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少林寺虽不如嵩山少林之气派宏伟,但这沉浴在茫茫暮色中的古刹,亦有一种神秘禅意的美。
微风中,隐隐有钟声梵唱传出。木叶的清香,又隐隐夹杂着檀香的气息。天地间充满了庄严的沉静。
这里的日子宁静而恬淡,每当悠扬的钟声响起,便是早课的时辰。穿着青色僧衣的弟子们,鱼贯而出,在佛前虔诚诵经。
千翎来莆田少林寺有月余,天峰大师对他关怀备至。这里的山青翠而低缓。天峰大师常带着千翎,站在少林寺外山远眺。
他神色慈悲道:“这山下纷纷攘攘,只见红尘忧虑。而我方外之人,但问晨钟暮鼓、云卷云舒。”
天峰大师面色和蔼,谆谆教导:“你若心有悲苦、焦躁烦乱,便来看看如此景物。想一想世间凄苦胜你百倍者,大有人在。心中郁结自当散去不少。”
千翎低头不语。他明白,自己最近习武急于求成。天峰大师看出端倪,故而特意开解自己。
同样都是勤于练武,但心境目的大不相同。千翎在天龙世界时,刚刚穿越、心中孤单。又是人在刀光剑影的江湖,颇难适应,深有朝不保夕之感。故而拼命练功,以求自保。
而在东瀛之时,家中父母双亲俱全,友人相伴,伊贺谷也是难得安宁祥和之地。当时勤加修炼,多半是出于兴趣。
他对武功这种严重违反物理定律的现象,着实好奇不已,因而乐于钻研其中的奥妙。何况,千翎并非好吃懒做之人,身携大机缘,自然不愿荒废光阴。
但这一年,先后远别双亲,又不得不送走弟弟。千翎常觉孤寂,而且内疚难平。如果自己不曾劝父亲来中原,他是不是就不会,在这里殒命于任慈之手?
是以他心中自苦,难以言喻。于是,千翎便将全副心思,都用在习武之上。希望早日功力大成,寻任慈报仇雪恨。整个人就如同一根被蹦得紧紧的弓弦,不曾有丝毫放松。
然而,这般用功,修炼进境却极为缓慢,甚至不时真气逆行无制。千翎也隐隐觉察出了不对。如今被天峰大师一语点出,千翎深深呼了口气,知道是他悲痛太过,心境出了问题,反而累及自身。
想他本也极会生活享受。即使当初还在孤儿院的时候,也尽力善用手边的每一点儿东西,让自己过得更舒心些,更不用说工作之后了。
在东瀛时,更是不肯学忍者茹素,宁可自己动手开火。可这段时间,自己食不知味、睡不安寝。昔日同好友和也踏草游春、悠闲享受的心情,更是一去不复返。
如今千翎望着青翠远山,耳边是天峰大师不紧不慢的开解话语,他渐渐放松下来。失去亲长的悲痛,慢慢千翎被压在心底,渐渐恢复了几分往昔本性。
天峰大师见此变化,极为欣慰,便和千翎提起拜师剃度的事情来。
拜师就拜师,竟然还要先剃头。千翎当时便有些炸毛!开玩笑,御弟哥哥就是再俊美,再得女妖精的欢心,那也是个光头,光头!
他有些受惊:“家父、家父并未让我出家。”他爹只是托付天峰大师照顾他,可没说让做和尚啊?
天峰大师奇道:“你出身东瀛。自唐密东传之后,那里的贵族多喜好佛法,以剃度出家为荣。我曾和令尊谈佛。他虽非我禅门中人,但也多有妙语。令尊自言,曾于寺中修行数年,研习《虚空藏经》。”
咦?他爹还当过和尚?千翎以前都不知道。又听天峰大师继续道:“若说是对寺中清规心生畏惧,可忍者修行,戒律亦不在少数。你如此不愿,倒着实让老衲费解。”
额,千翎有些不好意思说。当年修行忍术时,他就不是多守戒律。事实证明,守戒和忍术修行精进,也没啥必然联系。何况,忍者还不用剃光头呢?
他期期艾艾,寻了个理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有损。”
“世人若为色相所惑,不能见如来。”天峰大师摇头看着小儿:“蓄发是空,剃发也是空。对父母的孝敬,在心不在发。你若执着于皮囊,便是入了见知障。”
千翎立即反唇相驳:“既然蓄发是空,剃发也是空。我又为何不能蓄发呢?大师一定要我剃度,难道就不是执着吗?”
“你将来一定是个谈禅的好手。”天峰大师一笑,他很喜欢千翎的机敏和慧悟,道:“世人只知蓄发的益处,却不知剃发的福报。金刀剃尽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
“你自娘胎来,便带着三千烦恼丝,不曾得知剃发之后的清凉境界。一者已经熟悉,一者尚未体悟。两条小径,那个更近、更平坦,总要走过了才知道。”
天峰大师反问道:“为何要因为固执,去放弃尝试的机缘呢?”
“何况这满寺都是僧众,若你执意不肯剃发,混迹其中,难免被人指指点点,视为外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必能够明白其中利害,不会因小失大。”
世上或许有人坚守己见,但天峰大师并不认为,千翎也会如此。否则他就不会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将幼弟交给任慈抚养。
千翎被噎住,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叫你多嘴,叫你多舌!讲经辩经,那是和尚的主业。小巫见大巫,自己说不过这个未来师父,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他已经决定了,以后一定好好学习,早日成为一名“嘴炮”强者。须知道,无论在什么年月,能言善辩,都是可以加buff的。
千翎悻悻合掌一拜,言不由衷道:“徒儿情愿剃度。”但他仍然忍不住呛了一句:“徒儿甘愿跟着师父悉心修行。只是还望师父指点,徒儿须得几年,才可看破迷雾,得见落发的清凉啊?”
