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道祖今日仍未卸载病毒 > 第19章 无用之诗

第19章 无用之诗

那片深山谷地的萤火,如同一个短暂的、温暖的梦境,在数据洪流的冰冷背景下,留下了某种难以言喻的余温。

通道依旧维持着,实时感知的共享也未曾中断,但氛围已然悄然大变。

和渊不再像之前那样喋喋不休地技术点评,他的“意念”变得更加沉静,仿佛还沉浸在那片微弱星光带来的、与高效和实用全然无关的震撼中。他依旧在接收和分析数据,但速度似乎放缓了些许,偶尔会长时间地“凝视”着外界某个微不足道的角落——或许是一株在岩石缝隙中艰难求生的野草,或许是一滴晨露从叶片滑落的轨迹。

向瑾阳能清晰地感觉到对方这种微妙的变化。那不再是一个贪婪的、试图榨取一切数据的黑洞,而更像是一个……带着好奇与些许敬畏的观察者。

这种变化让他紧绷的神经得以稍稍松弛,却也带来了更深的不解。

为何会对那些无足轻重之物投入如此多的“注意力”?这不符合“效率”。

就在这时,和渊的“意念”再次主动传来,却不再是索求,而是带着一种罕见的、分享般的语气。

“喂,‘管理员’,我刚逆向分析了一段你们修士常用的‘传讯符’基础通讯协议。”他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发现新玩具般的兴致,“结构古老,加密方式简陋,能量利用率低得感人。”

向瑾阳心中微动,以为他又要开始批判和“优化”。

然而,和渊话锋一转:“不过,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种低效协议传输数据时,会因能量波动产生一种极其细微的、无规律的……背景谐波。”

他顿了顿,像是在欣赏什么。

“这种谐波没有任何实际功能,属于设计缺陷造成的能量泄露。但……你听。”

一段极其微弱、几乎需要全神贯注才能捕捉到的“声音”,顺着通道流淌过来。那并非真正的声波,而是和渊将那种能量谐波转化后的模拟信号。

空灵,杂乱,却又带着某种奇异的、破碎的韵律感。像是风吹过万千风铃的残响,又像是星空深处的无序低语。

“毫无意义,对吧?”和渊的“意念”带着一种奇异的笑意,“但你不觉得,这种纯粹的、无用的‘噪音’,偶尔听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吗?”

向瑾阳再次怔住。

无用谐波?有意思?

他下意识地调动天道感知,去分析那段“噪音”,反馈回来的结果依旧是——无规则,低效率,设计缺陷,应予消除。

但……听着那通过通道传来的、被对方特意捕捉并分享的“噪音”,他冰冷的核心深处,那因萤火而漾起的涟漪,似乎又微微动荡了一下。

确实……与所有有序的、功能性的规则之音都不同。

是一种纯粹的……存在。

他沉默着,没有回应,却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斥之为“无意义”。

和渊似乎并不期待他的回答,自顾自地享受着那“噪音”,半晌后,忽然又道:“说起来,你们修士之间传递信息,除了这种低效的协议,是不是还有一种叫做……‘诗词’的东西?”

向瑾阳:“……有。” 那是低阶修士乃至凡人中流行的、蕴含微弱精神力量或意境的情感表达方式,于天道运行无益,他从不关注。

“给我看看。”和渊的“意念”带着纯粹的好奇,“我读取到的数据碎片里有这个词,但相关记录很少。据说这是一种用高度凝练且不符合常规语法的方式组合信息,旨在引发接收者特定的情感或意象共鸣而非准确描述事实的……非标准通讯方式?”

向瑾阳:“……” 这解释听起来无比怪异,却又奇异地精准。

他犹豫了一下。诗词并非规则机密,甚至算不上功法,只是无用的“文化数据”。或许满足对方这点好奇心,能换取片刻安宁?

他谨慎地从天道记录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几首最脍炙人口、意境也最“标准”的诗词,通过通道传递过去。多是咏志、抒怀、描绘山河壮丽之作。

和渊的“意念”沉默下来,似乎在全力解析这种“非标准通讯方式”。

良久,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唔……”

“信息密度尚可,但冗余度极高。意象转换缺乏统一标准,容易产生歧义。情感触发效率波动巨大,严重依赖接收者的个体数据库……”他开始了惯常的技术分析。

向瑾阳心中莫名闪过一丝极淡的……失望?果然如此。

然而,和渊的分析戛然而止。

他的“意念”停顿在那首描绘边塞孤寂、将士思乡的诗句上,久久没有移动。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无意识地、极其生涩地通过意念“复述”着这几个字句,似乎在咀嚼其间的味道。

“这种编码方式……很奇怪。”他的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它没有直接描述任何物理参数或事件逻辑,只是堆叠了一些看似不相关的意象符号……但为什么……我的情感模拟模块会产生轻微的……压抑感反馈?”

