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楚留香同人之霜林醉 > 第18章 求求你了

第18章 求求你了

天湖大师见无花如此出色,万分欣慰。他师兄天峰对弟子的疼爱,出自一片纯然之心。但作为一派之主,天湖大师不得不为门派多思多虑。

这个江湖并不太平。一个门派如果没有出色的掌舵人,便极容易遇到危机,甚至于就此没落。天湖大师以少林为先,自然希望将衣钵,传给出类拔萃的后辈。无花在他眼中,就是这样一个可造之才。

于是,天湖大师再次向无花提出,希望他能早日受戒。

无花闻言,心中微惊。他知道天湖师叔与师父不同。师父看出他心中不愿,便同意让他暂时只作为俗家弟子。而天湖师叔不仅是师长,他更是宗主。主持门户不易,他绝非师父那样闲云野鹤之人。

天地君亲师。在门派之中,授业师长对于徒弟,几乎拥有绝对的管教、支配之权。如果他拿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在天湖师叔面前,绝对糊弄不过去。

一念及此,无花顿时跪地,双手合掌哽咽道:“家父早早故去,将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弟,托付给弟子照料。弟弟尚未长大成人,父亲临终嘱咐尚未完成,弟子心中着实牵挂惦念。”

他苦笑道:“弟子越是修习佛法,越是发觉红尘难断,烦恼纷纷。弟子境界尚浅,做不到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这些年,弟子屡次想要和师长请求受戒。但反照本心,终觉修行境界不到,功德未满。又曾想勉强为之,但恐步梁皇之后尘。”

“纵然做宝忏三十卷,大建佛寺四百八,但终不能仁政爱民。是执着于诸相,终不得净智妙圆。贻笑大方达摩祖师不与之为伍。”

“弟子亦恐重蹈覆辙。人已受戒,心未受戒。惑于诸相,魔障重生。惭愧至极!”说完,他伏地叩拜,久久不起。

无花也并非胡编乱造。难忘父仇是真,挂念幼弟也是真。何况他才多大?眷恋红尘,贪求五味。真没到那个超脱世俗的境界。

他又不敢和天湖师叔直言,只好找了个借口,暂时拖延搪塞。说自己不是不愿受戒,他是也想过很多次的。只是仍然觉得境界功力不到,不敢勉强为之。

受戒只是个形式,如果过分看重,反而而抛却了真意。无花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他在师叔面前,表达得无比委婉小心。

“起来吧,天湖大师倒没有动怒,”只是缓声道:“你只知其一,却不解其二。若依你这想法,我佛门千年的清规戒律,难道都是有形诸相吗?难道是修行正道路上的魔障吗?”

无花一惊,连忙道:“弟子不敢。”

天湖大师笑道:“清规戒律虽是有形的枷锁,却也是护道宝筏,护持我等不堕外道。”

“可我敢说,这满寺僧众,能参悟这一点的,十之无一。便是能如同你这般,苦思诸相非相,已经是不易。可即便如此,千年以来,我等为何还要坚守清规戒律?”

无花有些迷惑的抬头,他其实也不解。佛法讲究“空”、讲究“破相显性”。但若如此,立这么些规矩,难道不是枷锁?难道不是有形色相?难道不是与佛法真谛相违背?

天湖大师微微一笑:“你当知,达摩祖师一苇渡江。便是以祖师之大能。欲渡长江天险,也要借助于一片苇叶。”

“我等境界尚不如祖师,怎敢将那一片芦苇叶,视为有形枷锁?我们只得借之先渡彼岸。久而久之,若心中无苇叶,脚下就当真有苇叶吗?”

无花恍然大悟。天湖师叔意思是,刚开始修行的人,心思不定,易被外物所扰。这个时候,就要用清规戒律作为工具,来约束自身。

等到修行日久,本心坚定,得见真如。便不会再将清规戒律,当做束缚自己的枷锁。这个时候,有戒律和没戒律,又有什么区别呢?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空”。

在佛门待了这些年,为了适应环境也好,为了见佛法破除心魔也罢,但无论如何,无花对于学习佛法,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实践才有发言权,他越是参悟越觉得,佛法也不完全是愚夫愚妇们的痴信。佛法其实很讲究思辨,有一套自己的内在哲学观和逻辑框架。

谈论禅机,就像后世的辩论一样,也很有意思。很考验知识储备和灵机应变的能力。

但是……无花心中一苦。再一次意识到,自己说不过师父,也同样说不过师叔。师叔,您老人家是逻辑自洽了,但我真的不想永远做和尚啊!

佛法再精妙高深,可是做和尚不能吃肉啊!六大皆空,清心寡欲,只这一点,他这个年龄根本做不到啊!

以前修行忍术的时候,无花还会隔三差五,给自己打打牙祭。但自从进入少林,这几年,无花可是一直在老老实实地吃素。无他,因为他自知瞒不过天峰大师。

虽然师父胸怀宽大,发现了也不至于会盛怒责罚。但无花也不能那么蹬鼻子上脸。他不想看到师父失望的目光。而且,这些年他吃的是少林的米,喝的是少林的水。最基本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但越是这样,无花越意识到,自己成不了一个合格的和尚。所以,他才不肯受戒。

毕竟,受戒之后,极可能会被传授《易筋经》等镇派心法。到时候再想有朝一日,脱离佛门,可就难了,要付出的代价也更大。既然心里存着有朝一日离开打算,无花不肯再贪图这门神功。

