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出农耕的村民看到禹先生带着付恒一起去了下坪村,有那坐不住的人很快就跑到付三更的地里找他问情况。
“付老哥,禹先生带你儿子去下坪村做什么?你也不怕出事啊。”
付三更从昨晚到现在压不住的欣喜终于能有人诉说:“能出什么事,禹先生带我儿子过去是去学本事的,我高兴还来不及了。”
“哎哟,快说说,是学的什么本事。”
付三更分享欲上来人也实诚,把小村长看中他儿子识字多性子好,让他儿子到下坪村郎中那里拜师读书识字当药童的事情说了。
有羡慕嫉妒的家长义愤填膺,“我儿子也识字,小村长怎么就没选中我儿子呢。”
也有那看不过的村民当场开怼,“人都说了付恒是因为识字多性子好才能去的,你儿子去禹夫子家学了几天识得几个字啊。”
更有那马后炮的家长:“早知道有这种好事,我也让我家三娃去学认字了。”
一时间,坪山村的扫盲班迎来了很多新小学生。禹文颂要忙砖窑那边的事情,原本的十来个孩子已经让他分身乏术,现在更是招架不住。
禹文颂到田里找到尤志程,将人叫到一旁开门见山:“你的那个同窗褚进什么时候能来村里?”
尤志程放下拉犁的绳子,跟上禹文颂的步伐去往田坎边走:“怎么突然这么关心他?”
“午时我刚回来,家里就来了很多村民要将孩子送过来读书识字,我不忍拒绝可我又没有多余的精力,而且阿宸也带不了这么多孩子,我想褚进若是能早日过来,扫盲班就全权交给他负责。”
这个问题确实有些棘手,褚进那边也没有确切的消息传来,尤志程不敢保证对方一定来或是什么时候来。
略作思索后,他便给出解决办法:“这样吧,新来的学生你全都收下,通知他们五日后再来听课。一来是缓缓村民的一时冲动,二来我也留有时间尽快物色可以教孩子的夫子。”实在找不到人,他就只能自己上了。
“行。那我先回…”禹文颂双手撑腿作势要起身走人。
只是回去的话没说完就被尤志程打断:“付恒今早过去,情况怎么样?”
禹文颂收回撑着膝盖的双手,坐回去:“尽可放心。付恒向来乖巧懂事,我三叔对他也很是满意。”
想到那孩子得知三叔有病在身,不仅没有嫌恶还颇多照顾,棚屋内外各种大事小事的争着做。禹文颂也很满意,浅笑爬到脸上:“不出意外的话他以后就不会再来扫盲班,每日过去随我三叔读书识字、学习医理。”
“如此就更好了。”尤志程接规划付恒的职业生涯,“等以后有赤脚郎中愿意留在村子里,付恒正好可以学以致用跟着郎中学习号脉问诊开药方,那我要的医馆也就指日可待了。”
尤志程俨然一副明日就会有郎中进村、后日付恒便能学会问诊、大后日医馆已然建成的自信,看得禹文颂有几分羡慕。
感觉到对方的注视,尤志程对视回去:“看什么了,这么入神?”
禹文颂收回视线侧身看向不远处的耕田,田间很多村民都在犁地。尤家田里尤志明拉犁,尤老爹扶犁,一点点的将土地破开。他转移话题、真诚发问:“看你家…既已有了犁,为何不买一头牛?”
尤志程揉着酸疼发红的肩膀:“我何尝不想啊,可是老头和阿娘都不同意。”斜睨禹文颂一眼,似刻意又似漫不经心说道:“他们说要把银钱攒下来,留给我娶媳妇用。”
“你娶媳妇要得了多少银钱,据我所知一般农户人家三五两就可以娶亲,你之前拿的水车赏银已是足够了。”
尤志程尤为自豪:“不够不够,我要求高着了!”
尤志程外形优秀、学识尚可、品性良好,禹文颂不免有些好奇他会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你什么要求?”
尤志程看了禹文颂一眼,复又移开望天,一副憧憬之态:“我若是中意他誓要与他相守一生的话,定不会让他跟着我过苦日子。青砖白墙大瓦房是基本要求,宝马软垫代步车是标配,银钱私产傍身是予他未来安全感的保证。”
原本是好奇心作祟,以为会听到尤志程对他未来夫人的要求,没想到会听到这番言论的禹文颂调侃:“感情你的要求高,是对自己做的要求。”
“是啊。不然你以为是对谁的,你吗?”
