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和表叔成亲 > 第6章 第六章

第6章 第六章

第二天凌晨时分,天还未亮,将军府的内室便亮起了微光。三更刚过,陆昭便起身更衣。按照大胤朝规制,朝臣需在卯时前抵达宫门,辰时准时上朝。

云溪早已备好朝服,玄色的缎面上绣着四爪蟒纹,腰间束着玉带,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

他更衣时动作轻缓,生怕吵醒里间的沈明姝。透过纱帐,能看见她蜷缩在锦被里的身影,呼吸均匀,显然还在熟睡。这些日子她跟着苏先生识字,每日都很刻苦,经常练字到半夜。

陆昭不愿扰她休息,便示意云溪不必叫醒她,自己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辰时一到,太和殿内钟声响起。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文官站左,武将站右。皇帝赵启年已过五十,鬓角染着霜白,却依旧精神矍铄,端坐在龙椅上,目光锐利地扫过殿内众人。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内侍尖细的声音刚落,御史大夫张谦便立刻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本奏。豫王殿下近日在户部越权查账,干预部务,恐有违祖制,请陛下责罚。”

话音刚落,太子赵承煜便站在一旁,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眼底却藏着幸灾乐祸。他身后的太子党羽纷纷附和。户部尚书李嵩紧接着道:“陛下,张大人所言极是,豫王殿下虽协管户部,却不应擅自调取军饷旧账,此举恐会引起朝野动荡。”

丞相冯仲山也适时出列,语气看似中立,实则偏向太子:“陛下,豫王殿下心系军饷本是好事,只是行事未免急躁了些。如今北疆安稳,若因查账之事引发朝堂纷争,反倒不妥。”

豫王赵珩面色平静,上前一步道:“父皇,儿臣查账并非越权,而是收到北疆将士的密报,去年拨给北疆的军饷有三成不知所踪,儿臣担心是有人中饱私囊,才不得不彻查。”

刑部尚书胡磊立刻应声道:“陛下,北疆军饷关乎边防安危,豫王殿下查账合情合理,还请陛下准许继续彻查,还将士们一个公道!”

殿内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陆昭站在武将列首,始终沉默不语。他虽与豫王交好,却深知朝堂之上“中立”才是自保之道。他手握兵权,若明确站队,只会让皇帝猜忌,也让太子更加忌惮。

皇帝沉默地听着众人争论,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殿内渐渐安静下来。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豫王查账之心可嘉,但行事需循规矩,不可擅自而为。”他话锋一转,又看向张谦与李嵩,“军饷之事关乎重大,户部需配合豫王,整理好历年账目,呈给朕过目。至于责罚,暂无必要。”

这个结果看似中立,却实则偏向豫王,既准许他继续查账,又未责罚他,等于间接认可了他的做法。

太子脸上的笑意僵了僵,却不敢反驳,只能躬身道:“儿臣遵旨。”

冯仲山也跟着应和,心里却暗自盘算,看来皇帝对太子并非全然信任,往后拉拢陆昭之事,需更加谨慎。

陆昭始终垂着眼,并未表态。他知道,皇帝此举是在平衡朝堂势力。太子根基已深,若一味打压,恐会引发内乱;而豫王有才干,却缺乏势力,正好用来制衡太子。这场纷争,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盘棋而已。

朝会结束后,官员们纷纷散去。陆昭刚走出太和殿,周衍便快步追上他:“陆将军,陛下虽准许查账,但李嵩定然会在账目上做手脚,你北疆的军饷签收记录,可得尽快送来。”

陆昭点点头:“周尚书放心,记录已在路上,不出三日便会送到京中。”两人又低声交谈了几句,才各自离去。

而此刻的将军府,沈明姝刚起床。春桃端着洗漱水进来,笑着说:“夫人,将军今早走的时候特意吩咐,让您多睡会儿,不用早起伺候。”

沈明姝闻言,心里泛起一丝暖意,她走到桌边,看着陆昭昨日看过的字稿,指尖轻轻拂过纸上的字迹,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笑。

