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逍遥
“博陵长公主这是何意?”章夫人哭得梨花带雨:“昔年她不想嫁给阿冉,还曾请郎君说情。竟然如此不念旧情吗?与阿蛟八字不合,也就算了,干什么提另外两个皇子?倒像是故意给蓁华难堪……”
“不可能!”郑叔民将妻子揽入怀中,一个劲儿地保证:“公主绝无此意!”
章夫人哪里忍得住,之前在华懋园,她得端起郑家三夫人的架子来,这会儿回到家中,在自家郎君面前,各种委屈与不甘全都倒了出来。
“我只恨当初想着蓁华还小,没有立刻定下李稷,”章夫人抬头看向丈夫,不抱什么希望:“是不是李家反悔了?这个当口,想必他们不敢得罪琅琊王与灵昌王。”
郑叔民叹了一口气,道:“李庆隆……向来审时度势,这会儿自然不提两家议亲之事,但言及蓁华,都是溢美之词……”
章夫人“哼”了一声道:“郎君就是厚道,什么审时度势,我看呐,他们是畏惧皇亲国戚,失了陇西李氏的风骨。”
“这须…怪不得他们,”郑叔民说道:“琅琊王与灵昌王是陛下的亲弟弟,又得太皇太后看重。琅琊王对蓁华始终不死心,他们怎敢贸然提亲。”
章夫人还是不满:“蓁华才十二,李稷年已十九,我倒要看看他们急是不急。”
郑叔民道:“这个自然。只是公子蛟老是盯着蓁华不放,我听说他还把王大人的侄孙给打了,可有此事?”
章夫人道:“嗯,确有此事。我问过蓁华,原来他们在寿春有过一面之缘,也真是巧了,这回又在平城遇到了。说来他是王允让大人的亲孙,王允恭大人的侄孙,王允恭大人乃当朝重臣,极受太皇太后的信任,若是……”
章夫人的念头,郑叔民明白,他摇了摇头,道:“只怕你还没有听说呢,王允恭大人生病了,应该…不大好……”
“啊?”章夫人擦了擦眼泪,转头问道:“竟有这样的事……既如此,可千万不能选他们家。按照汉俗,王家当守孝三年。三年的时间,变数太大。何况王允恭大人若…不祥,王家青黄不接,就算三年后陛下还记得他们,也得先给王允恭大人的嫡孙授官,如此一来,那王玄度再好,也非良配。”
郑叔民见她转眼之间想到这么多,不由笑了起来:“正是,蓁华的事不必急于一时。”
他微微皱了皱眉,把从寺人那里问到的消息掩住。蓁华竟然往终南送过信,信里写了什么,他简直不敢想。
哎,希望他想错了。这么一个胆大包天的女儿,他真是对她束手无策了!
而郑蓁华呢,一下子没了后顾之忧,她与诸皇子八字不合,而李家又不想与琅琊王结怨,一时不敢上门,短期之内,她再也不用担心父母替她定下婚事了。
尽管太夫人时常不给她好脸色,但南阳公主心疼她,经常邀她过府叙话,或是帮她外出打掩护,她的逍遥日子来了!
这一日,郑蓁华正要往金城公府赴约,不料半路碰到阿依娜尔。她不由分说,拉起阿依娜尔的手,坐上自己的车,一起往公府而去。
阿依娜尔见她心情甚好,对她十分佩服。外界的纷纷扰扰,她是丝毫不受影响。
“听说女郎跟着河间王殿下读佛经,看来已有小成……”阿依娜尔不吝夸奖,但也有一丝调侃。这般心大的女郎,真是少见。
郑蓁华随着车子的行进而微微晃动着身体,嘴上也不停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阿依娜尔也在读一些汉人的书,知道这是著名的道家经典,不由暗笑起来。忽然想起郑蓁华与博陵公主的交往,有些愣神。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我得为人,何不乐也……”郑蓁华转头又引用了列子的话,阿依娜尔虽不知道出处,但佛家讲究众生平等,郑蓁华说的这句应该不是来自佛经。
阿依娜尔暗自称奇:这河间王教得未免太杂了。
郑蓁华打量了一眼阿依娜尔今日的装扮,见她穿着绛色窄袖短衣,黛蓝长裙上坠着黑曜石珠做成的压裙,忽然问道:“你还记得我们从前在赤崖遇到的那个少年吗?哎呀,我忘了他的名字,叫…什么来着?”
阿依娜尔脱口而出:“安迦尔!”
“是!”郑蓁华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尽是调侃。
阿依娜尔脸红了,心道:还没套出她的想法,倒被她看出了端倪。
郑蓁华说道:“他跳起舞来,可真好看。前几日在华懋园跳踏火舞,数十男儿,无一人比得上他。”
阿依娜尔撇过头去,轻轻“嗯”了一声,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
郑蓁华还想打探几句,车子却停在了金城公府门口,阍人来接她们。阿依娜尔松了一口气,感觉躲过了郑蓁华的盘问。
金城公夫人满面春风地迎了出来:“蓁华这些日子一直往寿春去,把姨母这里忘了个一干二净……”
“怎么会?”郑蓁华素来喜欢这个姨母,这会儿一迭声地撒娇:“我一直想着姨母,奈何总有这样那样的事。姨母之前欠我的半支舞,我一直记得呢!从姊璇看得,我看不得,如今我也十二了,是不是轮到我了?”
