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哥儿配合,一个上午,笋壳都塞了四个麻袋。
香椿、蕨菜这些受欢迎的早卖得一干二净,就是那荠菜、清明菜也只剩下一点点。
竹笋倒还有些,不过过了晌午,也都销售一空。
哥儿们也赶紧收拾东西,饥肠辘辘地找食吃。
镇上不比县里热闹,过了饭点儿,那饭馆里除了喝酒的零星几个汉子,就见不到什么人了。
坐在驴车上,冯晓柳一边赶车一边问:“想吃什么?”
冯烟:“糖饼,红糖饼……”
哥儿饿得嗓音都打飘,听得杏叶发笑。
不过他自个儿手也在抽筋,好不到哪儿去。
冯灿见了,一头栽过去,靠在杏叶后背道:“杏叶哥哥,你想吃什么?”
杏叶想了想道:“一碗汤面就好。”
冯晓柳问:“小荣呢?”
冯小荣手里余钱可没其他几个哥儿多,平日里也节省,就道:“我跟杏叶一样。”
“成,那咱们买了糖饼去面摊。”
换做以往,卖东西得了银子,他们先一步就是解馋。不管糖饼也好,汤面也好,反正就吃自己最想吃的。
各式各样的零嘴堆在桌上,哥儿们面前再一碗馄饨或是汤面。
什么油饼、糖饼、包子、蜜饯、糖果子……单是看着都觉满足。
“大伙儿一起吃。”冯晓柳道。
“嘿嘿,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冯灿伸出爪子,撕下一块油饼。饼子里夹了肉,往油锅里过一过,咬一口唇齿间全是油香。
在这个肉价高,油水少的年代,一口油饼直接能抚平肚里的馋虫。
糖饼价也不便宜,巴掌大一个就五文。
糖饼外酥里糯,糯米饼里的红糖在高温下化成水,咬一口就滋滋往外冒。那甜腻的味道,叫人身心愉悦。
哥儿们平日里哪舍得,这会儿一口气要吃个够。
杏叶平日里倒不缺点心吃,程仲不亏待他,那几十文一斤的糕点都舍得。
不过那会儿吃,跟这会儿和哥儿们分着一起吃,感受还是不一样。
他咬着得来的一份糖饼,满眼笑意地看着哄抢着最后一块炸酥肉的冯灿跟冯烟。耳边热热闹闹的,没了昨夜那种孤独感。
怪不得当初仲哥叫他多跟人来往,多交几个朋友,原来是这般。
想起于桃,杏叶笑容微敛,却也没多的情绪。
两相对比,他才发觉原来朋友跟朋友是不一样的。跟于桃相处,他谨慎小心对待,也会面对他无缘无故的疏离。而跟他们……
杏叶撑着桌角,静静看着嬉笑打闹的几个哥儿,眼睛不自觉地又弯起来。
这没心没肺的样子,叫他也放松。
“杏叶,你帮我们评评理。”哥儿闹着,这就波及到了他。冯灿跟冯烟一左一右抱着他胳膊,一会儿拉他到左边,一会儿拉他到右边。
冯灿道:“分明一个人两个酥肉,他自己的吃饭了,还抢我的。”
冯烟道:“才不是,剩下那个是我的,你的自己先吃完了。”
“我看着你吃的!你个骗子!”冯烟嚷嚷。
“我看着你吃的,你才是骗子!”
杏叶只觉得耳朵里嗡嗡响,哥儿声音脆亮,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儿。而另外两个就笑眯眯地看着,冯晓柳还贴心地将吃完的面汤碗挪开。
殊不知,曾今被夹在中间被吵得脑袋疼的就是他。
这两兄弟好的时候极好,吵的时候闹得他都烦。
杏叶求助似地看向冯晓柳,冯晓柳假装没看见。又看冯小荣,冯小荣低头摆弄衣裳。
两个哥儿左右拉扯,杏叶应付不来,嘴巴又笨。正胡乱安抚着,冯灿先停了下来,定睛瞧着不远处的一架驴车。
冯烟见状,眯了眯眼道:“那不是汤头哥?他怎么还在帮他干爹啊。”
说着忽然捂嘴,眼神悄悄瞥向杏叶。
冯灿翻个白眼道:“我看汤头哥就是被下了降头,都跟着他那个干爹忙了一年了吧,家里的活儿都不顾了。”
冯汤头的干爹就是杏叶的爹,陶传义。
冯晓柳下意识看向杏叶,见哥儿没什么变化,才安下心。
听他阿爹说,杏叶被买来时,他那个爹问都没问一下。能容着继母将亲生哥儿卖了的,那叫什么爹。
正当冯晓柳想要提醒冯灿两人别说这事儿,杏叶忽然问:“冯汤头帮他干爹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运货送货啊。”两兄弟齐声道。
“杏叶,你不生气啊?”冯烟靠过来,盯着他脸问。
杏叶摇头,“跟我无关。”
“哼!你爹……汤头哥他干爹现在不仅在镇上开了个卖香烛的铺子,还建了个小工坊。汤头哥哥就一直跟在他后头帮忙,我阿爹说他都快忘了自己爹是谁了,连家里都不顾。”
见杏叶不仅不伤心,还有兴趣听,两兄弟像倒豆子一样将陶家的事儿说了个尽。
原来他爹凭借着善人这个好名声,那香烛摊子的生意做得极好。
渐渐的就有了本钱,在县里开了铺子,又买了房子。
后头更是直接建了工坊,做那些香烛纸钱,附近那些摊子也都喜欢在他那里拿货。
这样一来,他爹的日子可不是一般的好过。
听冯灿说,他家里都买上小丫头伺候了。
杏叶笑了一声,将这事儿当故事听。
“既然遇见,你们要不要去打声招呼?”杏叶问道。
两兄弟齐刷刷摇脑袋。
冯汤头姓冯,跟几个哥儿都是一个族里的,论起来关系也远不到哪里去。但冯汤头已经成家,几个哥儿早跟他说不到一块儿去。
就当看了热闹,便歇息会儿,收拾东西回家了。
大伙儿又一同去的杏叶家中,得先把银子给分了。
见杏叶拿了纸笔,冯晓柳都有些吃惊。
“杏叶会写字?”
