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意外的操场论道,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九连荡开了层层涟漪。
交流结束后,顾一野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苏沐云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印证和肯定——他坚信的科学强军之路,是对的!他不再满足于自己私下琢磨,开始主动找秦汉勇汇报思想,找班长和老兵讨论。
夜晚的连部,常常亮着煤油灯。沙盘前,顾一野拿着苏沐云画的一些简易原理图,激动地对秦汉勇和几个骨干解释:“连长,你看,这不是瞎搞,是有科学道理的!咱们白天练射击,不能光傻练,要分解动作,据枪的稳定性、击发的时机、呼吸的配合,都要拆开练到极致,再组合起来,就像苏同志说的,形成肌肉记忆。”
高粱起初有点别扭,但听到能“打得更准”、“更厉害”,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也上来了。他嗓门大:“顾骡子,你说怎么练?我跟着你练,我就不信超不过一连那帮孙子!”
秦汉勇看着眼前这群嗷嗷叫的兵,又看看沙盘上那些鬼画符一样的图,一咬牙:“行,老子就信你们一回,按你们说的试。但要是练不出个鸟样,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他嘴上凶,眼里却有了光。
苏沐云也没闲着,她申请去了九连的通讯班,那里的设备老旧,701型电台工作时好时坏,特别是其中一个频道总是串频,严重影响联络效率。
通讯兵小王正对着呲呲作响的电台发愁,看到苏沐云过来,连忙起身:“苏同志……”
“我能看看吗?”苏沐云轻声问,得到同意后,她熟练地打开电台外壳,拿出万用表,纤细的手指精准地测试着电路节点。她的动作有条不紊,神情专注,完全不像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倒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小王和几个通讯兵围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这里,”苏沐云指着一个电容,“容量衰减了,导致滤波不干净,邻频信号串进来了。”她又指着一个焊接点,“这个虚焊,时通时断。” 她从小王的工具包里找出备件和电烙铁,精准地拆下坏件,清理焊点,然后动作流畅地进行更换焊接,焊点圆润光亮,堪称完美。
通电后测试,呲啦的杂音消失了,频道清晰无比,“好了!真好了!”小王惊喜地叫起来,看着苏沐云的眼神充满了敬佩,“苏同志,你太厉害了!”
这件事像风一样传遍了九连,战士们这才彻底明白,那个漂亮得像仙女的小姑娘,是真的有本事的人,她能修好他们赖以生存的“顺风耳”。从此,他们看苏沐云的眼神,除了好奇和惊讶,更多了实实在在的尊重。
顾一野听说后,找到苏沐云,不再是探讨高深理论,而是带着具体的、来自训练场的问题:“苏同志,你上次提到的视觉适应训练,我想了几个具体的步骤,你看看是否科学……”“关于摆动扫描,不同的地形,比如丛林和开阔地,摆动幅度和频率是不是应该有个差异标准?”
苏沐云总是能给出严谨的理论支持和更优化的建议。他们之间的交流,从纯粹的理论碰撞,变成了推动九连训练变革的具体引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