金城公夫人笑着瞥了她一眼,眼中颇有深意。她又瞧阿依娜尔望去,见她肤色稍深,身姿矫健,虽是汉人女子的打扮,但却比一般女子高大一些。
“这位是……”金城公夫人迟疑了一下,她怎么没有见过这位女郎,可这位女郎若是出身平凡,又是怎么认得蓁华的?
郑蓁华拉过阿依娜尔,说道:“这位就是羽林军唯一的女郎,蔑乞部首领之女阿依娜尔,她身手不凡,还救过我的性命!”
金城公夫人一听,肃然起敬,能在儿郎堆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女郎,必有过人之处,又听说她救过郑蓁华,对她更加客气。阿依娜尔与她见礼,彼此都说了一些客套话。
细细观察她的打扮,这个阿依娜尔应是在室女。再推测年纪,应该大了蓁华好几岁。金城公夫人微笑点头,那今日的歌舞,她也赏得。
入得府中,这里的奢华让进出皇宫的阿依娜尔都大吃一惊。郑蓁华拉着她介绍,这里的一花一草,一亭一台都有来历,郑蓁华如数家珍,阿依娜尔听得津津有味。
汉人的铺陈比他们蔑乞部讲究许多,金城公夫人同样来自章家,自小见惯了汉人器物的精美,布置公府的时候,也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阿依娜尔很快又发现,这座公府,到处是姣童美婢,还有一些平城有名的浪子,见着金城公夫人眼波流转,言语轻浮,不用说也知道他们与她之间必然有点什么。
阿依娜尔心中发窘,又怕郑蓁华年少不知情,若是以后发现她敬爱的姨母是这样的人,不知她会不会伤心难过呢?
阿依娜尔偷偷向郑蓁华看去,但见她神色如常,而且看见美少年,她自己都要多看两眼,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这……
哎,女郎年幼,天真无邪,大概还不明白男女之间的你来我往。她看人家是好奇打量,或是觉得人家好看,可是别人看她,这眼神直勾勾的,恐怕不怀好意。
阿依娜尔将那些人瞪了回去,跟在郑蓁华身后,想着要说些什么提醒她。
郑蓁华却越来越兴奋,拉着她往厅堂上去。
金城公府的美酒佳肴也是出了名的丰盛,一道接一道菜,阿依娜尔都吃不过来。金城公夫人是汉人,所以府中都是汉人的食具,她觉得有些不顺手。
郑蓁华立刻贴心地命寺人换上胡刀。金城公夫人见她细心若此,欣慰一笑。
敬完一轮酒,歌舞开演。
郑蓁华极喜歌舞,见到为首的舞姬是新人,长得眉目如画,不由多了几分期待。《鹿鸣》的乐声响起,舞姬们款动腰肢,缓缓起舞……
郑蓁华学过一些,倒能看出门道来,又回头与阿竺窃窃私语,议论谁的功底更好,那个动作又有什么诀窍。
阿依娜尔听得一句半句,侧目打量阿竺。
酒过三巡,李媪和阿竺,还有金城公夫人身边有些脸面的寺人都被请去喝酒了,室内一下子就少了很多人。
这时,一队男子走了进来,大厅的门也轻轻合上。
阿依娜尔吃了一惊,伸手按剑,又朝主位的金城公夫人看去。只见她颊染芳晕,有了酒意,眼神如丝,看向郑蓁华和阿依娜尔时,还眯了一下,似是在暗示什么。
郑蓁华呼吸都变得急促,放下手中的胡刀,聚精会神地盯着厅堂中央。
乐声变了。
这是阿依娜尔从未听过的曲子,缠缠绵绵,萦绕耳边,让人不由得沉醉其中,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男女舞姬相对而舞,牵手相近,又擦肩而过,长袖挥舞,在男子身畔环绕,像是要把人围住。
你来我往,若即若离,看得人心痒痒的。
背身折腰,送上香唇,轻轻一吻,目眩神迷,可是转眼别离,又投入他人怀抱。脸上是笑,眼神却追随着旁人。
谁说北朝的歌舞不动人?
郑蓁华看得目不转睛,阿依娜尔却是目瞪口呆,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乐曲旋律更加慵懒,如同浸了温水的丝绵,将人包裹起来。阿依娜尔虽然有些抗拒,却又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
男男女女的舞蹈也变得更为放肆,水袖飞扬,衣袂交叠,不知何时男子的衣衫褪去,女子腰肢像缠枝莲一般滑入臂弯,水袖落下,遮住了缠绵的身躯……
欢迎收藏养肥[竖耳兔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4章 第七十三章 逍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