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烽火同行,情愫暗生
黄河渡口的寒风卷着沙砾,打在人的脸上如刀割一般。邱莹莹裹紧了身上的灰布斗篷,站在临时搭建的营寨前,望着远处波涛汹涌的河水,心中一阵发紧。北伐军的前锋营已在此驻扎了三日,粮草断绝的危机尚未解除,今日刘裕决定率精锐突围,寻找新的补给线,而她,竟也被破格允许随军同行。
“阿莹姑娘,将军让您去中军帐。”一名亲兵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邱莹莹定了定神,跟着亲兵穿过简陋的营寨。营寨内,士兵们正忙着修补铠甲、磨砺兵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肃杀的气氛。她能感觉到,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中军帐内,刘裕正俯身查看一幅简陋的羊皮地图,眉头紧锁。烛火跳跃,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也照亮了他眼底深处的疲惫与坚毅。案几上放着半块冷掉的炊饼,显然是他连夜处理军务时随便充饥的。
“将军。”邱莹莹轻声行礼。
刘裕抬起头,看到是她,眼中闪过一丝温和:“来了?坐。”他指了指身旁的一个草墩。
邱莹莹依言坐下,目光落在地图上:“将军,可是要连夜渡河?”
“嗯。”刘裕的手指在地图上的某处点了点,“探马回报,对岸三十里外的山林里,有一处废弃的山神庙,或许能暂时容身。但……”他顿了顿,语气沉重,“河对岸至少有两万姚泓的精锐,还有弓弩手埋伏在河滩附近。我们只有三千精锐,硬闯,伤亡必重。”
邱莹莹沉默片刻,忽然开口:“将军,属下昨日在营中听到士兵们闲聊,说……说姚泓的军队里,有许多是临时征召的流民。他们虽被裹挟,但未必真心为姚泓卖命。”
刘裕抬眸看她:“哦?你的意思是?”
“或许……可以试试‘攻心’。”邱莹莹压低声音,“比如,在渡河时,让我们的士兵高喊‘姚泓已降’‘北伐军已拿下长安’之类的口号。那些流民听到,或许会动摇军心,甚至临阵倒戈。”
刘裕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点了点头:“此计可行。只是……如何让口号传得远,又能不引起敌军警觉?”
邱莹莹想了想:“属下记得,从前在乡下,村民们若想传消息,会用竹筒装满沙子,绑在箭上射出去。箭矢落地的声音沉闷,不像普通箭矢那般尖锐,或许能混淆敌军视听。我们可以将写好的标语裹在沙筒里,射到对岸的树林和河滩附近。”
刘裕微微颔首:“这个法子好。伯恭,”他转向一旁的刘穆之,“你立刻带人去准备沙筒和标语。阿莹,你随我来。”
说完,他站起身,拿起挂在帐钩上的玄色大氅,披在肩上。
“将军,您这是要亲自去布置?”邱莹莹有些惊讶。
“突围之事,我必须在场。”刘裕的声音沉稳如铁,“你随我到河边,看看地势,或许能想到更稳妥的办法。”
两人走出中军帐,沿着河岸向南走去。夜色深沉,只有篝火的微光在远处闪烁。寒风呼啸,卷起河边的芦苇,发出沙沙的声响。
“阿莹,”刘裕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日里柔和了些,“你为何要跟着来?”
邱莹莹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他是担心她的安危。
“将军,”她抬起头,迎上他深邃的目光,“属下虽是一介女流,但也想为北伐尽一份力。况且……”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属下相信将军能带领我们突围,属下也想亲眼见证那一天。”
刘裕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微微一动。他从未见过如此勇敢而坚定的女子。在这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不仅有勇有谋,更有家国情怀。
“好。”他点了点头,“待会儿无论发生什么,你都紧跟在我身边,不要乱跑。”
“是,将军!”邱莹莹应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两人来到河边的一处高坡上。月光下,黄河水翻滚着,奔腾不息,河对岸的树林在夜色中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你看,”刘裕指着对岸,“敌军的营寨就在那片树林后面。河滩平缓,最适合骑兵冲锋,但也最容易被埋伏。”
邱莹莹仔细观察着对岸的地形,忽然指着河中央的一处浅滩:“将军,你看那里!”
刘裕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河中央有一片露出水面的沙洲,虽然不大,但足以让士兵们涉水而过。
“那处浅滩太窄,而且水流湍急,大队人马难以快速通过。”刘裕皱了皱眉。
“将军,”邱莹莹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分批次过河。先让一小部分精锐带着沙筒和标语过去,埋伏在对岸,制造混乱。等敌军注意力被吸引,我们再让主力从浅滩快速通过。”
刘裕沉吟片刻:“此计虽险,但或许可行。只是……如何确保先头部队能安全抵达?”
“属下愿带一队人先行。”邱莹莹毫不犹豫地说道。
“不行!”刘裕立刻拒绝,“太危险了!”
“将军,”邱莹莹抬起头,眼神坚定,“属下熟悉水性,也懂一些野外生存的法子。而且,属下身材娇小,目标小,更容易隐蔽。请将军相信属下!”
刘裕看着她倔强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她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他点了点头:“好。我让亲兵队选十个最精锐的弟兄跟你一起去。记住,你们的任务是制造混乱,吸引敌军注意,为我们争取时间。无论发生什么,保全自己最重要!”
“是!将军放心!”邱莹莹立正行礼,眼中充满了感激和坚定。
很快,十名精挑细选的亲兵在一名校尉的带领下集合完毕。他们都是刘裕麾下的得力干将,各个身手不凡,眼神锐利。
刘裕将早已准备好的沙筒和写好的标语交给校尉:“你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沙筒射到对岸的树林和河滩附近,标语要尽可能多地散布。记住,口号要喊得响亮,‘姚泓已降’、‘北伐军已得长安’!声音要洪亮,但不要过于整齐,以免引起怀疑。”
校尉接过命令,沉声道:“末将遵命!”
