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校园被严寒紧紧包裹,期末考试的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每个人的肩头。教室里的暖气开得很足,玻璃窗上凝结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将外界的寒冷隔绝开来。
周应淮和杨眠的学习小组已经持续了三周。每周二、四放学后的一小时,成了杨眠心中最期待又最忐忑的时光。期待的是能与周应淮独处,忐忑的是害怕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辜负了他的悉心指导。
这个周四的辅导课上,杨眠注意到周应淮的一个小习惯——当他特别专注时,会无意识地用左手拇指轻轻摩挲右手食指的指节。这个发现让她感到一种隐秘的喜悦,仿佛窥见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周应淮。
“这里,”周应淮的笔尖轻轻点在杨眠的练习本上,“你的思路是对的,但计算时漏了一个负号。”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安静的图书馆角落里显得格外悦耳。杨眠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了一个粗心的错误。
“对不起,”她小声说,“我太不小心了。” “不用道歉,”周应淮的语气平静,“注意力不集中是常有的事。”
他说这话时,左手拇指正在轻轻摩挲右手食指的指节。杨眠注意到这个小动作,心里微微一动。
辅导进行到一半时,杨眠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在寂静的图书馆里,这个声音显得格外突兀。她的脸瞬间烧了起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周应淮的动作顿了顿,几不可察地笑了一下:“饿了?” “中午吃得少...”杨眠小声解释,耳朵都红透了。
周应淮没有说什么,但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纸袋,推到她面前:“吃点吧。”
杨眠惊讶地打开纸袋,里面是几块精致的手工饼干,散发着淡淡的杏仁香。 “你自己做的?”她难以置信地问。周应淮的耳根微微泛红:“家政课的作品,多了。”
这个回答让杨眠的心轻轻颤了一下。她知道周应淮的家政课是上周的事,这些饼干显然是他特意保留的。
她小心地拿起一块饼干,小口品尝着。饼干酥脆香甜,比她吃过的任何点心都要美味。 “很好吃,”她真诚地称赞,“你真的什么都能做得很好。”
周应淮没有回应,但杨眠注意到他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左手又不自觉地摩挲着右手食指的指节。
辅导结束时,窗外已是一片漆黑。图书馆的灯光温暖而柔和,在周应淮的侧脸上投下浅浅的阴影。
“谢谢你的饼干。”杨眠一边收拾书包一边说。 “不客气。”周应淮将参考资料整齐地收进书包,动作一如既往地一丝不苟。“今天内容比较多,明天中午继续?”“嗯好”
就在杨眠拉上书包拉链时,周应淮忽然伸出手,轻轻从她的发梢取下一点什么。 “饼干屑。”他解释道,摊开手掌,上面果然有一小块饼干碎屑。
这个突如其来的接触让杨眠整个人僵住了。他的指尖轻轻擦过她的耳廓,带来一阵微弱的电流感。
“谢...谢谢。”她结结巴巴地说,感觉自己的脸颊烫得可以煎鸡蛋了。
周应淮的表情依然平静,但杨眠注意到他的耳根更红了一些。
走出图书馆,寒冷的夜风立刻扑面而来。杨眠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下意识拎高了衣领
“冷?”周应淮注意到她的动作。 “还好,”杨眠勉强微笑,“走一走就暖和了。”
周应淮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始解自己的围巾:“这个给你。” “不用...”杨眠刚要拒绝,但他已经将那条深灰色的围巾轻轻围在了她的脖子上。
围巾上带着他特有的薄荷清香,还有一丝温暖的体温。杨眠怔怔地站在原地,感受着这份突如其来的温暖。
“明天还我就好。”周应淮的语气平淡,仿佛这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举动。
两人并肩走在冬夜的校园里,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围巾的温暖包裹着杨眠,她的心跳快得不像话。
“期末考后就是寒假了。”杨眠鼓起勇气开启话题。 “嗯。”周应淮简短地回应。 “你有什么计划吗?” “竞赛培训,还有一些大学先修课程。”
这个回答毫不意外,却让杨眠心里泛起一丝酸涩。就连寒假,他也不能像普通高中生一样放松。
“你呢?”周应淮罕见地反问。 “可能回老家几天,”杨眠轻声说,“陪陪爷爷奶奶。”
周应淮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但杨眠注意到他的步伐稍微放慢了一些,仿佛在延长这段同行的路程。
走到分岔路口,周应淮停下脚步:“我就送到这里。” “谢谢你的围巾。”杨眠小声说。 “不客气。”周应淮顿了顿,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微微颔首,“明天见。”
杨眠看着他转身离开,身影渐渐融入夜色中。她轻轻抚摸着脖子上的围巾,柔软的羊毛材质上还残留着他的体温和气息。
回到家中,杨眠小心地将围巾折好,放在书桌上。她拿出日记本,想要记录下今天的一切,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无法完全捕捉那些细微的瞬间——他摩挲指节的小动作,他递饼干时的细微表情,他为她取下饼干屑时指尖的温度,还有他解下围巾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关切。
这些细微之处,如同拼图的一块块碎片,在她心中慢慢拼凑出一个更加完整的周应淮。
第二天早晨,杨眠特意提早到校,想要在课前将围巾还给周应淮。她走到教室门口,却意外地看到周应淮正和沈薇站在一起交谈。
沈薇手中拿着一个精美的文件夹,正笑着对周应淮说着什么。周应淮微微点头,表情是那种她熟悉的礼貌性平静。
杨眠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她看到沈薇自然地伸出手,轻轻整理了一下周应淮的衣领,动作亲昵而自然。更让杨眠心沉的是,周应淮并没有避开这个接触。
一股酸涩的情绪涌上心头。杨眠转身离开,决定晚些再还围巾。中午她并没有去图书馆赴约,自己在教室发呆
一整天的课,杨眠都心神不宁。她注意到周应淮偶尔投来的目光,但都刻意避开了。放学后,她第一个冲出教室,不想再经历任何尴尬的相遇。
回到家,那条围巾依然安静地躺在她的书包里。杨眠拿出来,犹豫着是否要洗过再还给他。最终,她只是小心地将它折好,放进一个纸袋里。
周末的两天,杨眠都没有联系周应淮。周一的数学课上,她刻意选择了离周应淮较远的位置。课间,她注意到周应淮几次看向她,但都假装没有看见。
放学后,杨眠正准备离开,周应淮却拦住了她:“杨眠。” “有事吗?”她努力让声音保持平静。 “你周五没来辅导。”周应淮的语气听不出情绪。 “我有点事。”杨眠小声说谎。周应淮沉默了片刻:“围巾呢?” “在我这里,明天带给你。”杨眠低下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周应淮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点头:“好。”
就在他转身要离开时,杨眠忽然注意到他的左手手背上有一道明显的划伤,伤口还很新,微微红肿着。
“你的手...”她脱口而出。周应淮看了一眼手背:“没事,不小心划到的。” “需要处理一下,”杨眠从书包里拿出碘伏棉签,“我这里有...”
