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 第59章 第 59 章

第59章 第 59 章

话说郑恩自从随大军班师回朝后,因先前常年在外征战,与妻子陶妃聚少离多,如今总算得闲,两人免不了日日相守,重拾往日的温情蜜意。可他毕竟是武将出身,性子豪放,不知节制,没几日便因酒色过度渐渐病倒了。陶妃急得团团转,连忙让人去请太医院的御医来诊治。

御医仔细把过脉,又询问了日常起居,眉头微蹙道:“郑将军这病,是因七情过度耗伤了元气,加上肾水亏虚、肝火旺盛所致。我给您开一副滋肾平肝、清金益水的药方,按时服用倒无大碍。但最关键的还是得静养——必须清心寡欲,守住元气,再配上汤药调理,才能彻底痊愈。”郑恩听了这话,悬着的心才算放下,连忙吩咐下人送御医出门,又赏了不少银两。

自此,郑恩便闭门在府中养病。府里的大小事都交给陶妃打理,就连煎药、喂饭、添衣这些琐事,陶妃都亲自上手,寸步不离地守在他床边。这日午后,陶妃正坐在床边给郑恩扇着扇子,侍女小莲端着刚熬好的汤药进来,轻声道:“夫人,药熬好了,您歇会儿,我来喂将军吧?”陶妃摇摇头,接过药碗,用银勺舀起一点,放在嘴边吹凉了才送到郑恩嘴边,柔声说:“你慢点喝,这药虽苦,却是治病的关键。”

郑恩看着陶妃眼下的青黑,心里又疼又愧,低声道:“委屈你了,这些日子没日没夜地守着我。想当年我跟着哥哥(赵匡胤)在战场上厮杀,枪林弹雨都没怕过,如今却被这点病缠得动弹不得,要是前线有战事,我这身子……”话没说完,就被陶妃打断:“胡说什么呢?身子要紧,前线有赵将军和李将军他们,你安心养病就是。等你好了,咱们还像从前一样,在院子里种你爱吃的石榴,好不好?”郑恩点点头,眼角微微泛红,乖乖地把药喝了下去。

这边郑恩安心养病,那边李重进正率领大军攻打泰州。泰州被周军围困已有两年,城里的粮草早就见了底,军民们饿得连树皮都快剥光了。守将刘仁赡看着城楼下密密麻麻的周军,急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连忙派人突围去给齐王李景达送信,请求援兵。

齐王接到急报后,不敢耽搁,立刻派大将许文稹和朱元率领兵马,押运着粮草去支援泰州,大军在紫金山下扎下营寨。当晚,朱元就找许文稹商议对策:“许将军,周军势头正盛,尤其是李重进,此人智勇双全,用兵如神。咱们刚到这儿,他就按兵不动,显然是早有防备,咱们可得小心应对。”

许文稹皱着眉问:“那依你之见,该怎么办?”朱元指着地图上的一条山道说:“咱们不如修筑一条甬道,从营寨直通泰州城下。这样一来,运粮的士兵就不用怕周军偷袭,粮草也能源源不断地送进城去——这可是兵家常用的稳妥法子。”许文稹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这主意不错,当即下令让士兵们连夜动工,没几日就修好了一条绵延数十里的甬道。

消息很快传到了李重进的军营里。李重进召集众将议事,指着沙盘对曹英说:“唐军不仅来了援兵,还修了甬道运粮,这下咱们想困死他们可难了。你有什么好办法?”曹英上前一步,指着甬道中段说:“将军您看,这甬道中段要经过一片树林,地势狭窄,守军肯定薄弱。咱们不如派一支奇兵从那里突袭,再前后夹击,定能打乱他们的阵脚。”

李重进眼睛一亮:“你这话正合我意!”他转头看向牙将刘俊:“你带五千步兵,绕到泰州城南,等我这边出兵牵制住唐军主力,你就从他们背后杀过来,咱们两面夹击。”刘俊领命而去。李重进又对曹英说:“你带一队人马埋伏在紫金山北坡,等许文稹败退下来,就拦住他的去路,绝不能让他逃回城里。”众将领命后,各自去准备。

第二天一早,李重进亲自率领大军向紫金山进发。两军在山下摆开阵势,许文稹提着大刀,拍马来到阵前,对着周军喊道:“你们周军围攻泰州两年,连个城墙都没打下来,白白浪费兵力!识相的就赶紧退兵,免得丢了性命!”