吃过早饭后,苏婉便提着书箱来了,她今日教的是《千字文》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句子。

“夫人你看,‘天地玄黄’说的是天地初开时的景象,玄是深黑,黄是土地的颜色,古人用这四个字,就把天地的样子写活了。”

沈明姝听得认真,指尖跟着毛笔在纸上移动。从前她只觉得文字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如今才发现,每个字背后都藏着故事。她试着自己写了一遍,虽仍有笔画歪斜,却比昨日流畅了许多。

苏婉看着她的字,笑着点头:“夫人悟性高,再过些日子,便能自己读些简单的册子了。”

正说着,春桃端着点心进来,是一碟刚出炉的绿豆糕,“苏先生,夫人,你们歇会儿吃点东西吧。”

临近午时,苏婉告辞离开。沈明姝刚回到内室,云溪便匆匆进来禀报:“夫人,刘叔来了,说今日采买的布料到了,请您去库房查验。”

沈明姝点点头,带着春桃往库房走。刚到库房门口,便见刘叔站在一堆布料旁,脸色依旧带着几分怠慢。见她进来,他才不情不愿地躬身:“夫人,这是今日新买的云锦和蜀锦,您看看。”

沈明姝走上前,伸手摸了摸云锦的质地,触手柔软,色泽鲜亮,确实是上好的料子。她又拿起一匹蜀锦,上面绣着缠枝莲纹样,针脚细密。

这时,张妈也闻讯赶来,仔细检查了布料的成色和数量,对沈明姝道:“夫人,布料没问题,数量也跟账册对上了。”

刘叔以为沈明姝会像从前那样简单应下,没想到她却转头看向他,语气平静:“刘叔,这几匹云锦颜色偏深,适合做冬装,眼下快入夏了,往后采买夏装布料,可多选些浅色系的,也省些银钱。”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账册上写着‘蜀锦十匹’,但方才清点时只有九匹,少的那匹,还请刘叔查一查。”

刘叔愣了一下,脸上的怠慢瞬间变成了慌乱。他连忙重新清点,果然少了一匹。“这……这许是采买时店家漏装了,老奴这就去查。”他再也不敢轻视沈明姝,躬身告退后,脚步匆匆地去了。

张妈看着沈明姝的背影,眼里多了几分敬佩:“夫人年纪轻轻,却这般细心,老奴佩服。”

沈明姝淡淡一笑:“不过是仔细些罢了。”她心里清楚,在将军府做主人,光有温和不够,还得有让人信服的本事,才能镇住这些资历老的下人。

陆昭从宫中回来,路过庭院中时正巧碰到沈明姝在凉亭中练字。她的模样认真,全然没发现有人走近。

经过多日的练习,她的字已经写的极好,字迹工整,带着一点小女儿家的秀气,

他放缓脚步走近,才看清纸上写的是《千字文》里的句子,字迹虽仍带着几分稚嫩,却比初见时工整许多。

“写得很认真。”陆昭的声音突然响起。

沈明姝吓了一跳,手里的毛笔顿了顿,在纸上晕开一小团墨。她抬头见是陆昭,脸颊瞬间泛红,连忙起身:“将军回来了,我……我没听见动静。”说着,还下意识地想把写满字的宣纸往身后藏。

陆昭却先一步拿起宣纸,目光扫过纸上的字迹,嘴角几不可查地勾了勾:“比上次见时好太多了,苏先生教得用心,你也肯下功夫。”他指了指纸上“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八个字,“这几个字的结构很稳,可见你练了不少遍。”

沈明姝听着陆昭的夸赞,脸颊更红了,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都是先生教的耐心。”她看着宣纸上那团晕开的墨渍,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都弄脏了。”

“无妨,练字本就难免出错。”陆昭将宣纸放回石桌上,语气平和,“饿了吧,去前厅用膳吧。”

两人并肩往前厅走,庭院里的石榴花正开得热烈,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明姝悄悄抬眼,瞥见陆昭挺拔的侧脸,心里泛起一丝微妙的暖意,他虽话少,却总能注意到这些细微之处,让她觉得安稳。

