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汐取出了准备好的工具:前端被削尖并用火烧硬处理后的细竹竿,砸开尖端并嵌入许多尖木条的多齿竹叉,用草藤加固了边缘和提手的竹桶,经过几次浸油晾晒的小渔网,还有几个用竹条编成的、结构独特的简易笼子,那是她靠着记忆中的教程勉强复原的捕虾笼。
经过观察,她发现大部分村民们还在用着削尖的硬木叉和粗糙的麻线网,捕鱼撬贝全靠运气和时间。
“汐丫头,你说的就是这些东西?”李伯皱着眉,用手指着这些工具,语气里藏不住的怀疑更深了几分。“这看起来和咱们用了大半辈子的渔叉也没什么不同,甚至更简陋!”
林汐没有再多解释,只是点了点头:“李伯,王叔,还有各位大哥,你们若是相信我,就跟上来。潮水不等人。”
她将工具重新放回背篮中,转身朝着那天给赵婶指过的方向走去。
赵婶赶紧跟上了她,李伯和王叔对视一眼,叹了口气,“总不能空手回去,家里实在撑不下去了。”
他们招呼上王大和王二,也一同跟了上去。
林汐走得很小心,她依据对潮汐的判断和礁石上的水位线,选择了一条平缓安全的路。
她的动作十分灵活,避开了湿滑的石头,告知了大家安全的落脚点,这仿如天赐直觉的步伐让后面的几人暗暗称奇。
他们到达的目标地点是一片被黑色礁石半环绕的小湾,退潮后露出了大片湿滑的礁石和深浅不一的水洼。
“就是这里。”林汐停下脚步,指向一片长满海贝的礁石区,“李伯,王叔,麻烦你们用这个试试。”
她将自己改造过的一个尖头竹竿递了过去,并抽出另一个竹竿,指了下壳侧面的一个位置,“撬这种海贝的时候,对准这里更容易撬开,能省很多力气。”
李伯将信将疑地接过去,找了一个硕大的海贝壳,用尖头抵住壳缝上林汐所指的位置,用力一撬。
“啪!”一声脆响,壳盖应声而开,露出里面肥美的肉。以往他需要费好大力气才能撬开一个,这次却轻松得让他直接愣住了。
“嘿!真是神了!”王叔见状,也连忙抢过竹竿,试了一下,同样轻松成功。两个老渔民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信服。
“还有这里,”林汐又指向那几个水坑,“这些水坑和外面的海水有通道相连,退潮时一些鱼虾会被困在里面,可以用这个捞捞看。”她把加固过的竹桶递给王大。
王大半信半疑地将竹桶沉入一个稍大的水坑,稍后猛地提起,水渗下后,收获了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和几只惊慌失措的虾,虽然体型不大,但数量确实十分可观。
“竟然有这么多!”王大惊喜地叫出声。
林汐拿出了那几个虾笼,在里面放上一点她昨晚制作的饵料,固定在几块礁石的缝隙里:“这个需要放一会,我们走时再来收。”
接下来,她开始指挥几人。
“李伯,您经验老到,这把竹叉给您,去东边那块向阳的礁石周围看看,那里的水比其他地方热一些,可能会有鱼群聚集休息。”
“王叔,您去西边那片水草底下布好网,再用竹竿赶一赶,可能会有隐藏的鱼。”
“赵婶,这尖竹竿给您撬海贝,不会太费力……两位大哥,潮水开始慢慢回涨了,我们得抓紧时间,任务正是这些水坑。”
虽然声音不大,但明确的指挥和清晰的言辞带着一种难言的说服力。
他们点点头,立即按照她的指挥分散开行动。很快,惊叹和收获的喜悦声便此起彼伏响起。
“今天挖的海贝简直要抵过先前一周了,才这么一会我的篮子就要满了!”
“看我逮到了这么一条大鱼!这家伙藏得真深,还好这竹叉威力大,一杆子下去就成了!”
过了一会,赵婶拎着满满的篮子走过来,她看着林汐冷静的神情和专注地观察着海面水流的双眼,擦去刚才飞溅到脸上的海水和激动时流下的泪水,大声感谢海神娘娘的保佑。
潮水逐渐上涨,到了撤离的时候,他们带来的所有容器都装得满满当当。硕大的海贝肉、活蹦乱跳的鱼虾和螃蟹,这是他们以往赶海捕鱼时想都不敢想的丰收!
回村的路上,王大和王二兴奋地抬着沉甸甸的木桶,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喜悦。李伯和王叔看着林汐的眼神彻底变了,从前的怀疑再也找不到一毫,变成了深深的敬佩。
“汐丫头……不,林汐神使,”李伯改了口,语气郑重了许多,“还请帮忙传达我们全家对海神娘娘的感激!”
