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窗外的梧桐叶染上了灿烂的金黄。温亭书坐在新租下的工作室里,阳光透过巨大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和几件刚具雏形的泥塑小稿。这里离顾云峥的公寓不远,交通便利,空间宽敞,是他和顾云峥一起挑选了很久才定下的。
外公的身体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精神矍铄,甚至偶尔会拄着拐杖来工作室“视察”,给外孙提点“传统美学”上的意见。生活安稳而充满希望。
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顾云峥下班过来,手里照例提着温亭书爱吃的那家点心。他脱下带着室外凉意的大衣,看着在阳光和泥土中专注创作的温亭书,眼神是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柔缱绻。
“云峥哥!”温亭书看到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刮刀,像只欢快的小鸟一样扑过来,很自然地接过点心,然后在他脸颊上印下一个带着泥点味的吻。
顾云峥已经习惯了这种热情的欢迎方式,伸手替他理了理蹭乱的刘海:“进度怎么样?”
“挺好的!你看这个,”温亭书拉着他去看一件以流线型为主题的小稿,“我想做一个系列,探讨现代城市中的速度与静止……”
顾云峥安静地听着,尽管对艺术理论一知半解,但他喜欢看温亭书谈起创作时眼里闪烁的光芒。对他而言,守护这份光芒,比破获任何大案都更有成就感。
吃完点心,温亭书一边收拾工具,一边状似随意地提起:“对了,云峥哥,房东说下个月合约到期,问我要不要续租。”
“嗯。”顾云峥应了一声,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
温亭书蹭到他身边,和他一起看着窗外:“我在想……反正你那边地方也够大,而且我过去住,还能顺便给你做早饭,省得你老是凑合……”他的声音越来越小,耳根悄悄泛红,这个提议他酝酿好久了。
顾云峥转过头,看着身边这个眼神闪烁、带着点小心翼翼期待的年轻人。他想起第一次在雕塑室见到他时的慌乱,想起案件中的相互扶持,想起星空下的告白,想起毕业展上他自信的模样……点点滴滴,汇聚成他生命中从未预料到的温暖与牵绊。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摸出一样东西,拉过温亭书的手,放在他掌心。
温亭书低头一看,愣住了——那是一把崭新的钥匙,钥匙扣是简约的金属环,上面挂着一个……小小的、用青铜打造的薄荷糖模型?
“早就准备好了。”顾云峥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我那边,缺个男主人。”
巨大的喜悦像烟花一样在温亭书心中炸开,他紧紧握住那把带着体温和薄荷糖模型的钥匙,眼睛瞬间就湿润了。他扑进顾云峥怀里,用力抱住他精瘦的腰身,把脸埋在他胸口,声音闷闷的,却充满了雀跃:“说话算话!不准反悔!”
顾云峥回抱住他,下巴轻轻抵着他的发顶,感受着怀中人真实的温度和喜悦的颤抖,一颗心被填得满满的。“不反悔。”他承诺道。
夕阳的余晖将工作室染成温暖的橙色,也将相拥的两人的影子拉长,紧密地交融在一起,再也分不开。
几天后,温亭书开始陆续往顾云峥的公寓搬东西。过程有点鸡飞狗跳,主要是他的雕塑工具、泥料和各种稀奇古怪的“灵感来源”杂物实在太多了。顾云峥那原本极其简洁、堪称性冷淡风的公寓,迅速被温亭书带来的生机勃勃的“艺术气息”侵占。
看着客厅角落多出来的画架、阳台上晾着的染了色的布条、以及书房里被迫共享一半书桌空间的泥塑小稿,顾云峥揉了揉眉心,嘴角却忍不住上扬。这种充满生活痕迹的杂乱,似乎……也不错。
晚上,两人一起整理温亭书搬过来的书籍。温亭书翻出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是他从小到大的照片,从奶娃娃到穿着学士服的模样。他盘腿坐在地毯上,拉着顾云峥一页页翻看,叽叽喳喳地讲解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顾云峥安静地听着,目光柔和。他看到了温亭书没有参与过的过去,那些稚嫩的笑容、成长的轨迹,让他对怀里这个人的爱意更加具体而深厚。
“以后,”顾云峥合上相册,看着温亭书亮晶晶的眼睛,郑重地说,“你的相册里,都会有我。”
温亭书的心被这句话烫得柔软无比。他凑过去,吻了吻顾云峥的唇角:“嗯,一言为定。”
夜深了,城市灯火阑珊。在新家的阳台上,温亭书窝在顾云峥身边的懒人沙发里,身上裹着同一条薄毯,看着脚下的车流灯河。
“云峥哥。”
“嗯?”
“遇见你,真好。”
“我也是。”
简单的对话,融在秋夜的微风里。过去的案件、谜团、危险都已尘埃落定,成为记忆书页中一段特殊的注脚。而未来,是崭新的、共享的日常,是创作与守护并肩的旅程,是无数个如同此刻般平静却幸福的日夜。
对温亭书和顾云峥而言,家不再是某个特定的地方,而是彼此所在的方位。他们的故事,关于一场乌龙的开始,一段险象环生的插曲,和一份细水长流的归属。而现在,这个故事刚刚翻开最温暖的篇章,名为——余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