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桃花开,在这画中千年好生无趣。
尘宜日复一日每天都给池中的锦鲤喂鱼饲料:“烦死了,每天都得喂,什么时候才能摆托这枯燥的生活。”
尘宜此时正靠在桃花树下打盹,一片桃花掉在她的耳垂处。被惊醒:“不是吧,又该去修炼了。”她不合常理的转转手腕,发现自己竟然能够摆脱被操控:“真的假的?”于是有点激动的围着池塘来来回回跑了三圈,才肯定的对着蓝色天空大喊:“我终于自由了!”
尘宜赶忙跑到这个画中世界的最边缘,本以为可以逃离这里,但映入眼帘的确是一堵高达数米的褐色墙。有点失望的回到桃花树下:“难道我要一直被困在这里吗?”
她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桃花香沁入心脾。她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在这画中世界醒来时的情景。那时的她,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她曾以为,这里会是她的乐园,一个可以永远享受宁静与美好的地方。
“难道我真的自由了?”尘宜喃喃自语,心中既有激动,也有不安。她抬头望向那堵高耸的褐色墙,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墙外是什么?是另一个世界,还是无尽的虚空?她不知道,但她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被动地接受这一切。
尘宜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花瓣。
她开始在画中世界四处探索,寻找可能的出口。她走过桃花林,穿过小溪,爬上最高的山坡,甚至潜入池塘深处,也没有找到一丝线索。
当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她突然想起那棵桃花树。自从她醒来,那棵树就一直存在,仿佛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尘宜快步回到桃花树下,仔细打量着这棵陪伴了她无数岁月的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花瓣如雨般飘落。她伸手抚摸着树干,突然感觉到一股微弱的颤动。
“难道……这棵树就是关键?”尘宜心中一动,闭上眼睛,将手掌紧紧贴在树干上。
树下的地面突然开始微微震动,花瓣也纷纷褪色,飘落,像一场花雨。尘宜发现树干上出现了一道微弱的光芒,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一扇光门。
尘宜的心跳加速,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地迈入了光门。
眼前的世界瞬间变化,她发现自己站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天空不再是永恒的蓝色;远处有山川河流,近处有村庄田野。她感受到了风,感受到了雨的气息,感受到了真正的自由。
尘宜回头望去,那扇光门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普通的树林。
“这就是外面的世界吗?”尘宜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好奇。
尘宜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村庄走去。她以前以为外面的世界会像画中那样宁静美好,充满阳光与花香。然而,随着她逐渐靠近村庄,眼前的景象却让她心中生出一丝不安。
村庄的房屋破败不堪,墙壁上满是裂痕,屋顶的茅草稀稀疏疏。土道上,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蹲在角落里,手里捧着几块干硬的馒头,眼神空洞而无神。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尘宜循声望去,只见两个男子正在为了一袋粮食大打出手,周围围观的村民却无一人上前劝阻,只是冷漠地看着。
尘宜的脚步渐渐放缓,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饥饿、争吵、冷漠,这些在画中世界里从未存在过的东西,此刻却如此真实地展现在她眼前。
她走到一个老妇人身边,轻声问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大家看起来都这么痛苦?”
老妇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疲惫与无奈。她叹了口气,声音沙哑地说道:“姑娘,你是从外面来的吧?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好日子了。天灾连年,庄稼歉收,官府还加重了赋税。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哪还有什么希望?”
她继续在村庄里行走,看到的尽是苦难与挣扎。一个瘦弱的妇人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跪在路边乞讨;几个年轻人围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如何偷窃富户的粮食;还有一位老人独自坐在门前,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像是在等待永远不会到来的救赎。
夜幕降临后,尘宜坐在村庄外的一棵大树下,望着星星,心中思绪万千。她回想起画中世界的宁静与美好,却从未有过这样的痛苦与纷争。她思考道,自由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摆脱束缚,还是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就在这时,一个微弱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她低头一看,发现一个小女孩正怯生生地站在她面前,手里捧着一块干硬的饼。
“姐姐,你饿了吗?这是我今天省下来的,给你吃。”小女孩的声音细如蚊蚋,眼神中却带着一丝期待。
尘宜接过饼,感受到它的冰冷与坚硬,却触摸到了小女孩心中的温暖与善良。她突然明白,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苦难与不公,但依然有人在努力地活着,依然有人愿意在黑暗中传递一丝光明。
她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柔声说道:“谢谢你,姐姐不饿,你自己吃吧。”
小女孩摇摇头,固执地将饼塞进尘宜的手中,然后转身跑开了。尘宜望着她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
“也许,自由不仅仅是摆脱束缚,更是去面对这个世界的真实,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尘宜轻声自语道。她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望向村庄的方向。自己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她可以从这个小村庄开始,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次日她找到那位老妇人,轻声问道:“婆婆,您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吗?除了天灾和赋税,还有什么原因让村子这么艰难?”