随后,刘裕又对邱莹莹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无非是小心隐蔽、随机应变之类。
“将军,您也要保重!”邱莹莹看着他,眼中充满了担忧。
刘裕微微一笑,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放心,我不会有事的。等我们突围成功,我带你去看长安的梅花。”
“嗯!”邱莹莹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
校尉一声令下,十名亲兵立刻匍匐前进,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河边靠近。邱莹莹则躲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紧张地注视着他们的举动。
很快,对岸的树林里传来几声清晰的“咻咻”声。紧接着,是士兵们高亢的呐喊声:“姚泓已降!北伐军已得长安!”
“姚泓小儿,还不快快投降!”
“你们的主子已经跑了!你们还在这里送死吗?”
喊声此起彼伏,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河对岸的营寨里顿时骚动起来,火光闪烁,人喊马嘶。
“成功了!”邱莹莹心中一喜。
然而,喜悦尚未持续多久,对岸的树林里便传来一阵密集的箭雨!
“小心!”校尉大喊一声,扑倒在地。
邱莹莹也连忙低下头,耳边传来箭矢破空的声音,以及亲兵们中箭倒地的闷哼声。
“校尉!”
“保护标语!”
混乱中,邱莹莹看到校尉身中数箭,鲜血染红了衣甲,但他依旧死死地护住怀里的标语。其他亲兵也奋力还击,试图吸引更多的敌军火力。
邱莹莹的心揪紧了。她知道,这些亲兵是为了给主力争取时间,才甘愿冒险。她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
她仔细观察着对岸的火光和动静,忽然发现敌军的箭矢似乎主要集中在喊话的位置,而对河流上游的浅滩区域,防守相对薄弱。
“校尉!”邱莹莹大喊,“敌人注意力在下游!我们从上游浅滩突围!”
校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好!你带几个人,从左边绕过去!我们掩护!”
邱莹莹点了点头,带着三名亲兵,借着岩石和芦苇的掩护,迅速向河的上游移动。他们的动作敏捷而无声,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
对岸的敌军果然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动向,大部分兵力都被下游的喊话声吸引了过去。
“快!涉水!”邱莹莹率先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河水刺骨,几乎要将她的双腿冻僵,但她咬紧牙关,奋力向前游去。
三名亲兵紧随其后。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虽然水流湍急,但依旧很快抵达了河中央的沙洲。
“将军!主力可以过河了!”邱莹莹对着对岸大喊。
刘裕早已在岸边等候,听到她的声音,立刻指挥大军:“跟我来!”
数千名北伐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向河滩,踩着浅滩和沙洲,快速向对岸推进。
对岸的敌军终于反应过来,慌忙调集弓弩手和骑兵拦截。但为时已晚,北伐军的主力已经成功登岸。
“杀!”刘裕一马当先,挥舞着长剑,冲向敌阵。
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姚泓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多为临时征召的流民,缺乏训练和斗志,很快便被冲散了阵型。
邱莹莹和三名亲兵在浅滩处接应后续的士兵。她看到刘裕在敌阵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心中既担忧又骄傲。
“阿莹姑娘,快撤!”一名亲兵提醒道,“敌军骑兵上来了!”
邱莹莹这才回过神来,连忙随着亲兵向岸边撤退。就在此时,一支冷箭突然从侧面向她射来!
“小心!”亲兵大喊,推开邱莹莹。
箭矢擦着她的手臂飞过,带起一串血珠。
“阿莹!”刘裕看到了这一幕,目眦欲裂,立刻策马冲了过来。
邱莹莹捂着手臂,疼得脸色发白。刘裕翻身下马,扶住她:“怎么样?伤到哪了?”
“没……没事,将军,皮外伤。”邱莹莹摇了摇头,试图挣脱他的手。
刘裕却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这个傻丫头!谁让你冒这么大的险!”
他的怀抱很温暖,带着淡淡的硝烟味和男子的气息。邱莹莹的心跳得飞快,脸颊也不自觉地发烫。
“将军……”她抬起头,对上他焦急的眼神。
“别动!”刘裕低声道,仔细查看她的伤口。箭矢擦过她的手臂,虽然伤口不深,但流血不止。
他撕下自己衣袖的一角,动作轻柔地为她包扎伤口:“下次不准再这样冒险!听到没有?”
“嗯……”邱莹莹乖巧地点了点头,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甜蜜。
此时,战斗已接近尾声。姚泓的残部不敌,纷纷败逃。北伐军成功突围,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但总算是脱离了险境。
刘裕扶着邱莹莹,登上马背,向着安全的地方走去。
“将军,”邱莹莹靠在他的背上,轻声问道,“我们……成功了吗?”
“嗯。”刘裕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充满了喜悦,“成功了。至少,我们暂时安全了。”
邱莹莹笑了,眼中闪烁着泪光。她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士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她,能参与其中,能为北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夜色渐深,星光点点。刘裕骑着马,载着邱莹莹,缓缓前行。风声在耳边呼啸,却吹不散两人心中的暖意。
“阿莹,”刘裕忽然开口,“等战事结束,我带你去看长安的梅花,好吗?”
邱莹莹抬起头,望着他坚毅的侧脸,心中充满了期待:“好。”
她知道,她的穿越之路,才刚刚开始。而她与刘裕的故事,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下去。烽火中的同行,不仅让他们彼此依靠,更在心中埋下了深深的情愫。这份情愫,将在乱世的考验中,愈发坚定,愈发珍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