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卷着零星的雪沫,敲打着窗户。才晚上八点,窗外已是漆黑一片,只有路灯在寒风中晕开一团团昏黄的光晕。顾云峥停好车,裹挟着一身凛冽的寒气,快步走向公寓楼。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冷。
推开家门,一股温暖湿润的空气夹杂着食物特有的鲜香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周身的寒意。客厅里只开了一盏暖黄的落地灯,电视里播放着温亭书爱看的综艺节目,声音开得不大。而温亭书本人,正盘腿坐在地毯上,背对着门口,守着一个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日式小锅,空气中浓郁的关东煮汤底味道正是来源于此。
听到开门声,温亭书立刻回过头,脸上带着被热气熏出的红晕,眼睛亮晶晶的:“云峥哥!你回来啦!快过来,正好可以吃了!”
顾云峥脱下厚重的外套,换好拖鞋走过去。小方桌上摆满了食材:嫩白的萝卜块、饱吸汤汁的豆腐包、Q弹的竹轮、圆滚滚的贡丸、还有几串鲜嫩的娃娃菜和海带结,在浅棕色的汤底里沉沉浮浮,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怎么突然想起吃这个?”顾云峥在他身边的地毯上坐下,很自然地接过温亭书递过来的、印着小猫图案的专用碗筷。
“天气冷嘛,吃这个最暖和了!”温亭书用长筷子夹起一块炖得近乎透明的萝卜,吹了吹气,小心地放到顾云峥碗里,“而且,你忘了?我们……第一次‘正式’打交道之后,我不是还问过你,市局食堂的关东煮有没有萝卜吗?”
顾云峥愣了一下,记忆被拉回到半年前那个充满乌龙和忐忑的初遇。那时,眼前这个年轻人还是个被案件吓得不知所措的学生,居然在那种情况下还能惦记着关东煮里的萝卜。想到当时的情景,再看看现在这个在暖光下眉眼弯弯、熟练地为他布菜的人,顾云峥的心底泛起一阵柔软的涟漪。
“记得。”他夹起那块萝卜,入口即化,汤汁的清甜和萝卜本身的甘润完美融合,暖意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比食堂的好吃。”
得到肯定,温亭书笑得更开心了,又忙着给他夹豆腐包:“那当然!我特意研究了汤底,用了木鱼花和昆布熬的,没有太多添加剂,很鲜的!你快尝尝这个豆腐包,我买了最好的油豆腐,吸饱了汤汁超好吃!”
顾云峥看着碗里堆起的小山,又看看温亭书像只等待投喂反馈的小动物一样的眼神,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依言尝了豆腐包,果然汁水丰盈,豆香混合着汤底的鲜甜,在口中爆开。
“嗯,很好。”他的评价依旧简洁,但眼神里的满足感却显而易见。
两人就围着这个小锅,在暖黄的灯光下,一边看着电视里有趣的综艺,一边吃着热腾腾的关东煮。温亭书叽叽喳喳地说着今天工作室的趣事,哪个同学又把泥巴甩到了天花板上,哪个导师夸了他的新构思。顾云峥大多时候安静地听着,偶尔回应一两句,主要负责解决温亭书不断夹过来的食物。
窗外是凛冽的寒冬,屋内却温暖如春。食物的香气,电视的嘈杂,还有身边人絮絮叨叨的分享,构成了顾云峥曾经生活中从未有过的、充满烟火气的踏实感。
“啊,对了!”温亭书突然想起什么,放下筷子,跑到厨房,端回来一个盘子,里面是切好的、水灵灵的白萝卜片和一小碟辣味噌,“搭配这个吃,解腻又爽口!我特意准备的!”
顾云峥看着他那副献宝的样子,忍不住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准备得很周全。”
温亭书享受地眯了眯眼,像只被顺毛的猫。他夹起一片萝卜蘸了点辣味噌,塞进嘴里,满足地叹了口气:“唉,冬天果然和关东煮最配了。云峥哥,你以后加班晚了,我就给你煮这个当宵夜好不好?”
“好。”顾云峥几乎没有犹豫。
锅里的汤底渐渐见底,食材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温亭书吃得鼻尖冒汗,心满意足地靠在顾云峥身上。顾云峥揽着他,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卷着他柔软的发梢。
“云峥哥。”
“嗯?”
“其实……第一次在警局,我吓坏了。但不知道为什么,问你关东煮有没有萝卜的时候,反而没那么怕了。”温亭书轻声说,像是在回忆一件很有趣的往事。
顾云峥沉默了几秒,收紧了手臂:“我知道。”
他当时就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种奇怪的、能化解紧张氛围的能力。或许,从那一刻起,某种特别的牵引就已经开始了。
收拾完碗筷,两人窝在沙发里。温亭书抱着抱枕,没多久就开始小鸡啄米似的打瞌睡。顾云峥调低了电视音量,将他揽过来,让他靠在自己肩上。
“睡吧。”他说。
“嗯……云峥哥,晚安……”温亭书含糊地嘟囔着,很快就陷入了安稳的睡眠。
顾云峥没有动,保持着这个姿势,听着耳边均匀的呼吸声,看着窗外静谧的夜色。空气里还残留着关东煮淡淡的余香,怀里是温软的爱人。他想,所谓幸福,大概就是在这寒冷的冬夜里,有一锅热汤,一个等你回家的人,以及一份无需言说却深入骨髓的安心。
而这个关于关东煮的夜晚,只是他们漫长余生中,无数个平凡却温暖的片段之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