李重进气得火冒三丈,提着刀就冲了出去:“你这唐将,休要口出狂言!今日我就来会会你!”许文稹也不含糊,挥刀迎战。两人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金鼓声、喊杀声震得山谷都在响。打了一百多个回合,还是没分出胜负。

这时,南军阵中突然冲出一员大将,名叫边高,手持长枪,拍马赶来助战。李重进以一敌二,却丝毫不见慌乱,大刀舞得虎虎生风。就在这时,周军阵中突然响起一声炮响,东边的树林里冲出一队人马,正是刘俊率领的步兵!他们从唐军背后杀来,唐军顿时乱作一团。

朱元见状,连忙提枪上前阻拦,可刚冲出去没几步,又听到西边传来马蹄声——曹英率领的伏兵也杀过来了!许文稹见形势不妙,拨转马头就想跑。曹英早就盯上了他,催马拦住去路。边高想拦住曹英,让许文稹逃走,可他刚冲到曹英面前,就被曹英一刀劈落马下。

许文稹见边高被杀,吓得魂飞魄散,拼命冲开一条血路,往泰州北门逃去。城楼上的刘仁赡看得真切,连忙率领守军杀出城来,把许文稹救进了城里。李重进趁机攻占了唐军的营寨,又分兵守住甬道,彻底切断了泰州的粮草供应。

许文稹逃回城里后,清点兵马,发现大半士兵都战死或逃散了,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刘仁赡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叹了口气说:“许将军,你先和朱将军一起守城,明日我亲自出城,跟李重进决一死战!”

许文稹连忙拉住他:“刘将军,不可啊!你要是出城交战,城里就没人主持大局了。咱们还是等齐王的援军到了,再做打算吧。”刘仁赡想想也是,如今城里兵力不足,只能死守,便放弃了出战的念头,专心指挥士兵加固城墙。可他心里清楚,泰州迟早会被攻破,想到国家危难,自己却无能为力,不由得又急又气,没过几日就病倒了。

刘仁赡的儿子刘宗见父亲病倒,心里又急又恨,闯进父亲的房间说:“爹,周军虽然厉害,可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您一直死守城池,从没打过败仗,如今来了援兵反而吃了亏,这口气我咽不下!今晚我带两千士兵,出城去劫周营,定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为咱们报仇!”

刘仁赡一听,急得从床上坐起来:“你胡闹什么!你从来没带过兵劫营,懂什么兵法?我身为守将,都不敢冒险,你一个毛头小子,怎么敢妄动?要是中了周军的埋伏,不仅会丢了性命,还会连累城里的百姓!这主意绝对不行!”说完,就喝令下人把刘宗赶了出去。

可刘宗年轻气盛,哪里听得进劝?当天夜里,他偷偷召集了两千心腹士兵,打开东门,乘着小船渡过淮河,直奔周军大营而去。可他哪里知道,李重进早就料到唐军会来劫营,提前派了游兵在营外巡逻。刘宗的人马还没靠近大营,就被游兵发现了。周军一通乱杀,唐军死伤惨重,刘宗带着残兵狼狈地逃了回来。

第二天一早,刘仁赡得知了这件事,气得浑身发抖,当即下令把刘宗绑到辕门外,要按军法处斩。监军周廷构连忙赶来求情:“刘将军,小将军虽然打了败仗,可他也是为了国家,想立功报国啊!并非出于私心,您就饶了他这一次吧!”

