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寒门女状元:预知空间助我平步青云 > 第16章 截留补贴构陷贪腐,寒门声援证清白

第16章 截留补贴构陷贪腐,寒门声援证清白

苏妙龄刚接下全国寒门学馆推广的差事,就收到了来自江南各州府的急报——粮种推广的农户补贴,连续两个月没发放到位,不少农户闹着要罢种,连带着新开设的寒门学馆,也因经费不足停了课。

她心里一沉,昨晚睡前的预知画面突然清晰起来:张大人暗中授意江南漕运总督,截留了户部下拨的粮种补贴和学馆经费,还伪造了“苏妙龄私签领款文书”,要诬陷她“中饱私囊”。

“必须立刻去江南一趟。”苏妙龄当机立断,让人通知林文轩——他刚因在宛平县推广粮种有功,升为顺天府推官,正好能借查案的名义同行。出发前,她特意去了趟翰林院,把空间里珍藏的《户部经费账簿体例》交给李太傅:“太傅,若京城有异动,可凭此书查验户部拨款记录,证我清白。”

三日后,苏妙龄和林文轩抵达江南苏州府。刚下船,就见一群农户举着“还我补贴”的牌子围了上来,为首的老农跪倒在地:“苏大人,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说好的每亩五斗谷子补贴,现在连影子都没见着,家里快揭不开锅了!”

苏妙龄连忙扶起老农,承诺三日之内必查个水落石出。她先去了苏州府衙,要求查看粮种补贴的发放记录,府尹却支支吾吾,只说“记录在漕运总督府,府衙无权调取”。

“看来问题真在漕运总督那里。”林文轩冷声道,“漕运总督是张大人的门生,定是得了授意截留经费。”

苏妙龄没急着去总督府,反而带着林文轩去了周边的寒门学馆。学馆设在一处破旧的寺庙里,孩子们坐在冰冷的地上,用炭笔在废纸上写字,先生手里的课本还是手抄本。“苏大人,”先生红着眼眶,“经费没到,连笔墨纸砚都买不起,再这样下去,学馆真的开不下去了。”

苏妙龄心里发酸,却更坚定了查案的决心。她让人暗中盯着总督府的动静,自己则去了漕运码头——她记得空间里的《漕运治要》提过,江南漕运有“私账”惯例,截留的公款多会通过漕船转运到世家私仓。

果然,当晚就看到一艘挂着“总督府”旗号的漕船,没装漕粮,反而往城外的张家私仓驶去。苏妙龄和林文轩带人悄悄跟上,等漕船卸货时,突然带人冲了上去——船舱里装的不是别的,正是一袋袋本该发放给农户的谷子,还有贴着“学馆经费”封条的银箱!

漕运总督得知消息,连夜派人去京城送信,还反咬一口,让苏州府尹上奏,说“苏妙龄擅闯漕运码头,抢夺官粮,意图谋反”。

消息传回京城,张大人立刻在朝堂上发难:“陛下,苏妙龄在江南无法无天,不仅截留经费,还抢夺官粮,定是有反心!臣请陛下下令,将其押回京城问罪!”

就在这时,李太傅拿着《户部经费账簿体例》和查账记录站了出来:“陛下,臣已查验户部拨款记录,江南粮种补贴和学馆经费,早在一个月前就拨给了漕运总督府,却无发放记录。苏卿在江南查获的谷子和银箱,上面的封条还是总督府的,何来‘抢夺官粮’之说?”

萧景渊脸色一沉,正想下令彻查,又有侍卫来报——江南的农户和寒门学子,派了代表来京城,跪在宫门外“为苏大人鸣冤”,还带来了漕运总督截留经费的证据:农户的领款签名册(上面无一人签名)、学馆的经费申请文书(被总督府驳回)。

“张卿,你还有什么话说?”萧景渊怒视着张大人,“纵容门生截留经费,诬陷忠臣,你这个吏部尚书,当得好啊!”

张大人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地求饶:“陛下饶命!臣……臣不知情啊!”

萧景渊没再听他辩解,当即下令:革去漕运总督的官职,押回京城问罪;张大人降职为侍郎,罚俸一年;江南的粮种补贴和学馆经费,由苏妙龄亲自监督发放,任何人不得截留。

消息传到江南,苏妙龄正在给农户发补贴。老农接过谷子,激动得老泪纵横:“苏大人,您真是我们的活菩萨啊!”学馆里的孩子们也拿到了新课本和笔墨,围着苏妙龄欢呼,苏明远也从京城赶来,帮着先生给孩子们上课,脸上满是自豪。

当晚,苏妙龄在客栈里整理查案记录,林文轩走进来,递上一杯热茶:“妙龄,这次若不是你提前预知,又有李太傅和百姓帮忙,咱们怕是真的栽了。”

苏妙龄接过茶,看着窗外的月色,轻声道:“不是我厉害,是咱们做的事,对得起百姓,百姓才愿意帮咱们。”她想起空间里的典籍,想起周秀才的教诲,想起寒门学馆里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更清楚:她的路,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天下所有寒门子弟,为了那些渴望读书、渴望改变命运的人。

第二日,苏妙龄开始在江南推广寒门学馆,有了皇帝的旨意和百姓的支持,各州府都不敢再拖延。她还特意从空间里拿出几册改良的蒙学课本,里面加了农桑、算术的内容,更适合寒门子弟学习。

离开江南前,苏州府的寒门学子们送给苏妙龄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寒门之光”四个大字。苏妙龄摸着牌匾,心里满是力量——这四个字,是对她最大的肯定,也是她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回到京城,萧景渊见她圆满完成任务,又提拔她为詹事府少詹事,让她协助太子处理朝政。苏妙龄知道,这是更大的责任,也是更大的挑战——张大人虽被降职,却仍在朝中,他的势力还没彻底清除,接下来的吏治改革,定会遇到更多阻碍。

但她不怕。她看着案头的“寒门之光”牌匾,又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眼神坚定——只要能为寒门子弟铺就一条青云路,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再难的路,她也会一直走下去,直到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空中孤岛[末世]

难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