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龙井茶、蜂胶、西洋参,叶徐行备的礼品周到合宜。莫何是知道妈妈和封叔的喜好,所以随便选几样都不会出错,可叶徐行对莫砚秋和封盛毫无了解,准备的东西一样无可挑剔。
旁边的糕点和澳柑也都是礼盒包装,再添上莫何手里拿的,东西委实太多。
“等到了把我这几样留你车里,太多了。”
叶徐行没意见。
后备箱缓缓合上的时候,莫何忽然想,叶徐行是真的很喜欢送红酒。
不过确实不容易出错就是了。
两人从车两侧开门上车,莫何系好安全带,叶徐行在导航里输入目的地,车程不到半小时。
叶徐行开车属于稳扎稳打的类型,看得出熟练,但没有丝毫“炫技”痕迹,车距控制得炉火纯青,也不介意让个加塞等个黄灯。
中控有烟盒和车载烟灰缸,莫何知道叶徐行吸烟,虽然没见过,但叶建功住院的时候他在叶徐行身上闻到过烟味。
莫何自己不吸,他对百害无一利且容易成瘾的尼古丁不感兴趣。对于烟味,说喜欢不可能,说多讨厌也不吻合。
他对烟味的容忍度有不同标准,淡些的烟味没有任何不适感,明显的烟味可以正常进行必要社交,浓重的烟味果断远离,对着他吞云吐雾的,直接有多远滚多远。
莫砚秋吸细烟,车里会有很淡的烟草味,难得的,叶徐行车里居然没有。
“听音乐的话可以自己调。”叶徐行说。
“我不用,你随意就好。”
叶徐行“嗯”了声,没有播放,车里安静着,只有外面偶尔的鸣笛响。
“还没和你说我家里的情况,”莫何看着前方车流,随意地和叶徐行聊,“我父母离婚很久了,妈妈后来再婚,今天是去我妈妈和封叔家。”
叶徐行克制着没有转头看莫何,担心此刻的诧异从行为和眼神里流露出来失礼。
他难以将莫何和离异家庭联系在一起。
都说平等看待、诸事寻常,但谁都做不到完全摆脱刻板印象。许多词汇在听到的一瞬,先会基于自身认知,在脑海里形成基础模样。
但叶徐行很快意识到偏颇,应了一声,悄无声息把那份诧异抹平。
“我妈妈今年五十七,封叔比她小两岁,琴姨平时在我妈妈那边,你之前见过,”莫何想到什么就说几句,末尾问,“你会下象棋吗?”
叶徐行说:“会一点,不精。”
“那封叔可能会拉你下几盘,平时在家没人陪他下。”
“好。”
到家是琴姨过来开门,这次没再叫莫先生。
叶徐行随着叫了声“琴姨”,琴姨笑着说:“您太客气了。”
“这是我妈妈,封叔,”莫何换上琴姨新准备的一次性拖鞋,对莫砚秋和封盛介绍,“妈妈,封叔,这是叶徐行。”
“阿姨好,叔叔好。”
莫砚秋笑着说:“你好呀,久闻大名,终于见到本人了。”
“也常听莫何说起您。”
按照莫何说的年龄,她比沈秀玉大了四岁,可看着倒像比沈秀玉小十来岁的样子。
叶徐行随着莫何换了鞋,封盛在旁边招呼两人到客厅坐。
“我最近刚好在挑蜂胶,茶也是老封喜欢的,”莫砚秋认真看过带来的礼品,才让琴姨收走,“谢谢你的礼物,太合心了。”
叶徐行说:“您喜欢就好。”
“喜欢的。”莫砚秋坐在和封盛相对的单人位,在封盛把茶放到面前时轻声说了句“谢谢”,接着伸手朝叶徐行面前示意,笑道:“尝尝老封泡的茶。”
叶徐行点头说好。
果然像莫何在路上说的,封盛知道叶徐行会下象棋,立刻摆出了棋盘。
客厅阳台有张圆几,摆上棋盘颇有富余。叶徐行和封盛面对面坐,莫砚秋和莫何一起坐在靠客厅的这侧,莫砚秋挨着封盛,莫何挨着叶徐行。
莫砚秋和莫何嘀嘀咕咕说着小话:“这个我知道,叫【捉双】。”
莫何看出来:“就是一次对两个,封叔只能躲开【帅】,把【车】送出去。”
随着“啪”一声【马】吃掉【车】,封盛痛心转头:“观棋不语。”
“你要输了,”莫砚秋纤长的手指在下颌点了点,“而且我们又没有给徐行出主意,这叫……”
莫何想了想:“解说。”
“对。”
封盛转回棋局沉思,半晌忍不住感叹:“你们如果给他出主意,说不定我这局还能赢。”
莫何莫砚秋顿时生出被看轻的叛逆心,莫何说:“我下局就负责给他出主意。”
莫砚秋也朝莫何那边靠:“是的。”
“那不行,”封盛牵住莫砚秋的手往自己这边来,“你得和我统一战线。”
两局双方各赢一局,第三局两两一组分派对战。
叶徐行眼睁睁看着莫何在桌下悄悄点进“中国象棋”小程序,选择【人机对战-中等难度】,在封盛走“中炮”后跟着点击屏幕走了一模一样的棋,然后照搬上方机器人走的棋对叶徐行说:“往中间上马。”
没有动作,莫何转头看,正对上叶徐行震惊的眼神。
莫何抬手蹭蹭鼻尖,猜叶徐行上学的时候应该是从不作弊的好好学生。
胳膊肘被碰了碰,叶徐行清清嗓子,按照指示走棋。
没几步封盛就察觉对方军师水平有异,扶着桌沿探身要看,莫何看着还在研究棋局似的,手上飞快把手机给叶徐行塞过去。
莫砚秋掩嘴笑得眉眼弯弯,封盛看向她:“他们两个是不是在搞小动作?”
