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布料是个吃力的活,料子都是一卷一卷的,干起来不轻松,阮安一次抱一卷都吃力,别的伙计一下就可以抱三卷。
一天忙忙碌碌,店子里迎来送往,来买布做衣裳的,通常都是家里女眷,一来就是一大家子。老太太带着闺女或者儿媳妇,抱着小孩儿,负责接待的伙计需区别招待,长序不能乱。店里备了专门哄小孩儿的玩具,先请老太太上座,闺女,儿媳妇坐两旁,接着要奉茶。
奉茶还有奉茶的规矩,要双手奉上,续水时不能将壶嘴对着客人,要回身续完水再转身递上。
若是来了男性熟客,要给人递烟,烟须横着拿送上,不能直着送,给客人点烟更要注意。
虽然没人给阮安安排活儿,可她却连坐下歇歇脚,喝口水都不行,不仅她不行,任何人都不行,工作时不喝水,为的是减少如厕,永远不能让客人等,身上更不能有异味。
这份打杂的工作,远比在杂志社难得多,她一直站到下午六点多,打杂的伙计可以先走,再晚些,店子里要盘一天的账。
“阮安,怎么样,还吃得消吗?”胖洪两只手搁在自己肚子上,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在这里做事,可是不轻松呢。”
阮安说:“还好。”
胖洪点点头,接着说:“今天你就先回去,明早七点开始上工,你要在两位师傅还没有正式上工的时候,把店子打扫干净。”
阮安答应着,问掌柜的:“请教您一件事,我想扯做寿衣的布料,不知道该怎么选,这里头有没有什么说法。”
胖洪道:“这个你得问段师傅了。”
他把阮安带到柜台处,段师傅听了,问了几个基本问题,要是年长的,一般也就是绸和缎,颜色以蓝色、褐色为主,年轻的女性多用淡红、粉红或葱白。给去世的人准备的寿衣,通常都是奇数,上七下五,即七件上衣,五条裤子,夭寿者只能穿三件。
阮安这一天都在想,应该给赵爽做什么样的寿衣,传统的样式,兰大袄,兰棉裤,四褶裙,她想必不喜欢,而要是复杂的款式,母亲也做不来。
思来想去,想到那天看到敏熙穿的学生装,上头是短衣,下面是裙子,那样朝气清新,脑子里就自动出现,赵爽穿着它的模样。
她扯了两块料子,都不是寻常做寿衣的料子,一块淡淡的天青色,一块是浅金,再搭配一块白色内衬。
等阮安抱着扯好的布料走出铺子,段师傅才丢下一句:“离经叛道,不守规矩。”
转脸阴恻恻对着胖洪,“洪掌柜,你这是干的什么事,把一个女孩子弄来做伙计,成何体统,你自己想巴结少东家,也别来给我们添乱啊。”
姚师傅在里间里听了,默不作声的笑了笑。
大壮拉着空车,早早在铺子外头等着阮安,见她出来,立刻迎上去。“小小姐,我来接你下班。”
阮安朝铺子里看了一眼,“大壮,以后不用接我,我自己可以回去。”
大壮不吭声,把阮安手里的布料接过去,扶着车子让她坐好。
阮安刚要抬脚,忽然有种被人注视的感觉,她立刻抬眼朝对面扫过去。这个时间点,正是下班的时候,来来往往的车子和行人很多,对面未见异常。
她看了几眼,收起心头疑惑,怕表现的过于明显,也不清楚对方什么来头,便佯装无事的上了车。回到家里,顾不上两条腿酸胀,脚后跟生疼,先关起房门画起图样。
上身是天青色的短衣,立领,左衽,半弧形下摆,收窄了腰身,两只半长喇叭袖,下面淡金色的长裙,一铺到底。
样子画好了,阮安拿起来端详,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赵爽喜欢素净淡雅的样式,优雅知性,不喜欢张扬。她本人是低调的,低调却令人无法忽视,在阮安心目中,赵爽是有腔调的高级美,不需要纷繁的装饰,简素的搭配足以,但又要突出她的与众不同,所以,阮安才觉得差了些什么。
看了半天,说不清楚差了什么,拿出去给母亲和丁婶看,正巧何星洲下班回来,大家便问阮安,为何要给赵爽做这样一套寿衣。
她眼前出现的,是那一天,赵爽站在杂志社的空地上,仰头望天,听着那号角般的汽笛声。头顶上是朗朗青天,而她整个人,似乎在发光。
不是传统的素衣黑裙,蓝竹布褂,打破了学生装与寿衣的禁锢,展露自由的端倪。
“没什么原因,就是想给她做这样一身衣裳。”阮安垂眸,抚摸着布料,怕泄露太多情绪。
“行吧,只要是你弄的,想必赵姑娘会喜欢。”李秀珠说,“就是时间太仓促了,最后也不知道能做成什么样子,我只能尽力一试。”
“姆妈,你来教我,我想亲手做给她。”
李秀珠讶异的抬起眼睛:“你做?”
