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戏台前人头攒动的同时,之前和沈鸣鹿合作写戏本子的文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一个个拿着丰厚润笔,笔杆子动的飞快,紧锣密鼓地写起了新的故事。
“边关将士之苦,谁人可知?”
“军饷苦等不至,只能眼睁睁看着同袍饿死,无力回天!”
“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法,但能救国救民,又何须拘泥纲常礼节,对此义举大加弹劾,冠之诸多骂名?”
“太后心系将士,甘愿舍身祈福,长公主心系边关,创义举救国,其心分明,可昭日月!”
“敢问朝中诸公,自诩正义之士,在口诛笔伐之余,又可曾为边关将士的碗中添过一粒粟?加过一件衣?”
粗制滥造的小话本子在坊间飞快流传,读书人互相传阅,看得心潮澎湃,简直恨不得立即带着口粮赶往边关,赤身上阵以身报国。
渐渐的,他们再看见那些高高在上、指指点点、摇唇鼓舌的言官们时,心中本能便生出了几分反感。
是了,长公主再怎么离经叛道,至少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救国。而那些骂她的言官又做什么贡献了?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分明这才是朝堂的蠹虫!
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再听见那些责骂长公主的言论,或不屑一顾,或舌战群儒,令更多人转向倒戈。
激烈的反对派仍然不肯服输:“你怎么知道长公主做这事是为了救国?她一介女流,懂什么边疆苦寒,懂什么国家危难,多半是借这个名义发国难财,中饱私囊罢了!”
以往这话一出,多半便能在争论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一次,说这话的人却遭到了嘲笑:“你还没见到戏台前的告示么?”
那人没反应过来:“什么告示?”
同伴道:“长公主将所有收到的善款都写在了一块大牌子上,每日更新!她若是想要中饱私囊,敢将这数目列出来么?”
反对者不信,非要跑去戏台前亲眼瞧瞧,却果然见到戏台前已默默支起了一块大大的木牌,上面醒目写着:累计已收善款一万三千两银。
“……”
反对的人铩羽而归,灰溜溜地回家,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酒肆茶楼中的议论声,也悄然转了风向。
“长公主背负这样的骂名,可却还一直在默默做着实事。”
“也不知那些瞧不起她、口诛笔伐的官老爷们,做了什么天大的贡献没有。”
“呸!那些官老爷懂什么?他们家里堆金积玉,哪知道边关将士在啃雪!”
“长公主殿下虽则是离经叛道,可那帮官老爷却是真真的歹毒心肠!”
“整天只说不做,指手画脚,站着说话不腰疼!”
几位言官万万没想到,之前对于长公主的弹劾,那些锋利如刀、大义凛然的谴责,竟全都成了回旋镖,狠狠扎在了他们自个儿的脑门上!
但凡一出门,几人就会被义愤填膺的百姓扔一脑袋的臭鸡蛋和烂菜叶子,难听的骂声更是不绝于耳。
仿佛他们竟一夜之间成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人,成了让大梁国库空虚的罪魁祸首!
这这这,真是岂有此理!
言官们一向自命不凡,清高傲物,哪怕是到了朝堂上面对着文武百官,也是拿鼻孔看人,几时受过这种委屈!
他们不得不遮遮掩掩,避人耳目,跟做贼似的溜出门,跟几位同僚聚在一处,大倒苦水。
“李兄,弟已经被扔了三天臭鸡蛋,现在连朝服都不敢穿出门!”
“贤弟,你尚且可以在家中躲个清静,我却是连睡觉都要被老婆骂!”
他们犹如笼中困兽,在不能见光的室内坐立不安,唉声叹气,愤愤不平。
“长公主此人,莫非是妖孽转世,如何这般擅长搅弄风雨、煽动人心!”
一人出谋划策:“她不是让钦天监为她说话么?我们便去找护国寺方丈,叫得道高僧判她为妖孽,给那白绫念经超度,看她还如何嚣张!”
侍立一旁的小童弱弱道:“老爷,方丈昨儿才开了法会,说那白绫确实是祥瑞,还亲自开光了来着……”
言官们:“……”
他们眼前一黑。
几位倒霉言官面面相觑,见着彼此都是怨气冲天,却又无可奈何的窝囊样子,不禁齐齐叹了口气。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我们连上奏折,谏言不断,闹出这般大的动静,却依然还是叫她翻了身,接下来可如何是好?”
“回头那位大人怪罪下来,你我可都讨不了好!”
想起办事不力的后果,他们不禁都打了个寒战。
一人咬牙:“咱们绝不能就此认输,既然百姓被她愚弄,咱们便点破她的阴谋,釜底抽薪,叫上咱们的故友同窗一起下场,叫她和那白绫的名声全部臭掉!”
“对,绝不能叫她那义卖会开起来!”
很快,舆论场上迎来了言官们凶猛的反扑。更多的奏折和文章涌现,对长公主兜售白绫、操纵舆论一事大加指责。
“长公主若是真心为国,便该乖乖前去和亲,此番作为,分明是盘剥百姓,祸国殃民,自私自利!”
“那白绫若真是祥瑞,怎会惹来这般风雨,分明已叫这番铜臭行径染污,成了大凶之物!”
他们在朝会上骂的唾沫横飞,甚至恨不得拿着大喇叭站在街头巷尾朝百姓喊话,叫这些愚民听听他们的真知灼见,别被沈鸣鹿那妖女蒙骗!
然而没想到,他们一腔心血连夜编排出来的种种罪状,不仅让小皇帝听得直打哈欠,在百姓那头也根本没讨到好。
百姓们这些天里听了八卦无数,又经历了无数论战,对那些陈词滥调的指责骂声已经腻烦了,反而对那没见过的义卖会更感兴趣。
“你见到今天那公示牌了么?一共2万两银子了!算起来,岂不是得有两百多人去参加那义卖会!”
“听说那义卖会,用的是‘拍卖’的形式,匿名叫价,价高者得。”
“嘿,这可又是个没听说过的新样式!”
“最近京城里来了好多大客商,喏,那晋商徽商的旗子,你瞧见了没?”
“也不知最后谁能拿到那条白绫!”
百姓们对透露出的新情报津津乐道。此时,若是还有谁在他们之中骂长公主、骂白绫,抑或是骂言官骂朝廷,都只会被翻个白眼,坐上冷板凳。
吵来吵去,就那么来来回回两三句话,听得人耳朵都起茧子了。
还是那即将举办的义卖会,看着更新鲜有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