“才不告诉你,”莫砚秋傲娇一扬头,“刚才内涵我棋艺的事情我还记着呢。”
“哎呀,大人别记小人过嘛……”
琴姨过来说:“可以吃饭了。”
一桌四人顿时解散,没有一个恋战。
莫何领着叶徐行去洗手,他洗的时候叶徐行站在旁边等,视线落在墙面一幅字上。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行书飘逸,笔触潇洒,和内容相得益彰。
“我妈妈写的,”莫何顺着他视线看见字,说,“右下角那块黑印是我弄的,当时手上沾了墨汁不知道,一压全按上了。”
按上之后没作废,还被裱好挂了起来。叶徐行视线在那块浅浅的印子上停留几秒,说:“很和谐。”
莫何看他:“你认真的?”
“当然。”
“好吧,走,吃饭去。”
莫砚秋偏爱圆桌,五个人围桌而坐,琴姨坐在靠近厨房的那边,除了添饭盛汤,全程不主动参与。
“徐行,你爸爸身体怎么样了?”莫砚秋问。
被问及父母是意料中的事,叶徐行停筷回答:“好多了,生活起居和之前一样,以后定期复查就好。”
“那就好,康复就好。”
叶徐行做好了来往问答的准备,不想有关父母的话题就这样结束。父母职业、家庭背景,全部没有问。
甚至聊到叶徐行的工作时,也只是问了一句,休假这么久返岗会不会很忙。
“他在医院的时候一直线上来着,”莫何说,“应该没耽误太多工作。”
“对,”叶徐行说,“没太耽误,不忙。”
封盛说:“在医院的时候还一直线上工作啊,够辛苦的。”
叶徐行顿了下,说:“还好。”
“年轻能拼是好事,也要多注意身体。”
封盛说得语重心长,叶徐行便答应。
“徐行,尝尝海参汤,”莫砚秋说,“琴姐的拿手菜,喜欢的话就多喝点补补。”
“好。”
叶徐行应着,喝了一勺,在舀第二勺的时候被莫何按住小臂,叶徐行停下:“嗯?”
“你是不是不喜欢海鲜河鲜这一类东西?”
上次去吃日料的时候叶徐行就吃的不多,但他每样都或多或少会动筷,莫何也只是隐约感觉到一点。
刚才莫砚秋说到海参汤,莫何想起这事,注意着观察了叶徐行的反应。
像是入口时会略略屏一下呼吸,没有品尝的过程,咽得干脆又生硬。
莫何忽然这么问,其他人顿时都看过来,叶徐行不愿意影响别人用餐,只说:“还好。”
“不喜欢就放到一边嘛,”莫砚秋说,“琴姐,你把几样海鲜换换位置。”
“不用麻烦,”叶徐行说,“都能夹到。”
琴姨已经手脚麻利地把鱼虾蟹调换到离叶徐行远些的位置:“不麻烦,小事情。”
叶徐行虽然不喜欢海鲜河鲜的味道,但对这些格外熟悉,他认得出碗里是野生辽参,只看个头外形就知道品质顶级,何况还是琴姨专程做的拿手菜。他已经动过,如果不吃就只能倒掉。
“没事,”莫何像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把他面前的汤递给琴姨收走,“不喜欢就不吃,世界上浪费的东西多得是,不差你这一份。”
莫砚秋也说:“是呀,别拘束,挑自己喜欢的吃,莫莫不爱吃的菜也不放他面前的。”
类似的话,在上次去莫何家里吃饭的时候叶徐行听到过,乍听像客气话,现在才发现似乎不是。
他们真的认为,应该挑喜欢的吃。
这和叶徐行从小接受的教育截然相反。
很小很小的一件事,叶徐行却一时有些恍惚似的不真实感。
又或者这种不真实感从刚进门时就出现了,而后随着许许多多不经意间的大小事叠加积累,积累着积累着,就清晰地浮出水面。
“对了,”莫砚秋说,“我得了两张音乐剧的票,位置很好,可惜我下周天没时间,一会儿给你们吧,免得浪费。”
知子莫若母,莫何觉得反过来也成立,他一听语气就知道莫砚秋根本没事,纯粹想促成他们约会。于是莫何配合地说:“都行,我下周末没事。”
“不好意思,”叶徐行有些歉意地略往前倾身,“下周末律所团建,是我发起的,所以必须到场,拂您心意了。”
“没事没事,”莫砚秋眨眨眼睛,看向莫何,“那不然你约个朋友去?”
莫何眉梢微挑,意会但没接招:“再说吧。”
“律所团建可以带家属……或者朋友,”叶徐行搁筷看向莫何,斟酌道,“我还没来得及问,你有时间吗?”
有没有时间刚才已经说过了,叶徐行也反应过来,补充说:“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
莫何饶有兴味地偏偏头看他,答应得很痛快。
“好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上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