周应淮看着她手中的棉签,眼神复杂:“你为什么总是带着这些?” 杨眠怔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令她惊讶的是,周应淮并没有拒绝,而是伸出手,任由她为他处理。他的手指修长而温暖,与她的指尖轻轻相触。
“谢谢。”他轻声说,目光落在她的脸上,“明天辅导照常?” 杨眠点点头,心里的坚冰在那一刻悄然融化。
周二放学后,图书馆的角落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氛围。周应淮一如既往地专业而耐心,但杨眠注意到他今天格外安静。
辅导进行到一半时,周应淮忽然开口:“周五上午我看到你了。” 杨眠的心猛地一跳:“什么?” “在教室门口,”周应淮的语气平静,“我和沈薇说话的时候。”
杨眠惊讶地抬头:“我没有...” “你看到了她碰我的衣领,”周应淮继续说,目光直视着她,“然后你转身走了。”
杨眠的脸瞬间烧了起来,不知该如何回应。
“那是意外,”周应淮的声音依然平静,“她帮我拿资料时,不小心碰到了我的衣领。仅此而已。”
这个解释让杨眠怔住了。她没想到周应淮会注意到她的离开,更没想到他会特意解释。
“我不在乎...”她小声说,声音却出卖了她的心虚。周应淮极轻地笑了一声:“你在乎。”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杨眠心中紧闭的门。她低下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杨眠,”周应淮的声音忽然柔和了许多,“我并不是对每个人都这样。”
这句话的含义太过模糊,又太过明确。杨眠的心跳骤然加速,几乎要跳出胸腔。
辅导结束时,周应淮将参考资料收进书包,动作比平时慢了一些。就在杨眠准备离开时,他忽然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这个给你,”他递过来,“家政课的新作品。”
杨眠惊讶地打开盒子,里面是几个精致的橘子造型巧克力,每一个都做得栩栩如生,甚至连橘子皮的纹理都清晰可见。
“你做的?”她难以置信地问。周应淮的耳根微微泛红:“试试看。”
杨眠拿起一个巧克力,小心地咬了一口。外层是微苦的黑巧克力,内里是清甜的橘子酱,两种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口中绽放出奇妙的口感。
“很好吃,”她真诚地称赞,“你真的很有天赋。”
周应淮微微摇头:“只是按照配方做的。” “不,”杨眠轻声说,“这需要用心。”
这句话让周应淮怔了一下,目光变得柔和。他静静地看着她,图书馆温暖的灯光在他眼中闪烁,满是笑意
走出图书馆,夜风依然寒冷,但杨眠的心中却温暖如春。周应淮走在她身边,步伐比平时慢了许多。
“寒假,”他忽然开口,“如果你从老家回来早,可以来图书馆。” 杨眠惊讶地转头:“你不是要培吗?” “周日图书馆开放,”周应淮的语气平静,“我通常会在那里。”
这句话像是一个隐晦的邀请,让杨眠的心轻轻颤了一下。 “好,”她轻声答应,“如果我回来早,会去的。”
走到分岔路口,周应淮停下脚步。这一次,他没有立刻道别,而是静静地看着她。
“围巾,”他忽然说,“你戴着很好看。”
这句话让杨眠的脸瞬间烧了起来。她这才想起,自己今天依然戴着那条深灰色的围巾。
“明天还你。”她小声说。 “不急。”周应淮的目光落在围巾上,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情绪。
夜空中繁星点点,寒冷的风中弥漫着冬日特有的清新气息。周应淮微微向前倾身,轻轻调整了一下围巾的位置,手指不经意地擦过她的下颌。
这个接触短暂而轻柔,却让两人都微微一怔。
“明天见。”周应淮收回手,语气依然平静,但眼中多了一丝温度。 “明天见。”杨眠轻声回应,看着他转身融入夜色中。
回到家中,杨眠小心地解下围巾,才发现围巾的角落里多了一个小小的刺绣——是一个精致的橘子图案,针脚细密而工整。
她怔怔地看着那个刺绣,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一定是周应淮亲手绣的,在他那双通常只握笔和解題的手上,留下了这个温柔的痕迹。
他应该也对我有一点特殊吧。杨眠想着,将围巾轻轻贴在脸颊上,感受着那份细腻的温暖。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两个孤独的灵魂正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慢慢靠近,在细微之处发现彼此的存在,在无声之处听见心动的声音。
Z:就这样借家政课给绵绵羊做好吃的(???)
绵绵羊:现在感觉冬天比秋天还好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细微之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