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北胡使者高能量的一天
新一届抡才大典的殿试在含元殿举行。二十八星宿穹顶、灯火通明的瀑布水晶灯、三丈来高顶天立地的镜墙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兽彩绘玻璃窗,交相辉映,美轮美奂,震撼了每一个踏入殿中的莘莘学子。
沈嫣的目的达到了。
她设计这座含元殿的内部装饰,就是为了将最顶尖的设计水准和最高水平的施工工艺应用到这座象征帝国权力巅峰的建筑上。
不少举子都忘了这是殿试,痴迷看着头顶的星空和镜子中呈现的分毫必现的人影。还是饶凤提醒“御前不得失礼”,众举子才回过神来,赶紧按照指示行礼。
邵椼摆摆手道:“无妨,赐座!”
别说是这些书生了,就连他一个皇帝第一次踏入含元殿,都被震撼得久久失语。
迁都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洛城新都,一睹新京的风采。进京述职的官员、参加春试的士子、朝拜宗主国的藩臣、九州各地的大商人……
一进洛城,大家就迫不及待奔向新京的四大奇观。当然含元殿和昭阳殿,那不是人人可以进的。但十二生肖水力时钟和自动升降机则可以排队观看。
没错,想看的人太多,洛阳令只能派人维持秩序,让大家排着队观看。闲汉们也找了个差使,在一旁做地陪解说,由于口才很好,一天之内收到的打赏绝对不少。
来自北胡的孔学仁已经连续两天来到这个水池边了,每次都是一整天,闲汉都认识他了。一开始他的胡人模样有些吓人,习惯了就发现,他更像是个酸儒,和大家印象中凶残的胡人完全不同。
“大家注意看哦,现在是巳时,快看蛇头……”闲汉压低声音,吊起大家的胃口。
“喷了,喷了,果然喷了……”围观的百姓大喊起来
“灵蛇吐珠,必报丰年,金蛇起舞,鸿运当头!”闲汉赶紧说起吉祥话,卖力叫好,一边作拱手状。
而看到奇迹的百姓更加激动,随手抛钱作为打赏。更有甚者,直接将钱扔进水池子里,当做祈福。
闲汉收起打赏,送走了这一批客人,和孔学仁使了个眼色,把他拉到一边:“多谢你小哥想的这些吉祥话,来,我分你一些”。
说着,闲汉抓了一把钱,就要塞到孔学仁手里,孔学仁急得连连摆手:“不用,不用!”
见闲汉实在热情,孔学仁竟撒腿跑了起来,还不忘祝闲汉“生意兴隆”。
闲汉对着他的背后大喊:“皇家瓦舍左拐啊,别走错了!”
孔学仁转身又做了个揖,表示感激,这才顺着闲汉指的方向走去。
闲汉也觉得好笑:“明明是个北胡人,谁知道汉语说得那么好,编起词来,一套又一套的,可别是来赶考的吧!”
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两侧店肆林立,旌旗招展,各色叫卖声,不绝于耳。对于孔学仁来说,一切都太满了。
街上溢满了人,店铺也开满了,一眼望不到头,声音、气味都是那么的丰富,他只觉得自己眼睛看不过来,鼻子闻不过来,耳朵听不过来。
这短短五天他所经历的,竟然抵过他的前二十年。
他出生在草原,辽阔无垠的天地,草地的芳香,伴着一些牛羊的腥臭,其实并不难闻。后来他的兄长去了达官贵人家里做事,竟然发迹了。
他终于有机会去看一看北胡的都城。
在他看来,都城不过如此,毡房漂亮了一些,院子却远不如他家里的那般大。
人多了一点,但脾气很坏,动不动骂人打人,他根本看不出这些“贵人”高贵在哪里。
大哥教他读书识字,但却是汉人的书、汉人的字。
“阿兄,学这些做什么?”孔学仁问道:“贵人真的懂什么叫‘仁’吗?那他们为什么喝酒打人,还抢了苏赫的阿妹?”