说者意有所指、听者不知却莫名心悸,禹文颂压下心底那股不对劲,送了对方一记白眼,“那便祝你早日达到自己的要求,娶得美人归。”
“那就借小阿颂吉言了。”说完望向禹文颂诚恳发问:“你呢?你对未来的另一半有什么要求?”
禹文颂似是想起什么,感慨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又谈何要求。及冠后母亲自会为我相看,定下合适的姑娘,到时我娶了便是。”
“……”尤志程尊重理解但是要辩一辩:“意思只要是冯姨相中的,不管是谁,你都会娶了?无论他姓甚名谁、是男是女、容貌品性如何。”
禹文颂犹如看傻子一般看向尤志程:“这些我母亲自是会为我考量评判,怎的会什么样的人都能随意娶得。”
偷得一丝喘息的两人结束闲聊,又各自忙碌开来。一个回下坪村,一个回田里。
望着大哥“纤夫”的架势,尤志程仿佛看到了自己老牛般的背影。“牛马牛马,曾经还只是槽口,如今已变成现实——田里当牛地外做马。”
*
农忙时节不觉时间,转眼便到了与县衙约定好的的领稻种时间。
尤志程领着一群激动的汉子,推上各自的小车车,浩浩荡荡的准备出发。因着不拉货不卖货不采买,出发的时间也就没有以往那般早。
只是还不待他们走出村口,就有人回来喊话:“小村长小村长,官道转村路的路口,停了好几架装得满满当当的牛车,我还看到骑马的差爷朝村里来了。”
刚得到村民口信的尤志程,还在猜想发生了什么事情,骑马的差爷陶瑞就打马过来了:“尤秀才,我奉命前来给坪山村送稻种。”看向一群手推独轮车的村民,“你们正好过去接一下,牛车进不来。”
尤志程一阵欣喜:“好,辛苦陶大人了。我让我大哥领人过去拉稻种,你可要下马随我到家中稍作休息。”
“好。”陶瑞下马,牵着马绳:“带路吧。”
尤志程带陶瑞回家休息喝茶,没人敢跟着,另一头尤志明的队伍却是越发的壮大。不只有原本就要去拉稻种的汉子,其他听到稻种已经到岔路口的村民,都纷纷跟上要去瞧个稀奇。
陶瑞来到尤家,很难将眼前的破旧木房,与身旁这个胆大心细还各种奇思妙想的秀才联系到一起。
他将马栓到院子角落,从马背上取下两个颇有重量的布袋递给尤志程:“这是师爷吩咐单独给你准备的。”
待人收下放好后,直言道:“这次过来是大人所托,也是我个人好奇,想看看你说的育苗棚和沤肥。时间紧,你直接带我过去看看吧。”
尤志程两次与陶瑞相处知道他是好奇心重的直性子,也不扭捏,转身将人带到后院看育苗棚。
眼前的棚屋与想象中的差距太大,陶然不免失望:“育苗棚就是这样的?”
“这个是村里条件所限造的朴素版,若是条件允许可以用绸布纸张甚至火墙的方法来增温。”
见陶瑞对纸张丝绸做棚并无惊讶,意识到他可能家境不错,尤志程继续说道:“若是能持续供热、保温保湿,菜苗甚至可以在棚里长成。如此,即使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陶瑞能当上班头自然不是傻的,一句话他就懂了其中意思:“难怪大人和师爷都对你夸赞有佳,我这一趟也不算白来。”
育苗棚简单转一圈就看完了,陶瑞不多耽搁:“去看看沤肥吧。”
尤志程挑眉:“那大人可要做好心里准备了,毕竟那东西味道重。”
为了方便筹集日常的废水和动物粪便等,各家都在屋后挖了坑沤肥,尤家的也在房屋后不远处。只是,还不待靠近陶瑞就忍不住皱眉。
强忍着靠近看了一眼,陶瑞便不想再继续,转身往回走:“好了,回吧,稻种应该也拉回来了。”
尤志程落后几步跟上,暗想:好奇害死猫诚不欺人。
陶瑞还打算到砖窑看一看,得知过去要走上近半个时辰,果断撇下尤志程上马就往下坪村方向去了。
下坪村有禹文颂在,尤志程很放心,回到堂屋喝茶等拉稻种的队伍回来。
前后不过两刻钟时间,去时还人心振奋激动满满的村民,回来就变得忧心忡忡满脸失落。尤志程不免担心:“大哥,你们路上发生不愉快了?”
尤志明叹气:“没有,就是拿到的稻种看着就不多,大家伙都担心不够分。”
育苗可以减少稻种用量,村民不知道,县衙可是计算清楚再分配的,更何况给坪山村的量定是只多不少。
尤志程看向跟来的村民,决定提前分粮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