他们回来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小小的渔村,当看到那前所未有的丰盛渔获时,全村都轰动了。
先前被赵婶邀请来又嘲讽林汐离开的周伯推开人群挤到前面,看着那一篮篮海货,眼睛都直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村长赶来时,看着堆积如山的海货,激动得白胡子不住地颤抖:“好啊,好啊!真是海神娘娘保佑!天佑我们黑石村啊!林汐,你真是立了大功了!”
当天傍晚,村子中央的空地上燃起了篝火。所有的渔获被集中起来,由村长主持分配。每户人家都分到了足以饱餐几天的海鲜,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和希望。孩子们围着篝火奔跑,空气中遍布着香气。
这是这个小渔村已经许久不曾见过的热闹与欢乐。
林汐也分到了不小的份额。赵婶还特意把她拉到自己身边坐下,塞给她最大最肥的一条烤鱼。李伯领着村民们过来向她道谢,他们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好奇。
林汐安静地坐在热闹的边缘,小口吃着烤鱼,看着村民们载歌载舞。火光映着她的脸,明明灭灭。眼前的喧嚣和欢乐明明触手可及,却似乎离她很远很远。
想到此刻村中的收获是源自另一个世界的知识,来自她难以回到的家乡,一种猛烈的孤独和悲凉袭向心头。
身体的疲惫和涌上心头的疏离让她悄然起身,离开了喧闹的人群,独自走向海边。
她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来消化整理这一切。
在阵阵海浪声中,她沿着沙滩漫无目的地走着,试图安抚纷乱的心。
……
突然,她的脚步顿住了。
借着朦胧的月光,她看到在不远处的海滩上,有一块不似礁石的深色物体,那形状像是一个人!
林汐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警惕地环顾四周,深夜的海滩空荡荡的,看不出什么危险。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捡了一根尖树枝,握在手中,小心翼翼地靠近。
离得近些后,她分辨出那确实是一个人,趴在海滩上,脚部还浸在海水里。看身形是个男子,穿着破损严重的衣物,但布料似乎比村中常见的粗麻布要好得多。
他的衣物已被海水浸透,或许这个人和她一样,是落海后被浪冲上了岸,透过衣服上遍布的几道裂口,她看到底下隐约露出绣着云纹的里衬。
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极淡的铁锈味。
林汐扔下尖树枝,将那人拖离了海潮的范围,费好大力气力将他的身体翻转过来。
他的年纪看起来不大,约莫二十出头。一张苍白却硬朗的脸,剑眉浓黑,鼻梁高挺,线条分明。
但林汐很快就注意到他的肩头有一处极深的伤口,像是被什么利器狠狠劈砍过,皮肉外翻,被海水泡得发白,却依旧渗着血。他的额角还有撞击后的淤青。
林汐的目光最终落在那云纹里衬和腰间的金色扣带上,那绝不是普通渔民的打扮,看起来之十分有钱。还有他手心虎口处厚厚的老茧,像是长期持武留下的。
是大梁的军官?
一个受伤的、来历不明的军官,出现在这个偏僻的小渔村海边。
林汐的脑子飞速运转,权衡利弊。
“要是救下他,可能会给渔村和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这种富户一般都会有侍卫随行,他能受伤流落至此,想必敌人势力也不会小。”
以前看过的动辄屠村灭门的古装剧浮现在脑海中,林汐有点担心过几天村口冒出几个桀桀怪叫的黑衣高手,“要怪就怪她吧,谁让她救了不该救的人!”,然后一番杀戮放火,黑石村彻底消失在世间。联想到这样的展开,林汐不禁打了个寒战。
但是,在这个陌生的古代世界,她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却实在势单力薄,正缺少助力。
“怀璧其罪啊。”林汐叹口气,想起刚才在篝火旁,王叔悄悄提醒她,说听到了一些村民不怀好意的谋划。
如果她救下这个军官,至少可以借这份恩情,拜托他帮忙威慑一下。
“如果不救他,伤成这种情况他几乎必死无疑。”作为一名在公益广告熏陶下长大的21世纪好青年,实在无法说服自己就这样冷漠地置一条生命于不顾。
最后,林汐还是蹲下身,费力地将男人的一条胳膊架到自己瘦弱的肩膀上,用尽全身力气,踉踉跄跄地将他撑了起来。
“算你运气好,碰上我这个穿越来的,好歹知道点现代急救常识。”
林汐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拖着这个伤员,艰难地离开海滩,走向自己那间破旧偏僻的茅草屋。
热闹的篝火和欢庆的村民被远远抛在了身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