“为师掐指一算,无需数年。”天峰大师高深莫测道:“半年足矣!”
啊?千翎有些瞠目结舌!师父,你对我这么有信心的吗?还是对自己的教师技能有信心啊?他怎么看都不觉得,自己在半年之内,就能开悟。
天峰大师诙谐一笑:“闽南湿热。半年以后,盛夏将至。落发之后身凉意静,你便知道这‘清凉’的第一重境界了。”
千翎,千翎他目瞪口呆。服了,我彻底服了!
天峰大师辈分极高,又是佛门宗师,他要收徒,本应大操大办。但天峰大师厌恶浮华,生性简朴。所以一应从简,只换来了几名僧人,帮着准备香烛等事物。
千翎跪于蒲团之上,在大雄宝殿中,朝着佛像叩头三拜。天峰大师用杨柳枝蘸甘露水,为他灌顶。
他双手稳稳地开始为徒儿落发,一边诵佛偈:
第一刀,愿断一切恶;
第二刀,愿修一切善;
第三刀,愿度一切众。
发丝一缕一缕飘落,千翎低头看着,心中百味杂陈。
千翎啊千翎,没想到你也有今日!哦不,他现在不叫这个名儿了。天峰大师刚给他起的法号,是“无花”。
他师父为徒弟起名,也算是用心了。在佛门之中,花为烦恼之象。凡有所相,皆名虚妄,故名无花。
而无花,又可解为无忧花,乃佛陀诞生之圣树,寓意吉祥,喻示早日悟道超脱。无论做哪个解释,都暗藏着天峰大师对徒儿的一片祝福和期冀。
千翎、天枫一郎,这些曾经的名字远去。从今之后,他便是无花了。
一个入门级小沙弥,一名光荣的……少林秃头。
接下来还有些仪轨,无花只需低头做恭敬状,好好配合即可。是以他还有闲心七想八想。
据说佛门剃度,还要提前在寺内考察一年。但轮到自己这儿嘛,也算是火线提拔了。
毕竟么,江湖不仅有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世故。谁叫他师父是天峰大师呢?
到不是说,天峰大师会给自己的徒弟开后门。关键他老人家的身份地位摆在这里,其他人就不得不有所考虑。
再说,少林既是佛门禅寺,又是江湖门派。天峰大师超然物外,不代表其他僧人能完全四大皆空。
哪怕已经是武林名门,少林寺也需要不断推出新秀,以维持加强自身影响力。当然,用少林僧人的说法,这是为了传法普度众生。
而一个新入门的弟子,要想成为誉满天下的“名和尚”,也是极不容易的。出身、相貌、谈吐、佛法、武功,至少样样都得过得去。
想寻到培养这样一个五边形战士,何其困难?于是,无花这个明珠,便这样入了许多少林前辈的法眼,让他们如获至宝。
论出身,他们并不知无花身世。一入佛门,亲缘断尽,只论师承。无花的师祖是慈心大师,师父是天峰大师,师叔是北少林天湖大师,皆为禅门宗师、武林泰斗。
论相貌,无花年纪尚幼,但唇红齿白、粉雕玉琢,一副好模样有如佛前灵童,仙气飘飘。
论谈吐,他声如珠玉,天生的一把好嗓子。言行举止,不卑不亢、从容不迫。见事缜密,往往能一语中的。举手投足,如行云流水、恰到好处。
论佛法,无花虽然功底未深,但生性聪颖。暂时住在寺中的这月余,已经背诵了《心经》、《金刚经》等10余部佛教。而且他反应机敏,言辞迅捷而不尖锐刻薄,辞锋婉约而不诘屈聱牙。将来想必能够成为说法讲禅的一代名僧。
论武功,这就不用说了。无花才多大啊?这身功夫放在江湖中,已经很能拿得出手。未来进境更是不可限量。
总之,南少林几位首座一见无花,大多欣喜非常,皆赞天峰大师识得瑰玉,力劝他立即为无花剃度受戒、定下名分。免得一不小心,这样难得的孩子跑了,或者叫人抢走。
无花正胡思乱想间,青丝落尽,接着便要用香点上戒疤。他已经能感觉到药草香柱火头的热意。想到这火头,马上要点在自己的头皮上,他不由得浑身紧绷。
可火星迟迟没有落下,香柱散发出药草燃烧的清香,热烘烘的。无花心中疑惑,但他不敢抬头,唯恐一个动作,头皮就撞了上去。
那热意渐渐远离,天峰大师长叹一声:“无花,为师劝你落发受戒,是盼着你早入释门,得见如来。可你心中终是不愿,反倒是为师强求了。这又何尝不是你所说的执念?”
“老衲痴长五十余岁,也依然堪不破我相、众生相。果然,行住坐卧皆道场,红尘处处可炼心。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无花连忙抬头去看他师傅,只见天峰大师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无花,你便暂且只做我俗家弟子吧。”其面容越发平静,目光更加深邃,周身气质禅静空明。
师父,您老人家……这就悟了?
无花神情怔怔,看着他师傅,又低头看向落在地上的缕缕青丝。我的头发!t终于再压不住嘴角抽动,一时之间呆如木鸡、欲哭无泪。
师父,您老人家早不顿悟,晚不顿悟,怎么这个时候就悟了啊?但凡再早上片刻,徒儿我,也不用做秃头了哇!
之前我姐姐过来我学校看我,顺便给我带冬天的衣服。前几天都和她在一起,没怎么码字,耽搁了一下,很有点小愧疚。然后发现**抽的打不开后台,果断安心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欲哭无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