刘仁赡闭着眼睛,摇了摇头:“军法如山,不能徇私。要是这次饶了他,以后谁还会遵守军纪?”部下的将领们也都跪下来求情,可刘仁赡就是不松口。周廷构没办法,只好让人去给刘夫人送信,请她来劝劝刘仁赡。

刘夫人听说儿子要被斩,心里像刀割一样疼,可她还是强忍着泪水对来人说:“我不是不爱儿子,可军法不能因为私情而废,名节也不能因为亲情而丢。要是今天饶了他,别人会说我们刘家不忠不义,我和将军还有什么脸面见将士们?”说完,就让人传话说“按军法处置”。

刽子手举起大刀的那一刻,营里的将士们都忍不住哭了起来。刘仁赡背过身去,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他何尝不心疼儿子?可他是泰州守将,要对全城百姓负责,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后人有诗赞道:

军中主帅号令明,忠贞怎肯徇私情?

竟将爱子殉军法,一片丹心照汗青。

再说齐王李景达听说许文稹大败,连忙召集大臣商议,打算调动全国的兵力去救泰州。李重进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也犯了嘀咕——唐军人多势众,自己这边粮草也快不够了,要是硬拼,恐怕讨不到好。他连忙召集众将商议:“唐军要派倾国之兵来救泰州,咱们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粮草也快接济不上了。不如我写一封奏折,派人送给陛下,请陛下定夺。咱们先在这儿稳住阵脚,等陛下的旨意。”众将都表示同意,李重进当即写好奏折,派心腹快马送往京城。

世宗接到奏折后,心里也拿不定主意。当时宰相李穀正好生病在家,世宗就派范质和王朴去李穀府上,问问他的意见。李穀躺在床上,听范质说完情况,挣扎着坐起来说:“泰州被围困了这么久,破城是早晚的事。要是陛下能亲自出征,将士们肯定会更加卖力,泰州很快就能攻下来。”

范质和王朴把李穀的话带回宫里,世宗听了,当即下定决心亲征。他下旨任命赵匡胤为元帅,统领各路兵马。可当时赵匡胤正在家为母亲守孝,接到圣旨后,心里很是为难——一边是君命难违,一边是孝道未尽。他的姐姐赵氏看出了他的心思,劝道:“弟弟,娘在世时最看重你的忠义,如今国家有难,你要是不去,娘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心的。我会帮你守着家里,你放心去吧。”赵匡胤听了,心里稍安,当即收拾行装,奉命出征。

赵匡胤又替郑恩向世宗请了病假,说郑恩先前征战辛苦,班师后一直生病,至今没能痊愈,无法随军出征。世宗准了郑恩的病假,又让赵匡胤抓紧时间训练水军——南唐军队擅长水战,周军要想打败他们,必须先练好水战本领。赵匡胤当即下令建造了几百艘大船,让投降的唐兵教周军士兵划船、水战技巧。几个月后,周军士兵在水里进退自如,比唐军还要厉害。

三月,世宗亲自率领大军从大梁出发,命王环率领五万水军,从汴河沿着颍水进入淮河。周军声势浩大,沿途的南唐守军都吓得不敢出战。消息传到南唐,齐王李景达吓得魂不附体,连忙派人去金陵向唐主求救。

唐主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太史令吕锦文上前奏道:“陛下,南唐和周朝势不两立,如今周军深入我国腹地,咱们只能调动全国的兵力去迎战。周军远道而来,粮草供应肯定跟不上,撑不了多久的!”唐主觉得有理,当即任命杨守忠为大将,率领五万兵马去支援泰州。杨守忠接到圣旨后,连夜率领大军离开金陵,在紫金山下扎下营寨。

齐王李景达听说援兵到了,心里稍稍安定,连忙率领自己的大军来到淮河口扎营,和杨守忠的军队互相呼应。城里的许文稹和朱元也率领士兵在城西扎营,三支军队形成犄角之势,约定第二天一起出兵,夹击周军。

世宗的大军在离泰州城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听说南唐派了倾国之兵来,当即下令让各营将士做好战斗准备,严阵以待。第二天一早,世宗亲自穿上铠甲,和赵匡胤等将领一起来到阵前。杨守忠也率领唐军摆开阵势,拍马来到阵前,对着周军喊道:“我们南唐和你们周朝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你们为什么连年攻打我们,让百姓受苦?”

