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放手 > 第1章 五点半的闹钟与第七个小数点

第1章 五点半的闹钟与第七个小数点

清晨五点半,生物钟比闹钟早十秒唤醒林砚。他睁开眼,视线精准落在床头柜的电子钟上——数字跳至5:30:00的瞬间,左手已按停即将响起的闹钟,动作流畅得像演练过千万次。

窗帘缝隙漏进一丝浅灰天光,林砚掀开被子,赤脚踩在铺着浅蓝防滑垫的地板上,每一步都踩在垫子边缘的格子纹里。衣柜门打开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他取出叠得方正的校服,衬衫领口的纽扣间距恰好三厘米,袖口折痕与手腕骨节对齐。镜子里的少年面色偏白,鼻梁上架着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像精准校准的仪器,扫过桌面时,连晨光在练习册上投下的阴影角度都被他无意识记在心里。

厨房的石英钟指向5:40,林砚打开冰箱,取出提前分好的食材:两枚鸡蛋(重量差不超过5克)、一片全麦面包(60克整)、200毫升盒装牛奶。燃气灶开火,蓝色火焰稳定在3厘米高,他握着平底锅手柄,手腕匀速转动,蛋液在锅底铺成完美的圆形,边缘泛起金黄时,恰好是5:45。

早餐摆在餐桌正中央,牛奶盒的吸管孔与面包包装袋的撕口呈90度角。林砚坐下,打开手机备忘录,屏幕上是他精确到分钟的每日计划表:5:30-5:40起床整理,5:40-6:00早餐 晨读(英语单词30个),6:00-6:30晨跑(绕小区3圈,配速5分20秒),6:30-7:00洗漱 错题复盘(昨天数学卷子最后一道选择题)……每一项后面都跟着完成度勾选框,过去三年,这些框从未出现过空白。

晨读时,他的手指在单词本上滑动,指尖停在“unpredictable”这个词上,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下。这个词总让他想起上周模拟考时,最后一道大题的非常规解法——虽然算出了正确答案,但步骤不符合老师讲的“标准流程”,被扣了2分。他把单词抄在错题本旁边,在“不可预测”四个字下面画了条横线,像是在给自己划下警戒线。

7:15,林砚背上书包出门,书包侧袋的水杯里装着450毫升温水(水温40℃,他用手背试过),拉链拉到距离顶端3厘米的位置——这个长度既能快速拉开,又不会让书本滑出来。小区门口的公交站,他站在最左侧的站牌下,这里能最早看到37路公交的影子。7:23,公交准时到站,他刷卡上车,坐在靠窗的单人座,从书包里拿出物理必修三,书页刚好翻到昨晚看到的第86页。

公交车行驶的颠簸中,林砚的目光始终锁定在公式推导过程上,直到身后传来一阵嘈杂的笑声。他没回头,却能通过声音判断出是隔壁班的几个男生,他们在讨论昨天的篮球赛,语气里满是“最后一秒绝杀”“太爽了”之类的词。林砚的笔尖顿了顿,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二字上加重了力道——对他来说,生活就该是匀速的,任何突然的加速或减速,都是对“规则”的破坏。

7:40,公交到站,林砚下车,步行速度保持在每分钟80步,刚好能在7:45抵达教室。推开教室门时,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个同学,他的座位在第三排靠窗,桌面干净得只有一套课本、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黑色水笔(笔芯还剩1.5厘米,他昨天晚上特意检查过)。放下书包,他拿出晨跑时带的小本子,开始默写昨晚背的古诗文,每个字的间距、笔画粗细都力求一致,像是打印出来的一样。

“林砚,早啊!”同桌陈佳佳抱着书包跑进来,把粉色的笔袋往桌上一放,发出“咚”的一声。林砚的笔尖抖了下,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鹜”字旁边多了个小点。他没抬头,只是轻声说:“早,你的笔袋碰到我的练习册了。”

陈佳佳吐了吐舌头,把笔袋往自己那边挪了挪:“抱歉抱歉,昨晚看漫画忘了时间,今天差点迟到。对了,你知道吗?听说今天我们班要转来一个新同学,好像是从重点中学转来的,成绩特别好!”

林砚默写的手没停,只是“嗯”了一声。对他来说,班里多一个人或少一个人,只要不影响他的学习节奏,都没区别。他的世界里,只有“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事,而“新同学”显然属于后者——一个需要警惕的、可能打破平衡的变量。

默写完成,林砚合上本子,抬头看向黑板上方的倒计时牌:距离期中考试还有28天6小时32分。他深吸一口气,翻开数学课本,指尖在目录上划过,开始规划今天的学习任务。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透过树叶洒在他的课本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而他的目光,始终专注在那些工整的公式和例题上,像是在守护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精确到第七个小数点的世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