孔学文叹道:“如果有机会,阿兄带你去俞国看看。”
“俞国的人,遵守圣人之道吗?”孔学仁好奇地问道。
“未必人人遵守,”孔学文叹道:“不过那确实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孔学仁真的来到了俞国,这里确实不同,富庶祥和,与他们北胡完全不同。
这里的人也不太一样,一开始很多人见到他的容貌,都会退避三舍,后来搭上话了,就发现普通百姓其实很相似,北胡也好,俞国也好,大多淳朴简单。
不过俞国的百姓,很爱挣钱,那个闲汉为了挣打赏,一天出工八个时辰,也不觉得累。
但是最让孔学仁感到惊奇的,当属这里的建筑。
这楼怎么可以盖这么高,他们北胡都城最高也就三层楼,而这里居然可以盖到五层。
他们北胡最缺水,所以迁徙的时候,总要打井,有井才能暂居下来,不然就得找河,但是河水不可预测,有时发大水,人和牲畜都冲得不见踪影。
但是这里不同,引水的沟渠,有明有暗,这里的人永远不用为水而发愁。
更绝的是那个喷泉,每个时辰定时喷水,他想了两天也没想明白是怎么做到的。
不知不觉间,孔学仁就来到了皇家瓦舍。
这个瓦子高三层,同样是三层,孔学仁抬头估量了一下,应该比他们北胡的三层楼还要更高一点。
白天的皇家瓦舍,没有那么多人,反倒让孔学仁觉得放松了很多。
见到他的胡人面孔,外头招呼的小二一点都不怯场,很热情地拉他进去:“客官来得正好,这会儿咱朝食铺子营业啦,还有‘无相居’,今天又是上新的一天,哎哟,他们家的东西,都得靠抢,您一会儿有看上的东西,赶紧记编号,早预约早付款早提货呐!还有,现在人少,您要是坐天梯,可赶上时候啦……”
小二滔滔不绝地介绍,孔学仁迷迷糊糊跟着他走了进去,听到“天梯”二字,回过神来,连忙追问:“是自动升降梯吗,怎么又叫‘天梯’?”
小二越发来了精神:“为什么叫‘天梯’,那是因为官家第一个坐的。那天官家摆驾皇家瓦舍,哎哟真龙天子驾临,祥云环绕啊,您别不信,你问问我们这里的店员,是不是官家脚下升雾,天上祥云笼罩,您抬头,我们这是彩色玻璃天窗,一抬头就能看到,我可不能打诳语,要不然老天劈了我……”
透过彩色花窗,孔学仁盯着头顶的“五彩”祥云,只觉目眩神迷。
小二带着他来到“天梯”前,说道:“官家是第一个坐的,还有人怕不稳当,想拦来着,官家说,他老人家第一个坐,若是没事,则子民可坐。您说说,这魄力,这担当,这才是天子啊!天子坐过,所以才叫‘天梯’!”
自动升降机前,有一个安全员,另设有一个卖票窗口,价格可不便宜,一人一贯钱。已经有两个人排队了。
小二笑道:“若是一般的身高重量,一次可坐六人。现在人少,您要是买票了,和他们一起,三人就能启动。”说着,他的眼睛滴溜溜地看着孔学仁。
孔学仁微红了脸,他今天就带了一点碎银子出来,不知道够不够。
小二见他动作迟疑了一下,心道:莫非我猜错了?这不是北胡使团的人?
直到看到银子,他才笑开了花:“够了够了,您去买票吧!”
孔学仁忐忑地站上天梯,安全员拨动开关,金色的转盘转向了青龙图案,动了动了,他脚下的地动了。
孔学仁不知道是自己在往上走,还是外面的楼层在往下降。
天哪!
他的心狂跳起来,手心也开始冒冷汗。
他到二层了!
天梯没有停,继续往上升。
他整个人都晕晕乎乎起来,天哪,世上竟有这样的东西!
三层了!
天梯终于停了。
孔学仁是最后一个走出天梯的,不过其他两人也没有走远,大家不约而同地扶着栏杆,轻轻喘气,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笑了起来。
孔学仁叹道:“神迹,果乃神技!”
其中一人笑了起来:“这可不是神设计的,这是沈大娘子的手笔。”
“沈大娘子?”孔学仁惊讶道:“是发明了回春液的沈大娘子吗?”
那人笑了起来,一个胡人也听说过沈大娘子了,他点点头道:“正是,那个‘无相居’也是沈大娘子的,里面有很多时新玩意儿,仁兄一定要去看看。”
“好,我一定去!多谢兄台相告!”孔学仁拱手。
那人笑着回礼,随后就走了。
这些年,俞国与北胡之间的局势趋于稳定,很多胡商往返两国做生意,更多人有了与契奴有了接触,不会再向过去那样大惊小怪了。
孔学仁在三楼转了一圈,然后又坐天梯下了楼,最后寻了一个朝食铺子,点了一碗丁香馄饨。吃完馄饨之后,他本想逛逛那个无相居,谁知道早书场开门了。
人流逐渐涌入瓦子,孔学仁有些好奇,连忙跟着买票入场。
惊堂木一拍,说“燕幽军大战乌蛮人”的故事开场了,原来书场的反派已经从他们契奴变成了乌蛮呀!
孔学仁又点了一壶茶,津津有味地听起说书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