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古装男友特爱吃我豆腐 > 第3章 第三章

第3章 第三章

一年前,王昭升入北山小学甲班,开始研习四书五经。

凭借超凡的记忆力和前世练就的举一反三之能,她成了北山镇颇有名气的小神童。不仅如此,她的算术在北山小学更是出类拔萃,即便隐藏了大部分实力,刘夫子仍旧直言:“算术一道,我已无力与你为师。”

不过,所学知识对她而言并非全然轻松。去年在乙班学《千字文》时,她便发现此书远非想象中简单。虽记忆力超群,但仅能背诵远非读书本意,理解并运用才是关键。

说到这里,王昭又得感谢女皇“前辈”。女皇登基后,造纸术和印刷术年年都在改进,如今的书本不仅价格便宜许多,而且字迹清晰,有的还印有名家的释义,打破了不知多少朝代以来的知识垄断,造福了万千学子。

当然,有了释义也未必能学好。经历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及多年网课的王昭深知,遇见良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成为学霸的关键。

所以一直以来,王昭在学习上从未懈怠,而且发现自己今生确实是有点爱上了学习。然而,她也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写字,这也是让刘夫子唯一“痛心疾首”之处。

王昭学得快,总能挤出更多时间练字。无论在校还是在家,她从未间断练习,终于从被刘夫子念叨“春蚓秋蛇,惨不忍睹”进步到如今“勉强入眼”的程度。

这日下午刚下课,王昭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刚被刘夫子通知升入甲班的杜鹃忽然凑过来:“阿昭,夫子叫你去后院找他。

“后院?有说什么事吗?”

“没说,你快去吧,别叫夫子久等。”杜鹃催促道。

“好,我这就去。”王昭说完,径直往后院走去。

院子不大,仅有两间房。东边厢房的窗户敞开着,刘夫子站在窗边,双手持着一份折着的纸页,眉头紧锁,似在思索。

“夫子,您找我?”王昭站在小院里问道。

“进来吧。”刘夫子抬头瞥了她一眼,又继续盯回手中的纸页。

王昭从旁门走进厢房,屋内陈设简单,除了一些基础生活用品外别无他物,只有刘夫子身后的书架上摆了几十本书。

“果然不管在哪里当老师,不仅人辛苦,待遇也一般。”王昭心里暗自嘀咕。

待王昭走到近前,刘夫子才转过头来,“听说你哥哥正在县城读书?”当年王岳在北山小学读书时,执教的是一位周姓的夫子,所以刘夫子并没见过王岳。

“是的,夫子,我哥在清荷中学读书。”王昭答道,心中疑惑夫子为何突然问起哥哥来了。

“那你可想去中学读书?”

“我?夫子,我还没那个本事吧,而且夫子您不是总说我学得不怎么样吗?”王昭诧异道。

刘夫子沉默片刻,长叹了一口气:“你天资聪颖,我平生从未见过。往日不多夸你,只是怕你骄傲自满。北山小学虽是官学,却没有门槛,来的学生良莠不齐,我也无力因材施教,只看你们个人造化。但你之聪慧过人,我不愿见你在此磋磨。”

“你看看这个。”刘夫子将那份纸页递给王昭。

“这是报纸吗?”王昭接到手里认真察看。她早知道官学里有报纸,但刘夫子以前从未拿出来给大家看过。

这报纸与前世所见颇为相似,如同民国电视剧里的那种,没有图像,但字迹清晰,排列整齐,最右边列着四个大字——《潇湘官报》。

刘夫子伸出手指在报纸上的一块区域点了点,道:“你看这条。”

王昭顺着指示看去,字数不多,大致说的是:如今读书人越来越多,各级学校都要优中选优。前几年因女皇格外开恩,每年招的学生过多。所以现如今,各中学招生需缩减,并增加两次招生考核。一是春赛,定在四月初,取四十人;二是秋考,定在十月初,取三十人。

“夫子是想让我去参加明年的春赛?”王昭有些惊讶,如今她才刚读到《论语》,虽已牢记在心,但灵活运用以及破题还十分生涩。

“你不想吗?”刘夫子盯着王昭,眼神中满是“恨铁不成钢”。

王昭心里还是没底:“学生只怕自己还没那个本事。”

刘夫子又叹了一口气,“你可知中学以往招生考核些什么?”

“不知。”

“不知就学,从今日起,每日下学后,你在我院里再留半个时辰。”刘夫子的语气不容拒绝。

“夫子,这......”王昭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惊讶。

“怎么,你不愿意?”

