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银杏叶落得更稀疏了,风一吹,枝桠间便发出脆弱的簌簌声。周知雅走在哲学系大楼通向校刊编辑部的小径上,脚步轻盈而急促。?她昨晚几乎整夜未眠。不是因为论文,而是因为那首在耳边反复响起的旋律。像一只虫钻进了她的听觉皮层。
校刊审稿会照例冗长。几位老教授对学生的文章颇有微词,批评“过于激进”“和缺乏学理基础”。她翻阅稿件时心思却不在其中。直到最后一份投稿递到她手边,她指尖微微一顿。?署名:匿名。?文章题目:《从服从到反思——规则边缘的现象学考察》。?她一眼认出那是陆聿舟的笔触。那种带着挑衅和孤注一掷的句式,仿佛每个段落都要把某个“权威”推下悬崖。
“周老师,这篇怎么看?”一位副编委推了推眼镜。?她抬眼,目光清冷:“值得刊发。”?“会不会太……敏感?”?“正因如此才值得。”她的声音淡淡,却有不容置疑的坚定。
会后,她把那份稿件单独抽出,放进皮包。?走出楼道时,忽然有人叫住她:“周老师。”?是陆聿舟。
他背着书包,额前几缕碎发因奔跑而散在额角,气息还未平复。他眼神直直落在她身上,没有学生对老师该有的谦卑,反而像是在确认——她是否会接下他投出的那根绳索。
她沉默片刻,才开口:“匿名投稿是你写的?”?他笑了一下,没否认。?“你知道可能会惹麻烦。”?“我只是想看看,哲学系的刊物还能不能留下一个真实的声音。”?她看着他,心口像被风吹了一下。她明白,他真正要问的并不是“刊物能不能”,而是——她敢不敢。
那一瞬,她忽然觉得,自己站在某个临界点上。?婚姻、身份、职业、理性——所有外壳正一点点剥落。?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像一股狂风,推着她朝悬崖边缘走去。
她想起柏拉图在《费德鲁斯篇》里表达的主旨:
“爱,是让灵魂记起它曾经的翅膀。”
风吹过银杏枝头,金黄的叶片飘落在他们之间。?没有人说再见。?但她知道,这场“对位”的乐章,已经不可逆地进入了**前的渐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