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四月初一了,今年新入宫的待选官女子们是留还是走,明日就能知晓结果。
王聆仪看着窗外高高的宫墙,心已经飞到了这高墙之外。因为她是七品知县的女儿,父亲官位低,比她家世好的,比她更有才学的,比她长得好的人,太多了。
这是新皇登基三年来第一次遴选官女子,七品以上五品以下的官员之女都在中选之列。
因为这件事,王聆仪从去年十二月就离开了家,头一次没在家里过年。她从县里来到了州府,再从州府来到了这京城。就连十七岁生辰,也都在路上。
一路上,人越来越少,最后能进宫的,也不过二十来人。
之后的两个多月里,大家都住在神武门和贞化门中间的廊庑里,跟着教引嬷嬷学规矩。
走路要学,行礼要学,回话更是要学!
对于这些,王聆仪觉得多学点没坏处,就像是教引嬷嬷说的,这都是为了自己好。做好了,才不会受罚。
所以从一开始,王聆仪就学得很认真,至少她要保证明天的觐见不会出错!等觐见结束,她就可以离开皇宫回家去。
只有高品官员之女,只有才貌双全的人才可以留下。这段时间以来,她已经看得很清楚。
看时辰,明天的这个时候她应该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
“青玉姐姐,御膳房的吃食快要送来了,葛姐姐她们还没回来吗?”在宫里的最后一天,待选官女子们被允许进入贞化门,去门里的御花园走走。但真正去的人,只有四五位。
王聆仪根本就不想留下,自然就不会去碰那虚无的运气。皇帝正正好这段时间去御花园的可能,有多大?
要是碰上了别的妃嫔,对方再一个不小心撒个气,最后被为难的只有还不是官女子的她们。
“或许是御花园太美了,葛姐姐她们舍不得回来。”知府之女杨青玉放下了手里的书籍,“走吧,我们去贞化门那里等御膳房的人。”
“也不知道今日御膳房会给我们准备哪些吃食。”要说王聆仪离开皇宫之后最遗憾的事,估摸就是再也吃不到御膳房提供的膳食了。
尽管都是些家常菜,可御膳房的人就是能做得让人忘不了它们。
一碗粥也好,一个馒头也好,味道真真和外面是天差地别!
“你呀,就记得吃了。”杨青玉看向比自己小一岁的王聆仪,这位妹妹一直以来心态最好。学规矩再累,到了用膳时间,王妹妹还能拿出最好的仪态不让嬷嬷们挑错。
两个多月以来,估计就她一人还胖了点。
嫩绿的上襦和常青的下裙穿在王妹妹身上,也没压住她爱吃的性子。换了她,只觉得这日子难熬。
幸好,明日就能结束了。
出了房门,外面已经有人往贞化门走。两人跟上,各自的软底绣鞋愣是没有发出一点响声。
贞化门就在大家的右手边,往前走就是。
只是走着走着,走在最前面的人“啊”了一声后,直直地跪在了贞化门的边上。不,更确切地说,是跪着往后退了好几步,直到贴着宫墙跪着趴下去。
王聆仪一看这样,一点诧异都不敢漏,就顺着前面的人一起跪在了石板上。
她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她一点都不想知道!
可偏偏,太过安静的贞化门里,女子一声声掩不住的轻呼和低喃就这么顺着风飘过了墙头。
“……陛、陛下,您再疼疼奴家,啊——”那声音又娇又媚,很难想象是人发出来的。
“奴家、奴家谢陛下恩宠。”一声娇啼过后,又过了一会儿,才有女子的声音再次传来。
王聆仪不知道贞化门里的女子是谁,也不知道那里面发生了什么。不过可以想见的是,她们遇到了不能得罪的人,晚膳肯定要延后了。
又不知道跪了多久,宫墙的另一头才有脚步声传来。听声音,是一行人。
“诸位请起吧,杂家护送官女子前去采薇阁,就不耽误大家用膳了。”尖细的声音听不出什么语调,单听话里的意思,倒是挺客气的。
王聆仪入宫这么长时间以来,接触最多的是教引嬷嬷,其次就是御膳房的内侍们了。
而这说话的,绝对不是她见过的人。
依旧跪在地上,她和大家一样,都等着这行人先过。然后,她看到了熟悉的绣鞋,也看到了熟悉的常青色。
也就是说,这位陌生内侍刚才说的官女子,是她们中明日要待选的一个吗?
一趟御花园之行,还真有人碰上了皇帝?
