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高府,下人把阮安带到高庆松起居的左边小楼,他已经从卧房里起来了,穿着家常的衣裳,胸襟处别着一块金怀表,手上戴着翡翠戒指,乍眼一看,不知道的人,压根看不出他正病着。
但要是仔细看,还是轻易能发现一些异样。
发烧让他的面色有些不正常的潮红,嘴唇却青白,手也在微微发抖。
高庆松坐在弥勒榻上,手边一张报纸一杯茶,见阮安回来,便放下报纸说:“这回没拿错吧?”
阮安点头,他便挥手叫佣人下去。
“去书房。”
高庆松的书房不算大,里面摆放的书籍也不多,只是很封闭,一扇小窗,焊着铁条。靠着墙角,一个巨大的铁皮保险箱,这里显然对其他人来讲是禁地。
硕大的桌面上,搁着他曾拿着的那支枪,阮安将盒子放上去,解开锦布,取出药品。
“高爷,这就是镇定剂,是刚面世的德国新药。”
全是洋文的盒子里,针剂还剩下一半,高庆松显然更不懂洋文,阮安想,他或许会对自己进行盘问。可高庆松什么也没说,坐在椅子上就开始解扣子。
“来吧。”
这倒教阮安意外。“您不怕?”
高庆松这才抬眼看她,好笑的说:“怕什么?怕你拿毒药害我?”
既然他这么说,阮安便如实道:“高爷,我必须坦诚告诉您,我不会注射,更没有给人注射过。”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高庆松毫不在意,已经脱了外衫,露出左臂。“你就往这上头扎,把药水打进去。”
阮安迟迟不动。
高庆松再度抬眼:“我都不怕,你怕什么。你不是要做裁缝么,裁缝除了心细,手更稳,尤其是拿起剪刀的时候,手起刀落。行啦,别磨磨唧唧的。”
阮安这才取了针管针头,“这药打进去,您可能会昏睡不醒。”
高庆松说:“我知道,你回来之前我已经吩咐过,留你在府上做客,就请阮姑娘在我这里多待几日吧。”
这是意料中的事,阮安点点头,正准备敲破玻璃瓶,楼下高府的私人电话机响起,高庆松抬手示意她等一下。
上海滩装得起私人德律风的人家有限,通常没什么紧要的事,也很少有人给高庆松打电话。接电话的自然有佣人,没一会儿功夫,佣人就上来禀报,说日本三井商事的田村先生有事来拜访。
“他说什么时候过来?”高庆松隔着书房门问。
“田村先生说,半小时以后到。”
高庆松哼地一声笑,“真会挑时候。”
这话是对阮安讲的,接着才对佣人吩咐,让他去大门口跟兄弟们说一声,等田村来了,直接让他进来。另外,叫人去喊宋鹤卿过来。
日本人要来见高庆松,这对阮安来说,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他跟日本人之间的关系。麻烦的是,巡风小六也要来。
“阮姑娘。”高庆松忽然叫她。
阮安收敛心神,问道:“高爷有何吩咐?”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看上去好一些,我不想一脸病容的见客。”
知道他是不想被人看出来病了,阮安思索了一下,这个倒也不难,化妆就可以遮掩病容。母亲过去就是这样,她也经常帮母亲化妆,让她看上去好一些。化妆品是现成的,高宝琳屋里应有尽有,高庆松寻了个借口,让佣人带她过去,阮安取了一些过来。
高庆松盯着桌子上,女孩家用的玩意儿,失笑说:“没想到这辈子,我还有用上这些东西的时候。”
化妆没什么难度,难的是怎么给男人化的自然,好在阮安对色彩应用驾轻就熟,根据高庆松的肤色做了调整,只是遮了遮他面上不正常的潮红,再给青白的嘴唇添上一点淡色。
弄罢了,高庆松对着镜子反复看,没什么痕迹,阮安从盒子里又拿出止咳平喘的药,让高庆松先吃药暂时控制,高庆松看着她的眼神里,多多少少带出一些好感。
他吃了药,重新梳理了头发,整理好衣裳,刚弄好,佣人回禀说田村已经到了。
“你就留在书房,不要出来。”
高庆松交代阮安,亲自下去迎接,田村的汽车正好停在小楼门口,他还是穿一身板正的西装,从车里下来,见着高庆松就笑呵呵上前打招呼。
“高爷,多日不见,你气色不错。”
见田村一直盯着自己面容,高庆松心里到底不够踏实,忙一个侧身,将他朝屋里让的同时,避开外头晃眼的光线。
屋子里垂着窗纱,佣人们准备好了茶水,田村的司机跟着一道进来,这人脸上一道显眼的疤,眼神过于锋利,手指骨骼粗大,是个练家子。
高庆松淡淡瞄了一眼,收回视线,请田村就坐。“不知田村先生突然光临舍下,所为何事啊?”