好在,天湖大师接受了无花给的理由。似天湖大师这样的人物,早就世情练达。在他看来,弟子可分三等。

下者顽愚不悟,易受诱惑。师长必须严加要求,加以震慑,以防行差踏错,堕入邪道。

中者福慧渐生,存良善之心,但不足以自悟。师长需循循善诱,引路点拨。

上者,慧根天成,聪明颖悟,能承继延传先人遗泽,而自开一家。但这样的弟子,却恰恰最难管教。因为,他们更信自己,不会盲信盲从。对一切道法,都心存质疑。

在天湖大师看来,无花将是这样的弟子。师长若勉强做主,未必是什么好事。只能让他入世磨砺,在红尘中炼心,而后自行开悟。

因此,天湖大师并未强求无花,立即受戒。但他对这个师侄抱有极高的期望。专门在繁忙之中抽出时间,指导无花的佛法学习和武功修炼。

论法大会结束后,慧常等人便提出辞别,准返回莆田。而无花和玄法,则是往济南丐帮总舵而去。

藏经阁之事,让无花一战成名。之后弘法辩论,他更有珠玑之语,妙辩之言。何况,无花也没有给远在另一个时空的逍遥派先祖抹黑。

他六艺俱全,其中尤擅茶道琴棋,在一众重武轻文的江湖弟子中,当真风雅无双。若非他年岁不大,想必便是顶着少林弟子的名头,也能引得江湖侠女牵挂芳心无数。

到达济南之后,玄法准备直接去丐帮拜会,却被无花拦住。

“师兄,我等风尘仆仆而来,这般上门,实在失礼。不如先找客栈住下,洗漱完毕,再去拜见任帮主。”

玄法无奈摇头,一语道破师弟的用心道:“说什么失礼,还不是因为你每日必要沐浴。无花师弟,咱们是出家,不过一具皮囊而已……”

无花十分丝滑地接口道:“咱们出家人六大皆空。但是也没有哪部佛经上,叫人不要喜爱洁净,叫人不要沐浴。”

“师兄,你平日最是善心,见到无家可归的孤儿尚且不忍心。更不要说,若是见了他们伤了、病了,就是耽搁时间,也要救治。”

“若是依师兄素日所说,干净与否,不过一具皮囊。那生死与否,不也只是一具皮囊吗?人死之后,魂魄再入轮回。说不定那些乞儿若是现在死了,来世还能投生个好人家。那师兄这样锲而不舍的行善,又是为何呢?”

“这……这……怎么能一样……”玄法磕磕巴巴了一会儿,无奈放弃道:“师弟,谈论禅机,我说不过你。得得得,都听你的。”

无花顿觉神清气爽。虽然他辩不过师傅,也说不过师叔。但这两位以下嘛,有一个来一个,他可不怵。

二人正往客栈去,济南繁华,大街上熙熙攘攘。沿街商铺众多,更有路摆摊叫卖。有个五六岁的幼童,蹦蹦跳跳地跟着卖糖葫芦的小贩儿,一面回头催促落在后面的奶奶:“您快点儿!”

突有一人横冲直撞、纵马疾驰,路人纷纷避让。但那小孩眼睛,只盯着色彩鲜艳的糖葫芦,回神之时也是躲闪不及。眼看马蹄,就要从半空中踏下,他小脸儿煞白,满目惊恐,竟是连哭喊也不会了。

周遭路人皆是面露不忍。那小孩的祖母,悲泣一声,想要抢上前去,但太一个老婆婆,已被吓软了腿脚,哪有马下救人的本事。她捂着胸口,若非旁边好心人搀扶,立时就要倒下。

眼看幼童,就要成为马下亡魂,说是迟那时快,一只白皙的素手,斜斜伸出。

宝子们,今天吃的甜粽子还是咸粽子啊?祝端午安康~

无花搪塞他师叔,说的那个“梁皇”,是南北朝时候南梁的皇帝萧衍。一生笃信佛教,整理撰写了许多经文,而且大肆修建佛寺。南朝四百八十寺,说的就是那个时候。

当时达摩祖师到达健康城,面见萧衍。后者就问达摩,自己的所作所为,算不算功德?达摩直接否定说,这不算功德。

作为一个皇帝,佞信佛教,好几次搞出了舍身出家、逼迫大臣们筹钱给他赎身的闹剧。后来南梁国破,萧衍活活被饿死。就是可怜了遭受兵祸的建康城百姓。

达摩早就预见到,萧衍不会有好下场。所以才说,他那样信佛没有功德。是典型的,只注重形式,却没有领会慈悲为怀的真谛。

而达摩和萧衍说完这段话之后,几乎是立即就离开了建康城,脚踏一根芦苇,横渡长江北上中原。因为,达摩非常通透,知道自己直言萧衍的过失,害怕会遭到报复。

禅宗的一些故事,真是非常有意思。其中的许多高僧大德,根本不迂阔天真,而是看透了人性中的善恶。

后来禅宗五祖弘忍,想要挑选继承人,看中了还只是一个舂米小和尚的六祖慧能。他半夜偷偷将慧能喊到房间,传授他佛法。传完,让他连夜就走。否则迟了,会有人害你。人总会有嫉妒心,宣称四大皆空的和尚,也不能例外。

达摩祖师也好,五祖弘忍也好,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不会去考验人性中的善与恶。

B站有一个up主,叫渤海小吏。他在讲南北朝历史的时候,说过这一段公案。我在wb也分享过。

那一集视频的标题是:温室大棚佛国的“萧菩萨”。感兴趣的宝子们可以去瞅一眼,真的很有意思哈~

wb指路:晋江-钟璇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求求你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在星际开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