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当万人迷穿进报社文(快穿) > 第54章 末路王朝(6)

第54章 末路王朝(6)

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灰簌簌落下的细微声响。

钟离畅对着空荡荡的御榻,保持着躬身的姿态片刻,才缓缓直起腰。

他整理了一下官袍的襟袖,仿佛掸去并不存在的灰尘,面上那点笑意很快敛去,恢复成一贯的从容。

走出宫门,那辆镌刻着钟离氏徽记的马车静静停驻。厚重的幕帘在他登车后落下,严丝合缝地将他与外界彻底隔绝。

“麻烦喽——”

一声低叹逸出唇齿,在封闭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小皇帝这次的决心远超了他们的预期。

也没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打算。

钟离氏这“忠君爱国”的牌坊,算是被陛下和他半推半就地立了起来。

明天、不,今天晚上就得把话递过去,至少明面上要全力配合,甚至要抢先把自家在陇西的尾巴收拾干净。

想到来之前自家老爹和族老们的态度,钟离畅不禁摇头微哂,一把年纪的老头了,怎么总想着硬碰硬呢。

老爹啊,你庆幸生了个好儿子吧。

*

温白并未走远,只是转到了那架紫檀木嵌百宝屏风之后的小阁。

这里的空气仿佛被药汁浸透了,沉甸甸地压下来,带着一种苦涩的暖意,钻进鼻腔深处。

他也确实有些乏了,此刻陷在一张铺着软银狐裘的圈椅里,纤细的指尖正抵在太阳穴上,缓慢而用力地揉按着,似乎想驱散那里面顽固的胀痛。

清梧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奉上一盏温热的汤药。

“陛下,”清梧的声音压得极低,怕惊扰了一室的宁静,“褚将军他们来信了……”

“拿过来。”

温白接过茶盏,呷了一口汤药,腥苦的液体滑入喉中不上不下,带来一种令人作呕的粘滞感,实在算不上好受。

索性一口气闷了下去。

好难喝,好难喝,好难喝!

连着就了几大口糖水才勉强驱散那股苦味。

“朕静养这几日,朝中还有哪些动静?”温白闭上眼问道。

清梧略一沉吟,便如数家珍般低声禀报:“几位御史又联名上了一道折子,言语比之前激烈了些,直指褚将军劳师远征,恐生民变。中书令郑公今日称病未入值,但其府上午后有数位官员秘密拜访。”

清梧报出的几个名字,皆是在朝中盘根错节、与陇西郑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员。

温白听着,唇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跳得越欢,越好。”他轻声道,像是在对清梧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就且让他们再蹦跶几日。”

他需要这些沉不住气的人自己冒出来,才好一并看清,日后……也好一并料理。

“太子呢?”

温白忽然问。

提到太子,清梧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回陛下,太子殿下用了两块莲子糕,此刻已被乳母带回午歇了,临走时还问陛下何时再考教他功课。”

“嗯。”少年含糊的应了一声,“告诉开蒙的学士,太子天资聪颖,不必拘泥于《千字文》的进度,可适当加重课业。”

“是。”

待清梧领命退下,温白撑着扶手站起身,缓步踱至窗边。微风立刻涌入,带着春末微凉的湿气和远处泥土草木的清新气息,瞬间冲淡了殿内浓郁的安神药香。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凉意沁入肺腑,混沌的头脑似乎也随之清明了几分。

直到感觉那股挥之不去的滞涩感被驱散了大半,少年才重新回到案前。再次执起朱笔,快速批阅着堆积的奏折,将那些请安、扯皮或哭穷的折子分出来尽数拨到一旁。

处理完要紧事,才展那封密信。

『宿主,他们行军好快!竟然己经到关中地界了!』444的声音透着惊讶。

温白笔尖一顿,朱砂在宣纸上洇开一点殷红。他抬眼望了望窗外渐沉的天色,轻轻咳嗽了两声。

“清梧。”

一道身影自阴影中走出。

“奴婢在。”

“传旨沿途各州府、州县须全力配合粮草补给、民夫向导,若有怠慢推诿,皆以贻误军机论处。”

“这道旨意,用明发。”

“是,陛下。”

*

翌日,明政殿。

阔别了六日的朝会钟鼓终于再次敲响,沉重的余音在巍峨的殿宇间回荡。

玄袍中的天子如同一座支离病骨雕琢成的玉观音胚,高坐在御阶之上的赤金椅,偶尔以拳抵唇,发出一两声压抑的、闷在胸腔里的轻咳。十二道旒珠如同垂落的帘,半掩着那张过于年轻也过于苍白的脸,让人难以完全看清圣颜,却更添几分天威难测的敬畏。

众臣山呼万岁,心思各异,目光或明或暗地在天子与站在文官队列前方的钟离畅之间逡巡。

例行政务奏报完毕,殿内出现了一瞬间微妙的寂静。

果然,下一刻,户部的钟离尚书手持玉笏,稳步出列。深紫色的官袍衬得他面如冠玉,步履沉稳得不带一丝涟漪。

“臣,钟离畅,有本启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就连御座上的君王也不例外。

“讲。”

得到准许,钟离畅朗声道:“陛下圣明,洞察陇西之弊,特遣褚将军持剑整肃,臣等衷心拥戴。然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今户部粮秣运转确有难处,恐延误军机。臣忧心如焚,与家中耆老反复商议,深感国事维艰,臣子岂能坐视?”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几位面色微变的同僚,继续道,“臣,代表寿阳钟离一族,愿捐粮五万石,以供军需,解陛下之忧,尽臣子之本分!”