“高爷说的什么话,咱们是老朋友了,我就不能没事来看看你?”田村打着哈哈,跟高庆松有来有回的寒暄。
楼上无人,阮安蹑手蹑脚走到楼梯处,听着下面两个人的对话,从他们的话语里,暂时无法判断他们真实的关系。
“其实,我是刚从南京回来。”田村的话锋一转,开始谈正事,“还是想跟高爷你,聊聊我们合作的事情。不如,咱们去你书房谈?”
阮安心里一紧,现在书房桌子上还放着枪和药。
她正打算过去把东西收好,就听高庆松道:“还是去吸烟室吧,我这里有上次小六子搞的外国雪茄,听说是上等好货,正好拿来招待田村先生。”
田村起身:“哦,高爷的东西,都是最好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阮安闪身回到书房,快手快脚将书房的门关上,小心的没有发出声音。高庆松领着田村和他的司机上来,先朝书房那边瞥了一眼,就带人进了吸烟室。
高庆松是英美烟草公司的股东,这吸烟室是他效仿西人俱乐部的样子改的,深色的护板壁,墨绿色皮沙发,靠墙一排通天柜上是各种各样的烟草,平时没什么要紧事,他不在这里待客,这里私密性更好。
吸烟室厚重的雕花门,能隔绝掉绝大多数声音,等他们进去了,阮安只听到关门声,听不到人说话。
该怎么办呢,机会难得,稍纵即逝,由不得她犹豫,她只能悄然靠近,尽可能把耳朵贴在雕花门上,去捕捉,获悉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
吸烟室里,高庆松与田村就座,田村的司机站在他身后,一双眼睛总带着点虎视眈眈的感觉。高庆松只当没看见,取了宋鹤卿送的雪茄,将雪茄剪也一并递给他。
田村用两根手指捏着雪茄烟,轻轻来回转,又放在鼻端闻了闻。“果然是上好的雪茄,醇厚丰满,高爷不来一支?”
高庆松这个时候是不能再抽烟的,可田村紧紧盯着他,他笑了笑,又自取一□□就陪田村先生一起。”
两个人互相点了烟,田村用力嘬一口,将一大团烟吐出来,有意无意的,烟气正好喷到高庆松那边,他猝不及防吸入,肺部一阵骚动,高庆松强自忍耐。
“高爷知道我为何突然去了南京么?”
