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雪落了又化,吴思月在北京待满一年那天,正蹲在出租屋的地板上整理行李 —— 不是要搬走,是房东说要检查房间,她得把堆在角落的纸箱挪开。六平米的小屋里,纸箱摞得快到天花板,里面装着她的旧课本、教案,还有一本翻得卷边的《幻城》。
那本书是她刚到北京时,在旧书摊上花五块钱买的。封面已经褪色,印着卡索和樱空释的剪影,书脊用透明胶带粘了又粘。最初只是睡前翻两页,后来成了她对抗迷茫的 “秘密武器”—— 每当深夜加班回来,电暖器的温度够不到床头,她就裹着薄被,借手机屏幕的光读几页,书里的雪国、樱花,竟成了寒夜里最暖的慰藉。
这一年里,她尝够了人情冷暖的滋味。
开春的时候,机构来了个新老师,叫林薇,和她住得不远。两人起初常一起下班,林薇总跟她说:“思月,你太实诚了,家长要提无理要求,你别总答应,不然累的是自己。” 思月当时没在意,直到有次她帮林薇代了一节晚课,却在第二天被领导批评 —— 林薇把学生成绩下滑的责任推到了她身上,说她 “讲课没章法,打乱了学生的节奏”。
思月去找林薇对质,林薇却笑着说:“我也是没办法,我还在试用期呢。” 那天她从机构出来,走在晚高峰的人群里,觉得北京的风都带着刺骨的凉。她掏出手机,翻到《幻城》里的一段话:“我们总是在离别中学会坚强,在失去中学会珍惜。” 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忽然就没那么委屈了 —— 她想起晓燕说的 “日子总要过下去”,想起娘说的 “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慢慢攥紧了手里的教案。
入夏的时候,同租的室友换了一波。新搬来的是个外卖员,叫小马,二十出头,每天早出晚归。有次思月加班到凌晨一点,回来时发现小马坐在客厅的台阶上,手里攥着个热包子。“姐,我刚送完最后一单,看见便利店还开着,给你带了个肉包。” 小马挠着头,脸上沾着灰尘,“看你总吃面包,对胃不好。”
思月接过包子,热气透过塑料袋传到掌心,烫得她眼眶发湿。那是她来北京后,第一次收到陌生人的善意。后来她常会在冰箱里给小马留瓶冰汽水,小马则会把客户送的水果偷偷放在她门口。有次她读《幻城》时,看到卡索守护梨落的情节,忽然想起小马递来的包子,心里暖融融的 —— 原来在北京这样大的城市里,也有不期而遇的微光。
秋天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让她差点放弃的 “坎”。有个初三学生的家长,因为孩子月考语文只涨了三分,在机构的大厅里指着她骂:“我花了钱,你就给我这样的结果?你是不是根本不会教书?” 周围的人都围着看,思月攥着教案,手指抖得厉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天她没回出租屋,而是去了北师大的操场。夜里的操场空无一人,她坐在看台上,翻着《幻城》,眼泪落在书页上。书里写卡索失去樱空释时,“他站在雪地里,觉得整个世界都成了一片荒芜”,这句话像戳中了她的心事 —— 她想起自己放弃家乡的稳定,来北京追寻梦想,可现在,梦想没追到,还被人这样质疑,她是不是真的错了?
不知坐了多久,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吴老师,我是小雨。我妈妈今天说的话不对,你别难过,我觉得你讲的课特别好,我现在喜欢上语文了。” 小雨是她带的学生,平时不爱说话,却总在课后给她塞小纸条。
思月握着手机,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暖的。她看着书里的一句话:“即使世界荒芜,总有一个人,他会是你的信徒。” 忽然就想通了 —— 她来北京,不是为了让所有人满意,而是为了那些喜欢她的课、渴望知识的孩子。
冬天来临的时候,思月的生活还是没太大变化。房租涨了两百,她只能更省着花钱,中午的饭团换成了更便宜的馒头,晚上偶尔煮点面条,加点青菜和鸡蛋,就算改善伙食。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了,每天下班回来,她会先把《幻城》拿出来翻几页,再备课、改作业。
有次小马跟她聊天,说:“姐,你天天看这本书,有那么好看吗?” 思月笑着把书递给他:“里面写了一个雪国的故事,主角叫卡索,他一直在寻找自由和守护的人。我觉得我跟他有点像,都在坚持自己想做的事。” 小马翻了两页,摇摇头:“我看不懂,但我觉得你能坚持这么久,特别厉害。”
思月看着小马真诚的眼神,忽然想起刚到北京时的自己 —— 那时候她总觉得,北京的灯火再亮,也照不进她的生活;可现在她明白,灯火虽远,却有《幻城》里的故事陪着她,有小马这样的陌生人温暖她,有小雨这样的学生信任她,这些就够了。
跨年那天,机构放了半天假。思月没有出去庆祝,而是在出租屋里煮了碗面条,卧了个荷包蛋,还加了点娘寄来的酱菜。她把《幻城》放在桌子上,看着书封上的卡索,忽然笑了 —— 这一年,她尝过冷漠,受过委屈,也遇过温暖,有过迷茫,但她没放弃。
吃完面条,她打开手机,给娘发了条消息:“娘,我在北京挺好的,明年我会更努力,争取让更多孩子喜欢语文。” 然后她又给小雨发了条消息:“小雨,新年快乐,下学期老师会给你们讲更多有趣的故事。”
窗外的烟花响了,照亮了夜空。思月拿起《幻城》,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有她写的一句话:“北京很大,梦想很小,但只要有微光,就能走下去。”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可能还会有更多困难,但她不再害怕 —— 因为《幻城》里的卡索教会她坚持,身边的温暖教会她珍惜,而她自己,已经学会了在迷茫中寻找方向,在寒冷中拥抱微光。
那本翻卷边的《幻城》,就像她在北京的一个 “老朋友”,陪着她走过了最艰难的一年,也给了她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她相信,总有一天,她会在这座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 “雪国”,实现自己的梦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