世宗冷笑一声:“如今天下本应一统,你们唐主昏庸无能,却敢割据一方,残害百姓。朕今天率领天兵而来,你们要是识相,就赶紧投降,朕还能给你们封官赐爵;要是执迷不悟,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杨守忠气得脸色铁青,喊道:“谁敢先去杀了周军的气焰?”话音刚落,一员将领就从阵中冲了出来,正是牙将张兆仁。他手持大刀,拍马直奔周军阵前。周军阵中的曹英见状,提着刀就迎了上去。两人你来我往,打了三十多个回合,曹英故意卖了个破绽,拨转马头就跑。张兆仁以为曹英打不过自己,催马就追。眼看就要追上,曹英突然转过身,大刀一挥,把张兆仁斩成了两段。

杨守忠见张兆仁被杀,气得眼睛都红了,提着长枪就冲了出去。赵匡胤见状,连忙催动赤兔马,提着八环刀迎了上去。两人刀枪相交,打了五十多个回合,还是没分出胜负。就在这时,城西的许文稹率领大军冲进周军阵中,把周军分成了两段。李重进担心世宗有危险,连忙拍马上前,拦住许文稹交战。两人打了一百多个回合,李重进看准一个机会,伸手把许文稹从马上拉了过来,生擒活捉。

赵匡胤见李重进活捉了许文稹,心里一喜,拨转马头绕着南军阵脚跑。杨守忠连忙催马追赶,赵匡胤突然回身,射出一支连珠箭,正好射中杨守忠的战马。战马受惊,把杨守忠掀翻在地,周军士兵一拥而上,把他捆了起来。

唐军见主将被俘,顿时乱作一团,四散奔逃。朱元见形势不妙,连忙率领残兵弃营而逃,沿着淮河往下游跑。王环率领水军顺流而下,一路追杀,喊杀声震天动地。齐王李景达听说唐军大败,杨守忠被俘,吓得不敢迎战,连忙和陈觉弃船上岸,一路逃回金陵。

世宗亲自率领骑兵,和众将沿着淮河两岸追杀唐军。唐军士兵慌不择路,掉进河里淹死的就有两万多人。周军大获全胜,缴获的战船、粮草、盔甲不计其数。世宗率领大军回到营寨,下令犒赏三军。

第二天,世宗分兵几路,攻打泰州城。刘仁赡听说援兵大败,病情更加严重,躺在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监军周廷构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周军,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忙找左骑都指挥章全商议:“如今刘将军病重,不能理事,城里的粮草早就断了,百姓们都快饿死了。要是再不投降,恐怕会发生民变,到时候就更糟了。你看怎么办?”

章全叹了口气:“我们死守城池,本来就是为了百姓。如今形势已经这样了,不如开城投降,免得百姓再受苦。”两人商议好后,就伪造了一份刘仁赡的降表,又让人把刘仁赡扶起来,架着他来到城门口,打开城门投降。

世宗亲自来到营中,慰问刘仁赡。刘仁赡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他是唐臣,如今却成了周军的俘虏,心里又愧又恨。世宗很欣赏他的忠义,赏赐了他很多金银绸缎,又让人把他送回城里养病。刘仁赡却不肯接受赏赐,让人把赏赐送了回去,自己回到府中,躺在床上不吃不喝。

世宗下旨,赦免了泰州所有的囚犯,又下令让那些因为躲避战乱、逃到山林里的百姓都回家种地。要是百姓们有什么困难,就让地方官一一上报,朝廷会派人解决。世宗还下旨封刘仁赡为天下节度使兼中书令,可刘仁赡还是不肯接受。当天晚上,刘仁赡就在府中去世了。世宗追封他为彭城郡王。