话音落下,朝堂之上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响起一片极力压抑却仍不可避免的抽气声和骚动。

五万石!

这可是大手笔,钟离氏无疑下了血本了,他们想干什么?单纯的忠君爱国?鬼才信!陛下到底许了他钟离氏什么天大的好处?!

几位与郑氏交好的大臣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眼神惊疑不定地在钟离畅和天子之间来回扫视。

然而,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钟离畅仿佛没看到周围的反应,继续道:“然,臣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陇西之乱,根源在于利令智昏,纲纪败坏。故臣斗胆进言,待褚将军肃清陇西之后,凡经由陇西商道所获之利,其税赋当在旧例基础上,再增两成。此新增之赋税,须明入国库正账,户部专项核查,以期充盈国帑,永绝后患!”

此言一出,简直是往滚油里泼了一瓢冷水。

捐粮已是惊人,这加税之议,更是直接捅了所有在陇西有利益牵扯的世家的心窝子,钟离畅这是疯了不成?!

那条商道称之为“黄金商道”都不为过,里面的交易能上称的,不能上称的,但凡在其中分一杯羹的,任谁都知道是多么大的一块肥肉!他不仅自己割肉,拉着所有人一起放血,还要把账目摆在明面上?!

“好啊,好啊——”

高台上的天子鼓起了掌。

清脆的击掌声在落针可闻的大殿中回荡,带着近乎愉悦的节奏,却让底下不少大臣心头猛地一紧。

十二旒白玉珠串在光洁的额前轻轻晃动,彼此碰撞,发出细碎清冷的微响。珠旒之后,墨玉般的眸子扫过神色各异的群臣,目光沉静,扫过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落在钟离畅身上,一锤定音:

“准奏。”

两个字,轻飘飘的,却狠狠地砸在每个朝臣的心上。

“钟离爱卿公忠体国,实乃百官表率。捐粮之事,即刻办理。加税之议,着户部详拟章程,报朕御览后,颁行天下。”

钟离畅垂首听着,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及两侧投来的无数道目光,甚至带着被背叛的怒火,几乎要在他那身紫袍上灼出洞来。

面色依旧沉静如水,心下却不由嗤笑,感觉这群人真是一群拎不清的蠢材。

到了此刻还看不明白形势。

那条商道这么多年一直由几家门阀把控,捞得盆满钵满,如今皇帝派那褚家武夫赴陇西剿匪,醉翁之意岂止在酒?这时候不出点血表忠心,要是真把小皇帝惹急眼了,到时候掀了桌子谁都没得赚。

“陛下圣明。”钟离畅的声音平稳无波,仿佛只是应下一件寻常公务。

温白的目光缓缓移开,掠过那些欲言又止的官员,那张观音芙蓉面冷着,左侧眼睑上靠近鼻梁处的那点小小红痣,在冕旒的阴影和苍白的肤色映衬下,竟显出一种分外凌厉的艳色。

“值此国事维艰,正需上下同心。既然钟离尚书已做出表率,望诸卿亦能体察时艰,谨守臣节,共克难关。”

“退朝。”

没有给任何人反应或进言的机会,皇帝径直起身,宽大的玄色袍袖拂过冰冷的御座扶手。在内侍清梧小心翼翼的搀扶下,那道清瘦的身影消失在御座后的屏风深处。留下满殿心思惶惶、如遭雷击的文武百官。

钟离畅也缓缓直起身,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混杂着震惊、愤怒、猜忌和审视的目光。他面无表情的整了整衣冠,无视所有视线,第一个转身,步履平稳地向殿外走去。

殿外春末的阳光确实有些过于明亮了,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

男人上挑的凤眼微微眯了下,长睫低敛,适应着这突如其来的光线。

唇角却几不可察地上翘。

唉,陛下啊陛下,您这回,可真是害苦了您这位忠臣了。

钟离畅边保持着世家翘楚无可挑剔的仪态稳步下阶,边在心底无奈地、甚至是带着点戏谑地轻叹一声。

这亏可不能白吃。

说什么……也得再讨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

感谢大家的营养液[红心][红心][红心]原来没人看是在养肥啊呜呜呜呜呜呜

如果不改大纲的话,这个世界应该是1V3,本垒可能是1V1,我也不确定,写到哪儿算哪儿吧,某些人写着写着大纲就改的面目全非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末路王朝(6)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