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ch】国灵殇 > 第10章 硝烟

第10章 硝烟

1940年9月27日,柏林。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被放到了谈判桌上。

“从柏林,到罗马,再到东京。这是能吞噬世界的轴心。”

第三帝国舔了一下唇,目光里隐隐跃动着期待。

空间被光与影切割,三个恶魔同时睁开了他们殷红如血的眼睛。

那一刻意王绿色的半边眼瞳也陡然变得血红,不知是沾染了多少人的鲜血。

“考文垂、伯明翰、利物浦、南安普敦。”

第三帝国的指尖落在地图上。

“没必要再去消灭空军了,现在我们的目标是削弱英国的军事工业,并制造进攻英国的假象,一方面可以牵制英军的大量海陆空军于本土,另一方面还可掩护为进攻苏维埃而进行的准备。”

11月14日,凉如水的月色静静流淌。

英吉利沉默着,攥着一份用埃尼格玛密码机的超级秘密解锁的情报。

第三帝国的空袭瞄准了航空工业基地考文垂,四百四十九架飞机已在海峡另一侧的夜色中集结。

“你还在等什么?增加考文垂的防空力量啊,发出警报疏散平民啊!”

英格兰的尖叫在耳畔回荡。

“你忍心看着□□将夜空染成血色,爆破弹撕裂城市的肌理,延时炸弹在废墟中埋下死亡的陷阱——你忍心看着那座工业城市的脉动停止,看着你的人民死亡么?”

“……埃尼格玛,这个足以改变战局的秘钥,我们要守护它。”

英吉利疲惫地开口。

“不能让他们察觉密码已经被破译。”

这份明知结局却无能为力的痛楚,比任何的战火都更难以承受。

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第三帝国的轰炸机群掠过海峡。

349吨爆破弹坠落,56吨□□点燃了街道,12枚延时炸弹在废墟中潜伏。

五万多幢建筑在炮火中化为断壁残垣,554道生命的气息悄然消散,864人在剧痛中呻吟。

12家飞机零部件工厂沦为废墟,不列颠的战机产量骤减两成,水与电的脉络中断,整座城市陷入黑暗与死寂。

英吉利的夜航战斗机显得颇为无力——120架次的拦截、一万两千余发高射炮弹,却只击落击伤德机各一架。

废墟下的温度是人类的鲜血和工业的残骸,更是一座城市的献祭。

一**奔涌的痛楚冲刷着英吉利的防御堤岸。有什么爆裂开去,在血肉涌动的五脏六腑里炸得四散横飞。剧痛铺天盖地地卷来,露着狰狞的锯齿,一点点磨碎神志和思维。

意识和□□凝聚到痛苦的根源,他的脚步有些虚浮。

——考文垂。

这场代号“月光鸣奏曲”的空袭在军事角度相当成功。它具备了战略轰炸的典型特点,被很多军事家誉为战略轰炸的“雏形”,在军事史上的影响和意义非常深远。

第三帝国为此得意洋洋。他唇角噙着一抹冷笑,目光落在德意志的脸上,却发现后者面无表情。

“怎么了?你不开心么?”第三帝国有些不满。在他看来,德意志应该为他的胜利——同时也是他们的胜利——感到欣喜才对。

“海狮计划早已流产,夺取制空权也是空谈。”

德意志显得有些疲惫。

“你知道我的资源日渐窘迫,却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谓地消耗了人力和物力。这场空袭有什么战略意义么?不,它并没有,它只不过是为了你的复仇目的进行了一场毫无意义的轰炸。”

第三帝国沉默了片刻,竟再难出言反驳。

“别再对英吉利进行轰炸了,你既然知道我们无法在英格兰进行登录,那么你最好将我们的人力物力用到更重要的地方去。”

德意志最终这样说着。

然后她起身离去,影子被下午的阳光拖着。

那样的阳光又像是第三帝国的命运,已经逐渐西斜。

“根据我们的情报……第三帝国也开始使用无线电导航技术。”

英格兰轻轻眨了一下眼睛。

“有点意思。”英吉利将额角的碎发别到耳后。“他最好别忘了,谁才是最先使用这项技术的。”

在英吉利的命令下,专用的电台被建立,新生的电波将第三帝国的信号拆解,又以错谬的节奏重新编织。

于是原本锁定目标的铁翼在错乱的指引下偏离了轨迹,最终将炸弹入无人问津的荒原与旷野,只在寂静的土地上炸开一朵朵徒劳的火光。

属于电波的战场没有硝烟弥漫,却同样决定着生死存亡。

年末,第三帝国的飞机折损日重。曾经遮天蔽日的规模日渐稀疏,五百架次的浩荡攻势成了罕见的奢望。它们龟缩于夜幕,褪去军事打击的精准,只剩对城市建筑的野蛮摧残,对无辜生命的残酷屠戮,对恐怖气氛的制造,却再难撼动不列颠的根基。