南唐后主听说刘仁赡去世的消息,心里很是悲痛,追赠他为太师。世宗又把清淮军改名为忠正军,用来表彰刘仁赡的忠义。后人有诗赞道:

死守孤城心不移,兵尽粮绝病缠身。

唯有此公真无愧,千古美名传天下。

泰州被围困了两年,百姓们早就断了粮,世宗下旨打开寿州的粮仓,赈济饥民。百姓们拿到粮食,都高兴得欢呼雀跃,纷纷称赞世宗是明君。

四月,世宗率领众将进攻濠州。濠州守将黄天祥听说周军来了,连忙率领三千士兵出城迎战。两军在城外摆开阵势,周军阵中的刘俊提着刀,对着唐军喊道:“唐将识相的就赶紧打开城门投降,免得丢了性命!”

黄天祥气得大骂:“你们这些贪心不足的家伙,又来攻打我们的城池!”说完,提着长枪就冲了出去。刘俊也不含糊,挥刀迎战。两人打了没几个回合,东边突然传来一声炮响——赵匡胤率领一队人马,突袭了黄天祥的水寨,一把火点燃了战船。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整个水寨都成了一片火海。

黄天祥见水寨被烧,心里一慌,再也无心恋战,拨转马头就往城里逃。李重进和刘俊率领大军紧紧追赶,又和赵匡胤的人马汇合,水陆夹击濠州城。黄天祥抵挡不住,只好率领残兵退守羊马城。

赵匡胤攻占濠州后,连忙迎接世宗入城。他又对世宗说:“陛下,唐军如今已经溃不成军,咱们乘胜追击,很快就能打到金陵,活捉唐主,平定南方。您就不用亲自上阵了,免得有危险。您在濠州坐镇,我和李将军率领大军去攻打金陵,定能早日凯旋。”

世宗大喜:“好!就全靠二御弟和众将了!”赵匡胤和李重进当即率领大军,攻打羊马城。羊马城的守军听说周军要来,都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当时,南唐水军元帅江显明率领几百艘战船,在涣水东岸扎营。他听说濠州失守,正准备率领水军去支援,就见黄天祥率领残兵逃了过来,哭丧着脸说:“江元帅,周军太厉害了,咱们根本抵挡不住!”

江显明皱着眉说:“黄将军,你先别急。咱们在涣水南岸摆开水阵,抵挡周军,我再派人去金陵向陛下求救,这样就能阻止周军前进了。”黄天祥连忙点头,和江显明一起在涣水南岸扎下两座营寨,又把战船摆成一排,横在涣水上,防守得严严实实。

赵匡胤率领大军来到涣水岸边,看着唐军的水阵,心里暗暗琢磨。他找来步军使高琼,商议道:“唐军靠着涣水摆阵,就是觉得我们过不去。你带一千士兵,沿着河岸绕到他们的营寨后面,等到明天黄昏,就放一把火。他们的营寨一着火,水军肯定会慌乱,到时候我率领大军从正面进攻,定能大获全胜。”高琼领命而去。

第二天午后,赵匡胤率领大军来到涣水岸边,下令让弓箭手对着唐军的水军射箭。唐军士兵躲在战船里,不敢出来迎战。周军趁机渡过涣水,直奔南岸的营寨。黄天祥见周军冲了过来,吓得魂飞魄散,连忙率领士兵迎战。他刚冲到赵匡胤面前,没打几个回合,就被赵匡胤打得落荒而逃。

这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突然听到唐军阵中传来一声炮响,紧接着就燃起了熊熊大火——高琼率领士兵,在唐军的营寨里放了火。当时正好刮起了大风,火势越来越大,很快就把整个营寨都烧了起来。唐军士兵乱作一团,互相踩踏,死伤无数。

