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大明打工人:我的KPl是拯救世界? > 第25章 水利巧技惊四座,星图隐谜现端倪

第25章 水利巧技惊四座,星图隐谜现端倪

兑换【简易水锤泵】技术后,张九九立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行动力。他不再是那个埋头书本或困守工坊的书生,而是带着赵铁柱和几个略微懂些木工、石匠的雇工,整日泡在工坊旁那条潺潺溪流边。

测量水位落差,计算水流量,设计杠杆和泵体结构,挑选合适的木材和石材……他将脑海中系统灌输的知识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地调整方案。赵铁柱等人虽不懂其中深奥原理,但对这种能“借水力”自动干活的新奇物事充满了好奇和干劲,尤其是听说成功后能省下大量人力鼓风、提水后,干活更是卖力。

过程中遇到了无数困难:木材强度不够断裂、石臼凿刻精度不足漏水、水流冲击力估算错误导致泵槌无法有效起落……每一次失败,张九九都冷静得近乎漠然地分析原因,然后立刻着手改进,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他这种专注到近乎偏执的状态,让赵铁柱感到些许陌生和担忧,却也让工坊上下感受到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偶尔,在深夜独自绘制草图时,张九九会感到一阵心悸,仿佛那双冰冷的“眼睛”正在评估他这看似“积极向上”的表演。他会立刻强迫自己更加投入,甚至故意在脑海中闪过一些纯粹基于效率计算的、略显冷酷的优化念头,比如“此处结构可再削减材料,虽降低寿命但能加快工期”、“若雇工受伤,更换成本低于工期延误损失”等等。他恶心这样的自己,但这似乎是他取悦“观察者”、争取生存时间的唯一方式。

半个月后,在经历数次失败和修改后,一座简陋却有效的木质水锤泵终于矗立在溪边。当溪水带动槌头,规律地起落,通过连杆将河水源源不断提上坡地,注入新挖的蓄水池,并成功驱动了一个简陋的鼓风装置为一座炉灶送风时,整个工坊都沸腾了!雇工们围着这巧夺天工的机械,啧啧称奇,看向张九九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省了!真的省力了!”负责鼓风的雇工看着那自动往复的皮囊,激动得满脸通红。这意味着他们以后可以同时照看更多的炉灶,或者节省出人力去做别的事。

张九九看着这一切,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冷静地记录着水锤泵的效率和节省的人力成本,脑海中向系统汇报着“能源利用效率提升X%”的数据。但在他内心深处,一丝微弱的、属于他自己的成就感悄然滋生——这是凭借知识和努力创造的、实实在在的改变,惠及了身边的人。这种感受,与那冰冷意识追求的“效率”截然不同。

水锤泵的成功,不仅提升了工坊效率,更意外地带来了名声。这奇巧的机械根本无法保密,很快,“张童善造巧器,能借水力自动提水鼓风”的消息就传遍了四里八乡。不时有好奇的农人、工匠甚至邻县的土财主远远跑来围观,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名声也传到了一个人的耳中——正是之前对张九九的“奇技淫巧”颇为不屑的落魄翰林编修王砚书。他起初听闻,只是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匠人末技,登不得大雅之堂。但听得多了,尤其是听到“自动”、“省力”等描述,心中那点读书人的好奇终究被勾了起来。加之他本就因贬谪而郁郁寡欢,无所事事,便决定亲自来看个究竟。

这一日,王砚书身着洗得发白的旧儒衫,踱步来到了工坊外的溪边。当他看到那架依水而建、无需人力便能自行运转不休的水锤泵时,顿时怔在了原地,脸上那惯有的清高和不屑瞬间被震惊所取代。

他并非不通实务的书呆子,相反,他曾参与编修过水利相关的典籍,深知提水之艰,耗费民力之巨。眼前这架看似粗糙的器械,其中蕴含的杠杆、水力利用之妙,绝非寻常匠人所能及!他绕着水锤泵走了好几圈,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沉迷,时而蹙眉深思,时而抚掌惊叹,完全忘了自己此来的初衷。