直到1941年3月,天气的转暖让第三帝国的空中攻势再度抬头。只是这一次,那些空袭的轰鸣里多了几分刻意的张扬。那并非真正的进攻,不过是刻意编织的假象,用虚张声势的轰炸掩盖着向东的野心。

5月10日,是夜。

困兽的最后一次宣泄,将所有不甘与怨毒化为投下的炸弹。那是第三帝国的五百余架飞机,它们没有精准的坐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肆意的狂轰滥炸。

七百吨爆破弹与□□坠落,在伦敦市区炸开。火舌舔舐着夜空,将伦敦照得亮如白昼。

1436道生命的哀嚎化作了英格兰心口挥之不去的痛意,一千八百余道伤痕在她的身体撕扯开鲜血淋淋的伤疤。

6月22日,漫长的厮杀终于停歇。

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空中对决,在硝烟的余烬中画上了句号。

1941年6月22日的拂晓,第三帝国的军队跨过苏德边境,猝然划破了两国之间脆弱的和平。

苏维埃是被一阵尖锐的焦灼警报从浅眠中拽醒的。那警报声不像往常的演习,带着一种穿透骨髓的凄厉,沿着边境线一路蔓延,撞得他胸腔发闷。

窗外传来震耳欲聋的炮火轰鸣,大地在脚下微微颤抖,像是某种巨兽的咆哮。

“怎么回事?”

他对着通讯器沉声问。

通讯那头是边境哨所慌乱的声音,混杂着炮火的炸裂声,断断续续地传来“德军……跨过边境……进攻……”

苏维埃的心猛地一沉。他不敢相信,前日还在外交辞令中维持着表面平和的邻居,会在这样一个普通的拂晓,露出獠牙。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这猝不及防的背叛带来的愤怒与震惊。

“把所有能调动的兵力都派上去,不能让他们再前进一步!”

混乱已经开始蔓延。通讯线路在炮火中时断时续,前方的战报杂乱无章,有些部队甚至还没来得及进入战斗状态,就被第三帝国的突袭打懵了。

苏维埃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却觉得周身一片冰凉。

他能感受到边境线上传来的阵阵剧痛,那是他的土地被撕裂的痛感,是他的人民在炮火中哀嚎的回响。

后来他见到了第三帝国,在前线。

——真的是他。他站在敌方阵营,笑得唇齿森森。

难以置信的错愕凝固在空气中,让苏维埃陷入了短暂的失语。他冷冷盯着第三帝国,从齿缝里挤出一句话:“……我们签过条约。”

第三帝国唇角扯开一个冰冷的笑意。他扬了扬手中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着苏维埃的面用修长的十指抵在两侧,轻而易举地撕裂。

条约的碎片轻飘飘地盘旋在风里,若一舞翩跹。

320万德军的地面部队是这场进攻的主力。同时攻来的还有36万罗马尼亚士兵,四万四千匈牙利军队,四万七千芬兰军队,以及六万余意军。

他们如精密咬合的齿轮,以惊人的默契同步碾压而来,将苏维埃的疆域从多个方向牢牢钳制。

半年间伤亡攀升,九十万生命之花在硝烟中凋零。

第三帝国的空军在首日便撕碎了苏维埃的空中屏障,他声称自己用35架飞机击落了1489架红军战机。而真实情况远比这更惨烈——3922架红军战机在头三天的炮火中折翼。

第三帝国的铁蹄踏碎了红军所有的防御计划,让防线在仓促间土崩瓦解。无线电的静默与通讯的匮乏,更如无形的枷锁,将分散的红军部队隔绝在各自的战场。

“攻势倒是顺利,只是迟迟没能夺下莫斯科……是因为我延缓了发起攻击的时间吧。”第三帝国挑了一下眉。

“什么意思?”意王不动声色地问着。

“尽管我很轻易地攻克了南斯拉夫和希腊。但你在阿尔巴尼亚的侵略受阻,使得我不得不派军队去支援。”

第三帝国冷冷地说着。

“苏维埃的夏季本就短暂,更不用说还有这五周的延期。”

“延期也有其他原因,比如6月的漫长雨季。”

意王试图撇清自己的责任。

“况且,你将原本进攻莫斯科的主力装甲部队改调往南方参与攻占乌克兰的基铺战役。”

“我在那场战争中胜利了。这是空前胜利,我俘虏了六十五万苏联红军。”

意王纠正道:“可你不得不承认,这项举动进一步延缓了你进攻莫斯科的时间。秋季大雨造成的泥沼,冬季的酷寒,红军的抵抗,这些都是原因。”

第三帝国沉默了片刻,没有说话。

随着战事的进展,他的补给线也不断拉长。苏维埃采用焦土政策摧毁所有即将撤离的土地,使得他无法运用其食物、燃料和建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