江显明见营寨着火,连忙率领士兵弃营而逃,可刚跑出去没几步,就遇到高琼率领的士兵。江显明心里一慌,拨转马头就想跑,没想到战马突然失了前蹄,把他掀翻在地。高琼趁机冲上去,一刀把他斩成了两段。唐军士兵见主将被杀,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高琼和赵匡胤汇合后,又率领大军追赶黄天祥。黄天祥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抽出腰间的宝剑,长叹一声:“我身为南唐将领,不能守住城池,还有何面目见陛下?”说完,就自刎而死。唐军的水军见主将都死了,要么投降,要么逃走,很快就散了。

赵匡胤大获全胜,威名远扬,附近的南唐守军都吓得不敢迎战。他和李重进汇合后,率领大军直奔泗州,分兵几路攻打泗州城。泗州守将范载知道自己抵挡不住周军,只好打开城门投降。

赵匡胤进入泗州城后,立刻下令:“士兵们不得抢夺百姓的财物,不得骚扰百姓,要是有人违反,定斩不饶!”士兵们都不敢违抗命令,整整齐齐地进城,百姓们见周军纪律严明,都很高兴。正所谓:

王师所到施仁政,百姓安居乐业常。

十一月,赵匡胤率领大军攻打通州。通州守将郭延召集部将孙信等人商议:“周军势头正盛,咱们根本不是对手,不如投降,还能保住性命和百姓。”众将都表示同意,只有参军李廷邹站出来反对:“将军,您和孙将军都是南唐的老将,深受陛下的恩惠。通州城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咱们完全可以守住城池,和周军周旋,尽到臣子的本分。怎么能不战而降,做这种不义之事呢?”

郭延叹了口气:“我也不想投降,可如今形势比人强,咱们就算死守,也撑不了多久,还会连累百姓。你就听我的,顺从天意,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吧。”李廷邹还是不肯同意:“就算死,我也要做忠臣,绝不做投降的不义之人!”

孙信见李廷邹不肯配合,顿时火了,拔出刀架在李廷邹的脖子上:“你不识时务,要是再不肯写降表,我就先杀了你,再打开城门迎接周军!”李廷邹冷笑一声:“大丈夫以忠义为本,岂会怕死?我就算死,也不会帮你们写降表!”孙信气得脸色铁青,一刀把李廷邹杀了。第二天,郭延率领全城百姓投降了周军。后人有诗赞李廷邹:

男儿当立天下志,忠心耿耿贯日月。

未写降表先捐躯,鲜血染红阶前石。

赵匡胤攻占通州后,率领大军继续前进,很快就来到了楚州城下。楚州防御使张彦卿率领士兵死守城池,周军攻打了四十多天,还是没能攻下来。世宗听说后,亲自率领大军前来督战。

赵匡胤见到世宗后,奏道:“陛下,楚州守将张彦卿很得民心,百姓们都愿意跟着他死守城池,所以咱们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不过我听说城里的粮草已经快用完了,我和李将军再率领大军攻打几天,一定能攻破楚州。”

世宗点点头:“好!你们尽管放手去干,只要能攻破楚州,朕一定论功行赏,绝不亏待你们!”赵匡胤领命后,当即和李重进分兵几路,攻打楚州城。将士们士气大振,拼命攻城。从早上打到中午,楚州城的西北角终于塌了一个缺口。

曹英身先士卒,手里拿着鸾牌,提着剑冲了上去,对着守城的唐军乱砍。周军士兵见状,纷纷跟着冲了上去。唐军抵挡不住,只好退下城墙逃命。曹英打开西城门,周军士兵蜂拥而入,城里顿时乱作一团。

张彦卿见周军攻进了城,连忙和都监郑招业率领士兵抵抗。郑招业率领一队士兵冲向南门,正好遇到李重进。李重进二话不说,一刀就把郑招业劈落马下,然后率领士兵往东门杀去。

张彦卿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我身为南唐将领,不能守住城池,只能以死报国了!”说完,就拔出宝剑自刎而死。他手下的一千多名士兵见主将战死,也都纷纷自杀,没有一个人投降。后人有诗赞道:

死守坚城志不移,恩待部下众相随。

天命已去身殉国,义比田横永流传。

赵匡胤攻占楚州后,和李重进一起率领大军屯扎在城外,迎接世宗入城。世宗下旨出榜安民,又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此时的周军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南唐守军无不投降。

消息传到金陵,唐主吓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像坐在针毡上一样。他既不想投降,又知道自己抵挡不住周军,只好召集大臣商议。最后,他决定把皇位传给太子李弘冀,自己则派人带着降表去见世宗,向周朝称臣。

当时,南唐还剩下庐州、舒州、蕲州、黄州四个州没有被周军攻占。唐主在降表里表示,愿意把这四个州献给周朝,请求世宗停止进攻。世宗看完降表后,对大臣们说:“朕本来只想夺取江北的土地,如今唐主愿意投降,朕也不想再打仗了。”

世宗当即给唐主写了一封回信:

大周皇帝致唐主:朕率领大军出征,并非为了抢夺土地、残害百姓,而是为了天下一统,让各国守住自己的疆域,安抚百姓,让大家永远享受太平。如今两国刚刚通好,其他的话就不多说了。

唐主接到回信后,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连忙又派使者带着礼物去见世宗,感谢世宗的宽恕。使者带来的降表里写道:

唐国主臣李谨叩拜皇帝陛下:臣派使者陈觉带着降表去拜见陛下,承蒙陛下下旨停止战争,允许两国通好,让小国能沐浴陛下的恩德,臣感激不尽。臣愿意献上江北的四个州,每年向周朝缴纳一百万缗银子,作为朝廷的费用。臣冒死上奏,等待陛下的赦免。

世宗看完降表后,大臣们都纷纷上前祝贺。至此,江北地区全部平定,周朝一共得到了十四个州、六十个县。世宗又给唐主写了一封信,说:“从今以后,朕不会再发动战争了,你也不用把皇位传给太子了。”世宗还赏赐了钱弘俶、高保融等人几十万钱帛,作为犒劳军队的费用。

唐主又派平章冯廷率领人马来见世宗,献上二百万银钱、茶叶、粮食等物资,犒劳周军。世宗对冯廷很客气,赏赐了他很多东西。冯廷回到金陵后,向唐主称赞世宗的仁德,唐主从此彻底臣服于周朝。后人有诗赞道:

大将南征举战旗,敌国投降建功奇。

欲知边境百姓苦,连年烽火望眼迷。

世宗见南方平定,心里很高兴,下令大军班师回朝。将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欢呼雀跃。第二天,大军拔寨起行,返回京城。正所谓:

天子早已备好麟阁,等待功臣名留青史。

世宗回到汴京后,开始论功行赏,分封爵位,犒劳三军,还在宫里摆了庆功宴,招待功臣。从此以后,君臣们都专心治理国家,百姓们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打仗了,天下渐渐出现了太平的景象。

有一天,世宗在处理公文时,发现了一块三尺长的木简,上面写着“检点作天子”五个字。世宗心里很惊讶,不知道是谁放在这里的。当时,张永德担任殿前都检点,世宗心里怀疑他,就下令让赵匡胤代替张永德,担任殿前都检点。

显德六年,世宗下令调回征伐后蜀的将领王景、向训等人。就在这时,有大臣上奏说:“昨夜,枢密使昌邑侯王朴去世了。”世宗听到这个消息后,亲自去王朴家里吊唁,痛哭了好几天,悲伤得不能自已。他仰天长叹:“难道上天不想让朕把国家治理好吗?为什么这么快就把王朴夺走了?”世宗下令按照王侯的礼仪安葬王朴,文武百官都去送葬。汴京的百姓们因为感念王朴平时爱民如子,都纷纷去祭奠他,还罢市三天,就像自己的亲人去世一样悲伤。后人有诗赞道:

精通术数辅佐皇家,辅佐新君谋略深远。

正值天下太平却离世,百姓千古都在叹息。

再说唐主臣服周朝后,和大臣们商议向周朝进贡的礼仪。宋齐邱上前奏道:“从前后汉皇帝登基时,陛下曾经献上几十名歌女,才避免了几年的战乱。如今咱们商议进贡的礼物,也可以献上几个美貌聪明的女子,这比献上金银珠宝更有用,还能让咱们江南地区永远平安。”

唐主犹豫道:“我看世宗是个英明的君主,和一般的皇帝不一样。要是他不接受这些女子,咱们不仅白费功夫,还会得罪他,这可怎么办?”