高庆松压制着肺里的骚动,尽力平稳的说:“愿闻其详。”
田村半靠着沙发,抽着雪茄,眼睛盯着他,“4月18号,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中华民国最高行政机关,从某种形式上,结束了军阀统治下四分五裂的中国,未来行政、司法、教育、军事、外交都将趋于一统,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高庆松也半靠着,小心的抽着烟,让烟雾将自己模糊,对于田村的发言,他只是微微点头,并不表态。
“最高行政机关的建立,意味着中央政府的成立,鄙人是代表在中国境内经商的日本企业前去祝贺,也与南京政商两界朋友会个面,交流交流。”
这句话背后是在表示他在南京政商两界有门路,高庆松听了,还是微微点头,神色不露。
“中央政府成立后,将逐步统辖全国,南京国民政府下一步的计划,为了稳定中国局势,会采取统一财政、集中财权的政策,努力扫清前政府时期的卖国行为,并积极与其他国家缔结友好通商条约与关税条约。”田村笑起来,“高爷,我们之间进一步合作的契机到了。上海滩的码头、仓库、铁路、货运,一半在西人手里,还有一半在帮会,其中以高爷为魁领。在过去的那些年,我们与高爷您在这些方面,也一直都有商贸上的往来,承蒙高爷关照,三井商事能在上海获得崛起和较快发展,在十里洋场能够龙腾虎跃,都与您脱不开关系。”
“田村先生客气了。”
田村这话听上去像奉承,但其实不然。高庆松自然听得出,他这是隐带威胁。
前面说中央政府要清算,还要集中财权关税,后头就把自己绑定这么深,生意场上谁敢说自己干净,无非都是浑水里头好摸鱼罢了。
大王城头彩旗飘,换了一波又一波,眼下成立南京中央政府,一切规矩重新来过。
田村继续说:“我知道,高爷志在千里,一直想要涉足远洋航运生意。毕竟,你的资源得天独厚,左手码头,右手铁路,要是再成立自己的远洋航运公司,那上海滩所有的货运命脉,就全攥在了高爷手里。”
高庆松假客气:“田村先生言重了,我高某人在上海滩,也算不上什么,比我有能耐的人,多了去了。”
田村微微一笑,不接他的茬,只说:“我不否认,中国诚为世界航运事业发端最早之国,然时至今日,其航海业已不复往昔盛景。反观敝国日本,早于光绪元年便已开通往来日本与上海的定期航线,专营中国大豆、棉花等物产之贸易。及至甲午之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敝国据此获得长江流域上海自重庆之航行权,在我帝国政府襄助之下,敝国航运企业纷纷来华,参与航运事业竞争。”
高庆松随着田村的话,微笑颔首,其实心里听他刻意咬文嚼字,显示自己有文化似的,反感极了。
说这么一大堆,有屁不能痛快点放么。
这些日本人学中国,别的学不到精髓,就这个做表面文章,一样都不落。
高庆松一边腹诽,一边继续听田村往下说。
“日清航海一举超过怡和、太古、这样的老牌英资企业,跃居在华外资航运企业船舶吨位之首,其成绩斐然,有目共睹。若阁下愿与敝方联手,以高爷手里掌握的码头等资源为依托,与我们开展深度合作,相互支持,践行中日亲善,合营共荣的理念,高爷想要创办海运公司绝非难事,所有通关事宜,鄙人可以代表三井商事表态,自当全力斡旋,确保畅通无阻,资金上,我们也可以出大头。”
田村终于说完了,他很满意自己的这一段发言,认为给足了高庆松面子,也向他展示了自己这边的实力。
“听上去很不错。” 高庆松悠悠开口,表现出一些兴趣。
说来说去,就是想要他的码头。田村说这番话的时候,坐姿上有了变化,他靠在沙发背上,翘起了二郎腿,两只胳膊舒展的搭着,这是一种倨傲的姿态,他自己都没意识到。
嘴上的礼貌客气,终究有限。
田村进一步抛诱饵:“不仅如此,如果我们合作成立远洋航运公司,高爷不必担心盈亏问题,我今天就可以向你保证,你的利益绝不会受损。未来,不管客多客少,盈亏如何,都能保证按期开航,如期到港,并且能对货主十分优待。货主与亲朋随船,不仅免票,还可以住上好的房间。”他笑了笑,“届时,不管高爷与令千金想去哪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美国,英国,新金山,都可以。”
“唔……”高庆松沉吟着。
阮安在外头听到这里,怕后头错过什么重要信息,更把身子往门上贴,因而,她忽视了楼梯处传来的脚步声。
最近太热,人也燥,没怎么码字,都是存稿。等凉快了,还是要勤奋起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9章 暗流(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