前厅的饭桌已摆好,四菜一汤皆是家常滋味:清蒸鲈鱼、香菇青菜、番茄炒蛋,还有一碗冬瓜丸子汤,主食是松软的白米饭。春桃与云溪候在一旁,见两人进来,连忙上前布菜。

“将军今日在宫里,可有吃些东西?”沈明姝想起他还没吃早饭便去上朝了,便轻声问道。

“在御书房用了些点心,不饿。”陆昭夹了块鱼肉,细心地挑去鱼刺,放在她碗里,“你多吃点,上午在凉亭练字,想来也累了。”

沈明姝看着碗里的鱼肉,心里一暖,低头小口吃着。饭桌上没有太多话语,却格外安静平和,与在冯府时的压抑截然不同。她忽然觉得,这样简单的相处,也挺好。

用过午膳,陆昭喝了杯茶,便起身道:“下午我要去军营一趟,看看新兵的操练情况,晚些回来。”

“好,将军路上小心。”沈明姝连忙起身,替他理了理衣襟上的褶皱,动作自然,做完才察觉有些逾矩,脸颊微微发烫,连忙收回手。

陆昭看着她略显局促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却没点破,只道:“累了就休息,不必急于求成。”说罢,便带着秦风、林岳出门了。

沈明姝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才转身回了内室。她想起上午没写完的《千字文》,便让春桃将笔墨纸砚搬到窗边的书桌旁,继续练字。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宣纸上,她握着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渐渐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连时间都忘了。

第二日清晨,沈明姝看着镜中身着淡紫色褙子的自己,指尖轻轻抚过衣襟上的缠枝纹。昨日她思虑了许久,终究还是决定去东宫的茶话会。太子妃既是皇室宗亲,又是主动相邀,若执意推辞,难免落个“恃宠而骄”的名声,不仅会让太子记恨,更会让将军在朝堂上难做。

“夫人,将军在门口等您了。”春桃小声提醒道。

沈明姝点点头,起身往外走。陆昭已换好朝服,玄色衣袍衬得他身姿挺拔,见她出来,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想好了?”

“嗯。”沈明姝轻声应道,“不能让将军为我分心。”

陆昭没再多言,扶着她上了马车。车内铺着柔软的锦垫,他看着沈明姝略显紧张的模样,缓缓开口:“不必怕,后宫妇人的茶会,无非是闲聊应酬。若有人刁难你,不必忍气,有我在。”

简单一句话,却让沈明姝紧绷的心弦松了几分。马车缓缓驶入皇宫,穿过层层宫门,最终停在东宫的凝芳殿前。

陆昭下车后,又扶着沈明姝下来,对一旁的云溪吩咐:“好生照顾夫人,我去见陛下,会后再来接她。”

“是,将军。”云溪躬身应道。

沈明姝目送陆昭的身影消失在宫道尽头,才跟着云溪走进凝芳殿。殿内早已热闹起来,正中的紫檀木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茶点与瓜果,四周的软榻上坐着十来位妇人,皆是京中勋贵的家眷,有兵部尚书周衍的夫人,刑部尚书胡磊的夫人,还有几位世家小姐,其中便有冯仲山的夫人柳氏,以及冯文玥、冯文瑶姐妹。

柳氏见她进来,立刻笑着起身,语气热络得有些刻意:“明姝来了?快过来坐,舅母给你留了位置。”她拉着沈明姝往中间的软榻走,眼神里却藏着几分打量,如今沈明姝是将军夫人,若能借着她拉拢陆昭,对丞相府大有裨益。

沈明姝礼貌地应着,刚坐下,便听见殿门被推开的声音,太子妃柳玉茹在宫女的簇拥下走进来,一身正红色宫装,头戴金步摇,尽显华贵。她身后跟着一位少女,身着鹅黄色衣裙,眉眼精致,肌肤胜雪,正是皇后最宠爱的昭阳公主赵灵月,年方十八,容貌倾城,却因心系陆昭,迟迟未曾婚配。