老妇人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姑娘,你不知道,我们村子原本是靠种地为生的。可是几年前,附近的河水干涸了,庄稼年年歉收。官府不仅不减免赋税,反而加重了征收。村里的年轻人要么逃走了,要么被拉去服徭役,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我们……我们真的没办法了。”
尘宜听完,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模糊的计划。她意识到,要想真正帮助这个村庄,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恢复水源,改善土地,减轻赋税压力。然而,这些都不是她一个人能轻易做到的。她需要更多的信息,也需要找到愿意和她一起努力的人。
她开始在村庄里四处走访,与村民们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她发现,虽然大多数人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仍有一些人心中还存有一丝不甘。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的人。
尘宜找到了一位年长的农夫,他曾是村里最有经验的庄稼人。她诚恳地问道:“大叔,如果我能找到办法让河水重新流回来,您愿意带领大家重新耕种吗?”
农夫抬起头:“姑娘,你真的有办法?”
尘宜点点头:“我会尽力去尝试。但我需要您的帮助,需要大家的帮助。只有我们一起努力,才能让村子重新活过来。”
农夫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如果你真的能做到,我愿意带着大家开始行动。”
尘宜的心中涌起一股希望。
接下来,尘宜开始寻找恢复水源的方法。她沿着干涸的河床一路向上游走去,发现河流的源头被一座废弃的水坝堵住了。水坝年久失修,早已失去了蓄水功能,反而成了阻碍水流的障碍。
尘宜站在水坝前,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够修复这座水坝,或许就能让河水重新流回村庄。然而,修复水坝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单凭她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
她回到村庄,召集了那些还愿意努力的村民,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们。起初,大家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在尘宜的坚持和那位农夫的支持下,终于有几个人愿意尝试。
尘宜带领着村民们,开始了修复水坝的工作。他们用简陋的工具,一点一点地清理水坝上的杂物,修补破损的部分。虽然进展缓慢,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尘宜也亲自参与其中,和大家一起搬运石块、挖土填坑。
日子一天天过去,水坝的修复工作逐渐有了起色。村民们看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尘宜的心中充满了欣慰。
然而,就在水坝即将完工的时候,一群官差突然来到了村庄。他们声称这座水坝属于官府所有,未经允许擅自修复是违法的行为,要求村民们立即停止工作,并缴纳罚款。
村民们顿时陷入了恐慌,纷纷退缩。尘宜站了出来,冷静地对官差说道:“这座水坝已经废弃多年,我们修复它是为了让村庄重新活过来。如果官府愿意支持我们,我们可以共同管理它,让这里重新繁荣起来。”
官差冷笑一声:“少废话!要么交钱,要么坐牢,你们自己选!”
尘宜的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她深吸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说道:“请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会想办法筹钱的。”
官差冷哼一声,丢下一句“三天之内交不上钱,就别怪我们不客气”后,扬长而去。
她对村民们说道:“大家不要放弃,我们还有希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村民们看着尘宜坚定的眼神,心中的绝望渐渐被希望取代。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为筹钱而努力。尘宜也四处奔走,寻找愿意帮助他们的富户和商人。
尘宜踏上了前往城镇的路。明白筹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这个已经被苦难压垮的村庄来说,外界的帮助几乎是一种奢望。但她没有退缩:无论如何,她都要为村庄争取到一线生机。
城镇离村庄并不远,尘宜却觉得这条路格外漫长。终于来到了城镇的城门口。城镇的繁华与村庄的破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街道上人来人往,商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尘宜站在街头,心中有些茫然,但她很快调整了心态,开始寻找可能的帮助。
她首先来到了一家粮铺。粮铺的老板是个中年男子,正坐在柜台后算账。尘宜走上前,礼貌地说道:“老板,您好。我是附近村庄的村民,我们村子最近遇到了困难,想请您帮帮忙。”
老板抬起头,打量了她一眼,淡淡地问道:“什么困难?”