“学生自然愿意,可夫子每日授课已是辛苦不已,学生不敢叨扰。”

“若是看你明珠蒙尘,鄙人会更辛苦,明日休沐,你与家人好好商量吧,若是愿来,也不必准备什么束脩,本夫子不差你这点。”刘夫子说完,背过身去,好像要在书架上找什么书。

“学生知道了。”

王昭认真地拜别夫子,回到甲班教室,独自坐了半晌,心中半是激动半是紧张。一路往家赶,脑子里不停琢磨着,既知道这是个机会,又对前路的未知感到惶恐。而且,她知道哥哥在中学的花费不菲。

王昭走后,刘夫子从书架里抽出一本《说文解字》。这本书看起来很是陈旧,若仔细翻看扉页,才会知道这本书是前朝大梁一个书局发行的。刘夫子一页页轻轻地翻看着,眼神停留在某一页的一个字眼。

他忽然想起第一次见王昭时,那个小女孩反感地介绍自己的名字:“三横一竖王,日明也昭。”

他不自觉地念出那个字眼的注释:“昭,日明也,意为明亮光明。”

王昭一路回到家,黄氏正坐在堂屋补衣服,娘应该在厨房里做晚饭。她一时不知如何开口,想着等爹回来了再说。

她坐在院子里,心神不宁,便拿出《论语》轻声读了起来,一边读着一边围着自家院子转圈。忽然,耳边多出一个“回音”。

隔着竹栏,王昭看见张显不知何时到了她对面,她念一句,张显就跟一句。

“学人精。”

“夫子说这是同窗之乐,读书就是要一起读得大声才好呢!”张显大声回道。

“我和你又不是一个夫子,我在官学,你上私学。”王昭把书举到头顶,心情正烦恼着,不想和张显说话。

“天下读书人都是同窗,阿昭,你不想和我做同窗吗?”张显有些委屈,每次和阿昭说话,她总是不太想理他。

“不想。”

“那我们也是同窗。”

“随便你。”

“阿昭你都学到《论语》了啊,我才刚念完《大学》,你怎么这么厉害?”尽管张显在王昭这里总讨不到好,但他从来不会放弃搭话。

“是你太笨了。”

“我可不笨,我娘说我最聪明了。”

“那你聪明吧。”

“哦。”张显失落地准备回屋。王昭看着他将要走进屋子,忽然又开口叫住了他:“张显,你过来一下。”

张显转回头,挂着笑容屁颠屁颠地又跑回来。这两年他长高了一些,身上的肉也没那么多了,但眼睛还是不大,笑弯弯地看着王昭:“怎么了,阿昭?”

王昭把书放下,走到竹栏边小声问道:“张显,你上私学要花多少银子?”

“银子?有钱人家才直接给银子呢,我家是给夫子备六礼,若是算起来,也差不多要一两银子咯。阿昭,你不是在上官学吗?皇上才不收你银子呢。”

“我知道了,谢了张显,今日我心情不好,你别生我的气。”王昭说完,转头就往屋里回去了。剩张显站在隔壁,自言自语道,“我怎么会生阿昭的气呢。”

夜色未浓,星星已一颗颗闪耀起来。王安挑着干柴和几只猎物从北山下来,沈禾秀正好把饭菜都摆上了桌。一家人很快围坐一桌,正要开饭,王昭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爹,娘,还有阿奶,昭儿有事要说。”

“什么事?你说。”王安有些不安地看着女儿,刚一进屋他就瞧出女儿好像有心事,总在院里转圈。

“刘夫子说,想要我明年去县城考试?”

“考试?”黄氏在一旁问道。

“就是去考中学,夫子说想每日多留我半个时辰教导,叫我明年去考中学。”

“刘夫子说的?可你明年才九岁,岳哥儿可是十一岁才去的中学。”沈禾秀放下筷子,好奇而惊喜地问道。

“夫子说我……说我天资好,让我跟他多学一点,明年就可以去考。”

王安和沈禾秀对看了一眼,眼里闪过一丝诧异,又立刻显出喜悦。回想着过去两年,女儿只念了一年乙班就升上了甲班,在家里也是每日勤奋读书写字,激动得接下来的话都有些颤抖了。

“这是好事啊,我们昭儿真是聪明!”

“昭儿,这是真的吗?”黄氏也紧跟着问,她虽然不懂读书的学问,可也知道要是夫子说让去上中学,那就是聪明孩子。当年岳哥儿就是周夫子推荐去上中学的,更何况昭儿今年才八岁。

“可是我想,若是让夫子私下教导,这束脩肯定是省不了的。夫子虽说不要我的束脩,可学生却不能不给。哥哥在县城读书也费钱,要是我明年也去了县城读书,中学又不免学费,那就要花两份钱了。”王昭一连串说了一堆话,几个大人听了,眼里都泛出心疼来。

王安率先开口:“那算什么!昭儿别担心,爹和娘供得起你哥,就少不了你的,你可是爹娘最宝贝的女儿!”

“昭儿真是长大了,知道心疼我们了,别担心,阿奶也有私房钱嘞,不会叫昭儿念不起书。”黄氏站起来把王昭搂进怀里,安慰地抚摸着她的肩。

“好了好了,娘和昭儿都快吃饭,明天一早我和她爹就去准备给夫子的束脩。”沈禾秀笑着催促大家吃饭,一家人才从伤感和惊喜中抽身。

王昭擦了擦眼角泛起的泪花,心底暗下决心:我要赚钱!赚大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在星际开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