“妙哉!妙哉!此物竟暗合《考工记》、《水经注》之理,却又另辟蹊径,化繁为简,巧思非凡!是何人所造?”他一把拉住旁边一个路过的雇工,急切地问道。

当得知乃是工坊主人、新科童生张九九所为时,王砚书脸上的表情更是精彩万分。一个读书人,不去钻研圣贤文章,竟沉迷于此等匠作之术?可偏偏又造出了如此巧器?这种矛盾让他对张九九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他整了整衣冠,难得地放下身段,主动求见张九九。

张九九对于王砚书的到来颇感意外。他对这个古板却不算坏的穷翰林印象不差,便请入屋内相见。王砚书开门见山,直接请教水锤泵的原理。张九九心中一动,觉得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他并未完全透露系统带来的现代力学知识,而是借用王砚书熟悉的古代典籍里的概念,如“杠杆”、“水力”、“惯性”等,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一番,并着重强调了此物若能推广,于农田灌溉、作坊生产的益处。

王砚书听得如痴如醉,他发现自己以往所读的经典,在此人口中似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实际的应用方向。两人一问一答,竟越聊越投机。张九九发现王砚书虽迂腐,但学识渊博,尤其对传统工技典籍极为熟悉,而且心中仍存有几分经世济民的理想。而王砚书则彻底颠覆了对张九九“不务正业”的印象,觉得此人虽行事奇特,却于“格物致知”一道颇有天分,且所言所虑皆关乎实用民生,非空谈之辈。

谈到最后,王砚书忍不住叹道:“张贤弟大才!此等利国利民之器,若能广而推之,善莫大焉!何必困守于这调味小道?”他依旧觉得生产味精是末流。

张九九苦笑,心中暗道:若非系统所迫,生存所逼,谁愿意整天琢磨这个?但他嘴上却道:“王兄所言极是。然九九一介白身,人微言轻,纵有济世之心,亦需有安身立命之本。待他日若有所成,必当致力于此。”

王砚书闻言,若有所思,看向张九九的目光少了几分轻视,多了几分欣赏和惋惜。

送走王砚书后,张九九心情略微复杂。与正统文人的交流,让他恍惚间仿佛触摸到了这个时代读书人应有的“修齐治平”的理想,那与他被系统逼迫的“绩效”和“效率”截然不同。但很快,脑海中那冰冷的低语再次提醒他现实的残酷。

是夜,他心烦意乱,难以入眠,鬼使神差地再次翻出之前系统错乱时惊鸿一现的【星图】碎片记忆,试图从中找出更多关于“观察者”和这个“试验场”的线索。他凭借记忆,用炭笔在糙纸上艰难地勾勒那些陌生的星座和几何结构。

就在他全神贯注之时,房门被轻轻敲响。赵铁柱端着一碗热汤走了进来:“相公,夜深了,喝点热汤暖暖身子。”他一眼瞥见桌上那潦草而诡异的星图,愣了一下,“相公,你这是……在画什么?这星象好生古怪,老夫从未见过。”

张九九心中一惊,连忙掩饰道:“哦,无事,胡乱画的些孤本上的异域星图罢了。”

赵铁柱却皱紧了眉头,凑近仔细看了又看,迟疑道:“异域星图?不对……老夫虽不通天文,但早年随军时,曾在一位喜好堪舆的参将帐中见过一幅残破古图,上面有些星位标记,似乎……似乎与相公所画的这几处,有几分相似之处?那参将曾说,那古图乃前朝旧物,疑似与早已失传的‘璇玑玉衡’之说有关,玄奥得很……”

前朝古图?璇玑玉衡?张九九的心脏猛地一跳!系统显示的星图,怎么会与这个世界的古物有相似之处?!难道说,那些“观察者”并非第一次将触角伸向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曾经的人类,甚至更早的文明,也接触过这些来自星海的痕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灵气复苏:亿万倍天赋

洪荒之巫族天帝

都市重生仙尊

诸天视频:开局盘点十大功法!

签到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