尘宜将村庄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尤其是水坝修复和官差勒索的事情。她诚恳地说道:“我们只需要一些钱来渡过难关,等村子恢复了,一定会加倍偿还您的恩情。”
老板听完,摇了摇头,语气冷淡:“姑娘,你说的事情我听着是挺可怜的,但我这铺子也是小本生意,帮不了你们。你还是去找别人吧。”
尘宜没有放弃,继续恳求道:“老板,我知道这对您来说可能有些为难,但如果您能帮我们一把,我们全村人都会感激您的。”
老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我说了帮不了就是帮不了,你别在这儿耽误我做生意了。”
尘宜无奈,只得离开了粮铺。她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家布庄。布庄的老板娘是个慈眉善目的妇人。
她走上前,将自己的来意说明。老板娘听完,叹了口气:“姑娘,你们村子的情况我听了也很难过,但我这布庄最近生意也不好,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帮你们。”
尘宜依然坚持道:“老板娘,哪怕是一点点帮助,对我们来说也是莫大的恩情。请您再考虑考虑。”
老板娘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歉意:“真的对不起,姑娘。你还是去找别人吧。”
尘宜接连走访了几家商铺,得到的都是类似的回答。没有人愿意为一个陌生的村庄伸出援手,哪怕她再怎么恳求,再怎么承诺未来的回报。
天色渐暗,尘宜站在街头,感到一阵无力。她抬头望向天空,心中默默问道:“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就在这时,她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围在一家酒楼前,似乎在议论着什么。尘宜走近一看,发现酒楼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本酒楼招募杂役,待遇从优。”
尘宜心中一动,想到自己或许可以通过打工来筹钱。她走进酒楼,找到掌柜,问道:“掌柜的,您这里还招人吗?”
掌柜打量了她一眼,点了点头:“招是招,不过我们这儿活儿可不轻松,你能干得了吗?”
尘宜坚定地点了点头:“我能干。只要您愿意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的。”
掌柜见她态度诚恳,便说道:“那好,你先试试吧。工钱按天算,干得好再说。”
尘宜连忙道谢。她端茶送水,擦桌扫地,忙得脚不沾地。虽然身体疲惫,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希望:自己每多干一天,就能为村庄多筹到一点钱。
几天后,她的工钱也从最初的几个铜板,逐渐增加到了一小笔数目。但仅凭这些钱,还远远不够支付官差的勒索。
就在她感到焦虑的时候,酒楼里来了一位富商。这位富商衣着华丽,举止从容,显然是个有身份的人。尘宜鼓起勇气,走上前去,恭敬地说道:“这位老爷,我有一事相求,不知您能否听我说一说?”
富商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你说吧。”
尘宜将村庄的情况详细地又说了一遍,她诚恳地说道:“老爷,我们只需要一些钱来渡过难关,等村子恢复了,一定会加倍偿还您的恩情。”
富商听完,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姑娘,你的勇气和决心让我很感动。不过,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呢?”
尘宜坚定地说道:“老爷,我知道您有顾虑。但我可以向您保证,只要您愿意帮助我们,我们一定会尽全力让村子恢复生机。我们不需要施舍,只需要一个机会。”
富商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就给你一个机会。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尘宜连忙问道:“什么条件?”
富商微微一笑:“我要你亲自负责这笔钱的用途,并且定期向我汇报村子的进展。如果你能做到,我就借给你们这笔钱。”
尘宜心中一喜,连忙点头:“谢谢老爷!我一定会做到的!”
与此同时:“这小姑娘可真是天真。”一名穿着华丽的女人正盯着这一幕缓缓开口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