝们递过专辑时那份小心翼翼的珍重。
温度……
原来它真的可以这样传递。
不需要刻意表演,不需要变成另一个人。
只需要像他刚才那样,笨拙地、认真地,去倾听,去回应,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流露出内心真实的、哪怕只是一闪而逝的柔软。
就像他给那位阿姨签下的那句“我会好好吃饭”。笨拙,却无比真诚。
他抬起眼,目光扫过身边七个兴奋谈论着的队友。阳光透过布帘的缝隙,在地上投下狭长的光带。空气中漂浮着微小的尘埃,在光柱里缓缓舞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