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府●芳兰轩
方氏坐在桌边,听见廊下传来脚步声,抬头便见谢长朝扶着谢长武走进来。
“娘!”
“方才儿臣整理旧物,发现一封池家妹妹的信,说要来投奔咱们呢。”
谢长武挨着方氏坐下,声音软糯得像浸了蜜
方氏接过信笺看了两眼,眉头微蹙:
“池家?早年间是有那么一户远亲,多年前灾荒,听说她父母都没了,
“想来也凶多吉少,怎么会有信来?”
她叹了口气,“世事无常,哪还记得那么多陈年旧事。”
谢长朝在一旁落座,“娘亲有所不知,定王近日看中孩儿,邀我入府做幕僚!”
“往后怕是要常去定王那边,在府里的时日会短很多。”
“方才三弟说起池家妹妹,儿子倒觉得是桩缘分。”
“那池家女儿当年年纪小,被好心人救下,只是一直没敢露面。”
“这两年养父母也过世了,才想着来投奔咱们。”
谢长武适时轻咳两声,“娘,女儿家的心思,儿子不懂。”
“但儿子知道娘亲身边需要个贴心人。”
“我这身子骨,帮不上您什么忙,您有些体己话也没法跟我说。”
方氏伸手替谢长武顺了顺后背,眼底满是怜惜:
“傻孩子,胡说什么,你好好养病就是。”
“只是这池家,多年没往来,突然要来投奔,怕是不妥。”
“娘,” 谢长朝语气恳切,
“府里的下人都是看爹爹脸色行事,
玉清公主那边的老人更是眼高于顶,哪会真心对您尽心?”
“池家妹妹虽是远亲,终究是自家人,留在身边也方便您使唤,随时和我们兄弟联络!”
谢长武拉着方氏的手,“娘,二哥说得有理!”
“今时不同往日,二哥要忙于正事,儿臣又帮不上忙。”
“池家妹妹信里说,她粗通女红,还会调香,正好能陪您解闷。”
“就让她来见见吧,若实在不合娘亲的心意,再送走也不迟!”
方氏看着想起平日里在府中处处受限的日子,
“既然你们兄弟俩都这么说,便让她来见见吧。”
“不过终究是外姓人,得拿捏好分寸。”
方氏同意后,谢长武即刻回到倦云轩。
他取出玉容丸服下,又催动了阴阳咒。
顷刻间,容貌悄然改变,眉眼间更添了几分江南女子的温婉灵秀。
他选了一身自己喜爱的水绿色绣玉兰花罗裙,梳理好长发,
松松挽了个温婉的发髻,活脱脱一副方氏定会喜欢的乖巧模样。
三日后
谢长武化身的池心妍款步走入,屈膝行礼时,“民女池心妍,见过夫人。”
方氏抬眼望去,眼前这女子举手投足间带着羞灵动,不由得心生几分好感,
开口问道:“你便是池家的孩子?”
“正是民女。”
池心妍眼波流转间带着真诚,“当年灾荒,亲生父母不幸惨死,民女侥幸被一户姓池的人家收养。”
方氏闻言一怔,细细打量着池心妍,心头竟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她轻叹一声:“心妍,你的母亲与我乃是我的妹妹,你我也算是血亲。”
“多谢夫人怜惜。”
池心妍顺势往前挪了挪,挨着方氏坐下,
“养父母过世后,便想着来投奔夫人。”
“心妍往后定会尽心侍奉夫人,为夫人解闷。”
说话时,那副乖巧懂事的模样,让方氏心头顿时软了半截。
“好孩子,快起来吧。”
方氏拉着池心妍的手,“往后就住东厢房吧,离我近些,也方便些。”
“多谢夫人收留,心妍定会好好孝敬夫人。”
她说起家乡的趣事,句句都说到方氏心坎里,不过半个时辰,已让方氏笑得合不拢嘴。
“池心妍”住进芳兰轩东厢房。
谢长武看着丫鬟们将自己的箱笼搬进屋子,有了这层身份作掩护
往后再想找些新鲜面孔,便不必在倦云轩偷偷摸摸,更不用提防谢景行那双多疑的眼。
方氏对这个“远房侄女”愈发亲近。
清晨陪方氏在廊下喂锦鲤时,池心妍总能精准说出每条鱼的名字;
午后为方氏捏肩,能松快筋骨;
晚膳后读些闲书解闷,拣些市井趣闻,逗得方氏直拍桌案。
“你这推拿的手艺,倒比府里的婆子强多了。”
方氏靠在软榻上,看着池心妍为自己揉按太阳穴。
池心妍低眉顺眼地应着,
“养父母在世时身子弱,民女跟着学了些粗浅功夫,能让夫人喜欢,便是心妍的福气。”
语罢,她从食盒里取出杏仁酥,酥皮里裹着清甜的豆沙,正是方氏偏爱的口味。
东厢房被临窗摆着张书案,案上摊着半本《绣图文本》,
墙上挂着幅水墨兰草,笔触清雅,细看能发现花叶的脉络里藏着缠绵的曲线。
她吹熄烛火,躺在铺着鸳鸯锦褥的床榻上。
茉莉香里,藏着刀光剑影般的魅惑,
若是哪个不长眼的男人撞进来,便会被这温柔乡,悄无声息地吞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