杏叶点头,不好意思道:“我相公教的。”
冯灿几个一脸羡慕,还揶揄地轻撞了下杏叶胳膊道:“成了亲的就是不一样,我相公……诶!我相公哦……”
杏叶被他闹得脸红,低声道:“还算不算账了?”
“算!”哥儿立即正经起来,手放膝上,坐得那叫一个规矩。
冯小荣见了在一旁哑声笑,冯晓柳示意杏叶开始。
那一袋子的铜板就放在桌上,杏叶深吸一口气,开始落笔,边写边说:“香椿按把卖,一把十文。咱一共收拾出来三十六把,卖时有一家做吃食的买得多,送了两半,一共算三十四把,那就是三百四十文。”
“嚯!”冯灿出声。
另外几个哥儿盯过去,他立马笑了声,捂住嘴摇头。
杏叶弯眼,继续道:“蕨菜便宜些,一把五文,有五十七把,我记着是送了五把出去?”
冯晓柳回想一下,点头。
“没错,是五把。”
“那就一共是二百六十文。”
几个哥儿看着杏叶笔尖动了动,银钱就算了出来,顿时惊呼出声。又忙不迭捂着嘴,笑眯眯看着杏叶。
哥儿好生厉害啊!
“再有另外几样野菜,都是五文一斤,也送了些,这个倒是不好算,只按照我们起先称重的六十斤,能预估出个三百文。”
“嗯嗯。”哥儿们点头,见杏叶这下写都不写,凭空就说,眼睛发亮地看着杏叶。
太厉害了!
杏叶被他们看得不好意思,盯着纸面上。
“竹笋没称重,预估有个三百斤。按照五文一斤,约莫有一千五百文。”
那总共……
“二两四钱。”
杏叶话一落,四个哥儿压低声音,欢呼着抱在一起。
蹦蹦跳跳的,惊得两只狗都跑到门口来看。
杏叶也惊讶,没想到这么能赚!
不过那是五个哥儿一天的忙活,近乎一座山头都被找空,再想搜罗,怕也只能卖出这一次的零头。
再来,春日更盛,野菜也陆续老了。野菜再一盛产,卖的人多了,也卖不上什么高价。
他们能卖得这么多,也是因为香椿跟蕨菜本就稀缺,竹笋则是量大。
估摸了个总数,哥儿们再哗啦哗啦倒银子。
一人分了一堆开始数。
数到最后,再一归拢,比杏叶算出来的就少了一百来文。料想都是送出去的……
杏叶忽的一顿,他们在镇上吃的东西好似就从这钱袋子里面出的吧?
买的东西零碎,的也没个记账。只能囫囵一算,差不多能凑上。
最后就是分银子。
五个哥儿均分,一个人能得到四钱接近五钱银了。
杏叶瞧着哥儿们咧嘴傻笑,也忍俊不禁。
接近半两银,不算少。而且这些都不用上交,放在哥儿们自己身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杏叶瞧着自己那一份,小心摸了摸,心里也高兴。
在家能挣些,也算给仲哥分担一点。
可惜这些东西都吃个新鲜,要是平时挖着一点一点去卖,这四百来文不知道要卖个多少次。
分了银钱,哥儿们也不多留,告别了杏叶就赶紧回家藏银子去。
杏叶送走了他们,可算是能休息一会儿。
他简单擦洗一下,长发散在后背,掀开被子钻进去。
被子里夹杂着熟悉的气息,杏叶蜷了蜷,胳膊拢着被子深深地埋进去。
才分开两日,却感觉过了许久似的。
也不知道仲哥在山里如何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2章 第 11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