“见过太子妃,见过公主。”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柳玉茹笑着摆手:“都坐吧,今日不过是姐妹间闲聊,不必多礼。”她目光扫过沈明姝,眼底闪过一丝探究,“这位便是陆将军的新夫人吧?果然是个标致的姑娘。”

赵灵月的目光也落在沈明姝身上,带着几分审视与不易察觉的敌意。她早就听说陆昭续娶了一位表侄女,今日特意来看看,究竟是何方人物,竟能让她倾慕多年的人点头成婚。

茶会渐渐步入正题,妇人们三三两两地闲聊,话题从衣料首饰,渐渐转到诗词歌赋。

周衍夫人笑着看向沈明姝:“听闻陆夫人刚跟着先生识字,想必也学了些诗文吧?不如给我们念一段,让我们也开开眼。”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柳氏连忙打圆场:“明姝刚学不久,哪懂什么诗文,别为难她了。”她虽想拉拢沈明姝,却也知道她在冯府从未读过书,怕她当众出丑。

可赵灵月却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她端着茶杯,语气带着几分轻慢:“既是跟着先生学了,念一段也无妨。正好本宫这里有首新得的诗,陆夫人若不嫌弃,便给大家念念吧。”说着,她示意宫女将一张写满字的宣纸递到沈明姝面前。

沈明姝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心脏猛地一沉。那些字她大多不认识,只能勉强认出几个简单的偏旁。周围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有同情,有嘲讽,还有赵灵月那毫不掩饰的恶意。

云溪在一旁急得冒汗,想替她辩解,却被沈明姝用眼神制止。她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将宣纸轻轻放在桌上,语气平静却坚定:“公主恕罪,民女虽跟着先生识字,却只学了些基础的《千字文》,实在认不全纸上的诗文,不敢在各位面前班门弄斧。”

赵灵月挑眉,语气更显刻薄:“连首诗都认不全?陆将军怎会娶你这样一个目不识丁的女子?”

这话像一根针,狠狠扎在沈明姝心上。但她没有失态,依旧挺直脊背,目光坦荡地看向赵灵月:“民女虽不认字,却知‘礼义廉耻’四字。认不认识字,与品行无关;出身如何,也不影响待人接物。民女虽出身孤苦,却从未失了气节,更不会因旁人的嘲讽而自轻自贱。”

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殿内瞬间鸦雀无声。周夫人忍不住点头,这陆夫人虽不认字,却有风骨,比那些只会附庸风雅的世家小姐强多了。柳氏也松了口气,暗自庆幸沈明姝没有丢将军府的脸。

赵灵月被她说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找不到反驳的话。柳玉茹见状,连忙打圆场:“公主也是随口一说,陆夫人不必往心里去。来,尝尝这新沏的雨前龙井,味道极好。”

沈明姝顺势坐下,端起茶杯,指尖却依旧有些发凉。她知道,今日这事,赵灵月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但她并不后悔,她虽认不全字,却不能丢了陆昭的颜面,更不能丢了自己的气节。

茶会过半,冯文玥忽然凑到沈明姝身边,小声道:“妹妹,你今日做得很好。只是昭阳公主向来心高气傲,又喜欢陆将军,往后你可得多留意些。”她语气里带着几分真心的提醒,倒让沈明姝有些意外。

沈明姝点点头:“多谢姐姐提醒,我会注意的。”

正说着,殿外忽然传来宫女的通报:“陆将军来了。”

众人纷纷抬头,只见陆昭身着朝服,大步走了进来。他目光第一时间便落在沈明姝身上,见她神色平静,才微微松了口气。

赵灵月看到陆昭,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刚想起身,却见陆昭径直走到沈明姝身边,语气自然:“陛下已准我先行告退,我们回家。”

沈明姝心一喜,应了一声“好”,站起身跟着他往外走。路过赵灵月身边时,她清晰地看到公主眼中的失落与不甘,却并未在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帝的日常

假少爷回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