等人消失在了眼前,也进入了廊庑中的其中一个屋舍后,跪在地上的大家才默默地起身来到贞化门门口。那里的御膳房内侍恐怕也早早就在了,因为递过来的食盒已经没了热气。
接到了食盒,所有人依旧没有说话,更是连个眼神都没有乱瞟。入宫第一天的规矩就说过了,在宫里,她们不能有好奇心。
然而来到了屋舍门口,王聆仪就算再不好奇,也看到了屋里的人。
陌生的内侍,熟悉的葛姐姐,还有两个教引嬷嬷正在帮着收拾。
“怕是要让妹妹们稍后了,你们且等一等。”葛无忧当然看到了门外多出来的两人,廊庑的屋舍就这么点地方,她总不能装作看不到。
陛下身边的内侍还在呢,她可不能骄起来。
谁能想到她的运气这么好,赏花的功夫就见到了明日才能见到的人。葛无忧更是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一眼相中了她。他更是连等都不愿意等,直接在御花园里就宠幸了她!
虽然所有人都转了身,但那毕竟是光天化日!
这么想着,娇羞爬满了脸,葛无忧低了头,再不去看旁人。等到教引嬷嬷给她收拾了一番,她才跟着内侍走了,连最后的道别都忘了开口。
王聆仪和杨青玉将食盒摆上桌,谁也没了用膳的念头。主要是膳食都冷了,口感变差了许多。
“王妹妹,算了。”杨青玉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一个人起身坐到了梳妆镜前。
对此,王聆仪没什么好安慰的。如果说她之前不知道贞化门里都发生了什么,那么现在再回想一下,结合教引嬷嬷前段时间教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只是没想到,当时那么多人在呢,就没人害羞一下吗?她进宫之初被检查身体,还总是躲躲藏藏的,不乐意着。
算了,最后一顿晚膳了,将就着用吧。
别的,她用不着想了。
这一晚,廊庑里的其他待选官女子们多多少少有点睡不着。大家虽然家世有差,才学有差,可多的是人比葛无忧更上一层,为什么陛下偏偏选中了她呢?
同去的几位尤其想不明白,明明当时大家都在的。
四月初一当日,所有人都将脸洗干净,将长发梳成统一的灵蛇髻,发髻上只簪了一朵自己亲手做的绒花。步摇是婕妤才能戴的,鲜花是昭仪才有资格佩戴,宫里的女子穿什么戴什么,都有规定。
像她们待选的官女子,齐胸襦裙就只能穿嫩绿和常青,只比宫女们一色的青碧好上一些。
贞化门外,大家齐齐排好了队,就等着里面叫人了。
贞化门里的御花园里,婕妤们、美人们、官女子们早早地等在了一旁。新皇登基了三年,这头一年的贵妃和四妃是当年万寿节一起进的宫。
第二年再进,连四昭仪的位置都分完了。如今八个婕妤还剩下四个空位,美人们倒是没有定数。
所以今年第三年,皇帝和礼部商议了,就直接从七品官到五品官官员之女中选官女子,家世好的一个婕妤也看不上。再说,贵妃和四妃都已经有了皇子皇女,目前宫里五个皇子两个皇女,两位昭仪的临产期也近了。
“贵妃娘娘到——贤妃娘娘到——德妃娘娘到——淑妃娘娘到——孙昭仪到——”
“娘娘们万福金安——”
“都起来吧。对了,今儿一早就听说宫里多了位官女子葛氏,是哪一位?本宫认认脸。”王贵妃抬抬眼,她已经看到了没有披帛的几个官女子中陌生的那一个。
“回娘娘,妾是葛氏无忧。”葛无忧记得教引嬷嬷教的规矩,先从一众官女子中向前两小步,然后再盈盈地拜下去。
“你就是葛氏?”王贵妃没叫起,“昨儿晚了,你这一笔还没添到彤史里。说说吧,昨儿陛下都是在哪里宠幸的你?宠幸了你几回?”
“妹妹应该知道,咱们这宫里暂时没有皇后,这彤史啊,陛下就让本宫管着。毕竟关乎到陛下的子嗣大事,本宫也不敢轻忽。所以妹妹,请一定细细说。”
王贵妃贴心地给了解释,她这也是迫不得已。
“回娘娘,昨儿陛下、陛下——”做是一回事,要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亲口说出来,葛无忧实在是开不了口。她才得意了一晚上,为什么就要面对这种事?!
“妹妹可是忘记了?忘记了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慢慢想。”朱贤妃帮忙解围,“贵妃娘娘多给她点时间吧,我们可以先阅看等在外面的待选官女子。”
“也是,那就叫进来吧。”多一点人看,是好事。
试着写原创,喜欢宫斗的亲亲们可以收藏支持一下,下一章18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