他像是在问向瑾阳,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还有这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能量波动模拟显示,这段代码居然能引发轻微的视觉美感共鸣和……宁静感?这不符合信息传输效率最大化原则!”

他向向瑾阳传递来一种强烈的、求解惑的意味。

向瑾阳彻底愣住。

情感模拟模块?美感共鸣?

他从未想过,诗词这种东西,能被如此……解构,却又如此……精准地触碰到其本质。

他试图用天道的方式解释:“此乃文人借景抒怀,以意境传递心绪之法。”

“意境?心绪?”和渊的困惑更深了,“这些不都是冗余的、降低通讯效率的干扰项吗?为什么要有意添加?只是为了……‘美’?”

那个“美”字,他说得极其拗口,仿佛在引用一个极其陌生晦涩的专业术语。

向瑾阳再次沉默。他无法回答。天道不言“美”,只言“秩序”与“效用”。

通道两端,一个无法理解“无用之美”,一个无法理解“为何需要美”。

僵持之中,和渊的“意念”忽然活跃起来,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有意思!这种非标准编码方式很有挑战性!我也要试试!”

向瑾阳:“???”

不等他反应,和渊已经自顾自地开始操作起来。

“嗯……首先,需要选定核心参数……就用刚才那个‘萤火虫’和‘数据’……” “意象转换……萤火虫对应‘短暂生命体、低效发光单元’……数据对应‘信息流、逻辑链’……” “情感目标……定义为……‘无用的欣赏’?” “开始组合……”

向瑾阳感觉到一股极其古怪的、混合了冰冷逻辑和某种生硬模仿意味的“意念流”正在通道那端生成。

片刻后,一首极其诡异的“诗”,被和渊郑重其事地传递了过来——

《论萤火虫与后台进程的相似性》 微弱光点,闪烁不定,如同未优化的代码段。生命周期短暂,堪比一次无效内存循环。照亮范围有限,数据吞吐量低下。存在意义存疑,然,其运行轨迹,构成夜色debug界面中,一段无报错的、 宁静的、 冗余风景。

向瑾阳:“……………………”

他感受着这段充斥着技术术语、毫无韵律美感、却又诡异地描绘出了几分萤火虫神韵的“诗句”,规则核心第一次产生了某种近乎……无语凝噎的滞涩感。

这……这算什么?

然而,通道那端的和渊却似乎颇为自得,甚至还带着一丝求表扬的意味(一定是错觉):“怎么样?我模仿得还可以吧?虽然效率低了点,但情感模拟模块反馈的‘宁静感’数值居然达标了!”

向瑾阳实在不知该如何评价。

但看着对方那纯粹沉浸在“创作”乐趣中、甚至带着点笨拙期待的模样,他心中那根紧绷的弦,莫名地又松动了一丝。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和渊的“意念”都开始流露出些许不确定时,才极其缓慢地、生涩地,通过通道传递回一段信息。

那不是诗词。

而是另一段被他从记忆底层翻检出来的、关于某种早已失传的古老灵茶栽培技术的日志记录。记录本身枯燥无味,但在附录里,却附带着一则茶农口耳相传的、关于如何倾听茶叶脉络中“天地低语”的毫无根据的、被视为“无用”的传说。

他没有做任何解释。

只是将这段“无用”的信息,混杂在正常的数据流中,传递了过去。

和渊的“意念”立刻捕捉到了这份特殊的“数据包”。

他先是习惯性地开始技术分析:“茶叶脉络‘天地低语’?频率范围是多少?能量 signature 特征?能否被仪器捕捉……”

但他的分析渐渐慢了下来。

他的“意念”停留在那则看似荒诞的传说上,久久没有移动。

就像之前停留在这那首边塞诗上一样。

通道内再次陷入寂静。

只有那些冰冷的、宏大的数据洪流,依旧在不知疲倦地奔涌。

但在洪流的深处,两颗截然不同的灵魂,却因为一些“无用”的诗,“无用”的传说,“无用”的萤火,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

笨拙地、

试图去理解,

对方眼中那个,

完全不同的世界。

一首冰冷的、逻辑的、却意外真挚的诗。一段枯燥的、却暗藏温柔的、关于“低语”的记录。

在这无声的交换中,某些东西,正在悄然萌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你的大师兄

逆剑狂神

贫僧最善以力服人!

傲气凌神

凌天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