“原本我这次去锦盛,也是想要从头学习做个裁缝,不如先自己试着动手。”
说到这个,李秀珠就有些不开心。“你一个女孩子,非要学什么裁缝,那是要伺候人的。你想出去工作,姆妈不拦着,我知道现在是新世界了,跟从前不一样,但咱别干这下九流的工作。你想要工作,让华先生帮你安排一个不好吗,星洲啊,你也说说她。”
何星洲反过来劝李秀珠:“您要相信阮安,她做事有自己的想法。”
李秀珠气哼哼地:“她就是想法太多,主意太大。算了,我不管了,我老了,你们年轻。”
简单的吃罢晚饭,对面华东霆还没回来,李秀珠带着丁婶和阮安,在外间屋里,把大桌收拾出来,布料铺在上面,一个竹编小筐子里放着针线,直尺,剪刀,划粉,都是白天现买的。
家里自己动手做衣裳,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她们找了阮安以前类似的旧衣裳做参考,量尺剪裁,赵爽的身量也差不多。
把布料熨平后,李秀珠让阮安拿着划粉,在布料上画出前后两片的样子,然后是两只袖子,画好之后,留出多余的边剪下来。
阮安依言照做,她素净修长的手,放在布料上,李秀珠一眼望见她左手虎口处留下的疤。
那是她发作时咬的,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伤口愈合之后,形成一道月牙一样的痕迹,入肉很深,再也消不去,可以想见,当时她咬的有多狠。
李秀珠心里再多的气,这一下也全散了。说到底,终究还是自己对不住孩子。
“裁衣片,下剪刀,须胆大心细,手要稳如磐石。下剪子之前,心里就已经想清楚了,下去之后,左手压抚,右手推刀,快慢要有序,这样才能裁的精准。”
不愧是在苏州织造署呆了半辈子的,李秀珠做起这些,竟也有模有样。
好在衣裳样式简单,传统中式剪裁,无需考虑立体,阮安就在母亲和丁婶的指挥下,屏息凝气的操作。
李秀珠跟丁婶,负责比较复杂的领子,要先用纸剪出大概的样子,还要做盘扣。三个脑袋凑在一起,聚在灯下,手里干着活,嘴里就聊起过往。
“从前人家做衣裳,特别是婚姻嫁娶,有钱的大户,需提前个一年半载,甚至好几年,物色好裁缝师傅,绣花娘子,接到家里去住。一日三餐,外加点心茶水,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准备,把从定亲到结婚所需的物件,一点一点缝制出来。大到婚服、帐子、被面;小到粉扑、烟袋、眼镜袋,还要分男女。”
一些细细碎碎的家常旧时光,缓缓流淌出来,她们聊着以前在苏州的日子,聊起阮安小时候,很多她未曾经历,或者遗忘了的旧时光,随着剪刀一点一点向前,那些往事如同旧梦一般展开。
因着如此,屋子里显得特别温馨,家里很多年都没有这样的好光景。李秀珠嘴上不说,心里知道,这些年有多亏欠女儿,好在她如今身子骨大好,以后的路还长着,她也想多一些这样的温馨时光。
安祥里出的事,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没告诉李秀珠,怕她身子弱,胡思乱想又害怕,她什么也不知道,也不爱外出。
“可惜呀,这是做寿衣,要是做喜服就好了。”李秀珠遗憾的长叹口气。
阮安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亲自动手做的第一件衣裳,竟然是寿衣。当年外祖父过身,寿衣是老早就备好的,她没上过手。
她埋头剪着布料,侧身对着大门,灯下一道细细的剪影,修长的脖颈有着好看的弧度,后颈处有柔软的碎发贴着肌肤。这样的她,像一株静默的百合花,素白淡雅。
夜归的华东霆,外套搭在臂弯,双手插在口袋里,站在门外。
门半开着,他就站在那里看着。
阮安做事专注,不知道华东霆的存在,其实,他几乎一整天都在关注她,就在锦盛对面的酒馆里。瓒叔的人来告知,四一二那天遇害的人,还有那些失踪的人,他们被水淹,被活埋,被绞杀,尸骨无存,无处可查。
就算他现在把枪抵在宋鹤卿脑门儿上,他也无法准确说出赵爽那些人遗体的具体下落。
唯一能获悉的,赵爽他们就义前,曾被关押在龙华镇的警备司令部看守所,那里可能还有他们的遗物。
白天,华东霆坐在对面酒馆楼上靠窗的角落里,透过窗户,能看到锦盛。一则,他需要观察一下,附近有没有宋鹤卿或者日本人安的桩子,有没有可疑人物出现;二则,他也想看看阮安在华家的店铺里工作如何。
他看着她吃力的搬着布料,看她被孤立,看她因为双脚久站,扶着柜台,咬牙缓解。
一直到她抱着几块布料出门,走到路边准备踏上黄包车,突然抬脸朝自己这边望过来。华东霆微微后仰,将自己藏起,待阮安离开后,又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喝了半天酒。
“华先生,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何星洲拎着打了热水的暖水瓶上来,看到他站在阮安门口,唤了一声。
阮安这才发现,华东霆回来了。她看一眼他脸上的神色,眉眼冷硬,又闻到淡淡的酒气,心下有些明白,便什么也没问。
不知不觉都已经夜里十一点了,何星洲要给华东霆分点热水,让他洗漱,他没要,自己端着脸盆,漱口杯到楼下用冷水洗漱。
阮安也收了东西,让母亲早点休息,自己回到小屋,听着楼下华东霆洗漱的动静,心里乱糟糟的。但她还是强迫自己静下心,不要惊扰到母亲,也别给华东霆添堵。
这一夜不可能睡得好,阮安始终没有睡沉,起来的时候才五点钟。她收拾收拾,准备去上工,开门的时候,对面的房门同时打开,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一起下楼。
路上,华东霆照实传达了瓒叔那边的消息,阮安半天没有说话。
这个点,街上卖早点的也刚开始出摊,清晨黯淡天光下,缭绕着烟气。两人沉默的走着,快到锦盛门口时,阮安才停住,对华东霆说:“我想去她最后被关押的地方看看,可以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