宋齐邱笑着说:“陛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后汉皇帝也是英明之主,不也接受了歌女吗?您就放心吧,赶紧选女子送去,肯定不会有问题的。”唐主觉得宋齐邱说得有道理,就下令让宦官去挑选美女。

宦官领命后,在宫里挑选了两个美女,一个叫秦若兰,一个叫杜文姬。唐主见这两个女子长得容貌出众,气质不凡,就任命礼部尚书王崇质为使者,让他带着这两个美女去汴京进贡。

王崇质领命后,准备好了车马,当天就离开金陵,前往汴京。世宗听说唐主派使者来进贡,还带来了美女,就下令让王崇质进宫见驾。王崇质在殿前跪下,奏道:“小臣奉我主之命,献上两名美女,供陛下闲暇时娱乐。她们现在就在宫门外,等待陛下的旨意。”

世宗下旨让两个美女进宫。秦若兰和杜文姬跪在殿前,不敢抬头。世宗仔细打量着她们,见她们确实有倾国倾城之貌,就问她们的名字。王崇质连忙回答:“回陛下,这两位女子,一位叫秦若兰,一位叫杜文姬。”

世宗很高兴,说:“名字和容貌一样美,很合朕的心意。”说完,就下令把她们送到御乐院。就在这时,赵匡胤从大臣队伍里走出来,奏道:“陛下,您是英明圣德的君主,专心治理天下,不能接受外国送来的美女。要是接受金银绸缎,还能用来供给朝廷、犒劳军队;要是接受美女,外国的人会说陛下是好色的君主,以后肯定会有更多人送美女来,到时候陛下就会沉迷享乐,荒废朝政,损害圣德。这件事万万不可,还请陛下三思!”

世宗皱了皱眉,说:“朕自有办法处理,不用二御弟担心。”说完,就没有听从赵匡胤的劝谏,还设宴招待王崇质。席间,世宗问王崇质:“你主最近还在训练军队、修整武器吗?”

王崇质连忙回答:“自从臣服天朝后,我国上下都安心治理百姓,再也没有训练军队、修整武器了。”

世宗点点头:“你说得很对。朕之前率领大军攻打南唐,是因为两国是敌人;如今两国已经成为一家,朕和你主的情义已经确定,不会再有战事了。但是人心难测,等到后代,事情就不好说了。你回去告诉你主,要好好修整城池、训练军队,为子孙后代做打算。”

王崇质连忙叩拜受命,然后离开汴京,返回金陵。他把世宗的话告诉了唐主,唐主很感激世宗的提醒,就下令让守城的官员修整破损的城墙,增加兵力薄弱的地方的守军,还整顿了军队。

再说世宗自从接纳了秦若兰和杜文姬后,每天都召她们进宫陪伴,白天让她们吹弹歌舞,晚上则和她们一起享乐。他沉迷于美色,连续好几天都不上朝,所有的朝政都交给范质和王溥处理。范质和王溥心里很不安,担心世宗会因此荒废朝政,就约了其他大臣,一起去赵匡胤府上商议军国大事。

没想到这次商议,却引发了一场改变朝政的风波——大臣们决心要劝谏世宗,让他放弃享乐,重新专心治理国家,让天下恢复太平。正是:

披甲上阵的日子已经过去,穿上朝服治理天下才是新的开始。

到底大臣们商议了什么,又会如何劝谏世宗?且看下回分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