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温暮向刚进门的乔松之招了招手。
“我来了~”乔松之飞奔而来,看到桌子上已经摆满了自己爱吃的菜品,激动地当场要给温暮一个热情的拥抱。
“啊啊啊,暮暮我爱你!”
温暮见状向左一闪,躲开了这个爱的拥抱,“大可不必!赶紧吃吧你。”
宋清辞不动声色地将眼前的这一幕收入眼底,然后轻声说:“暮暮?”
“你的小名吗?”
宋清辞声音轻轻的,轻到让人感觉充满狎昵和宠溺,像是个蛊惑人心的海妖。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脸上带着笑,好整以暇地等着温暮回答。
“是。”温暮点点头。
“挺可爱的,木木~”
小木头的木。
宋清辞仗着同音不同字,嘴上悄悄耍了个流氓。
温暮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幸好乔森这时拿着饮料回来了。
“宋清辞,还算你有良心,知道给我点我喜欢的毛肚。”乔森把饮料分给大家,然后就立刻去夹宋清辞刚刚下进去打算自己吃的毛肚。
“不客气,虽然那是我下给自己吃的。”宋清辞面无表情接道。
“谁谢你了!”乔森怼道,“请客的是老子!”
“嗯嗯,乔总大气。”宋清辞毫无感情地奉承道,然后冲着对面的温暮笑了笑:“温暮,别客气。”
“对,暮暮别客气,我哥请客。”乔松之附和道,然后给温暮夹了一筷子羊肉。
铜锅涮羊肉,香气四溢,十分诱人。
见两个客人丝毫没有作为客人的自觉,喧宾夺主起来,乔森这个请客的主人再不说话就不合适了。
“是的,想吃什么随便点!哥请客!”乔森爽朗道。
“哈哈,好,我不客气。”说完很有面子地把刚刚碗里的羊肉吃掉,表现得体大方,很符合此时此地的社交场景。
有礼,有节。
“这家火锅确实挺好吃的。”乔松之生性活泼,吃饭也阻挡不了他说话的热情。一顿饭,基本上都是他在说话。也幸亏饭桌上有他,气氛才一直活跃着。
温暮时不时搭上两句话,大部分时间都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
——默不作声、安静乖巧。
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是宋清辞观察到的温暮。
而温暮也观察着宋清辞,火锅店经常嘈杂纷乱,身处其中的宋清辞却不显分毫杂乱,哪怕只是轻轻举杯抿茶,动作也干净利落。有人递话,他目光便缓缓地看过去,神色专注,不疾不徐地答一句。
沉着冷静得完全不像这个这个年纪的年轻人。
这就是宋家培养出来的接班人吗?这就是豪门世家的行事章法吗?
温暮暗自思忖。
一顿饭下来,气氛还算轻松,谈论的都是彼此知道的话题,不曾冷场。
宋清辞和乔森下午还要继续忙学生会的工作,四个人到了校门口就两两分道扬镳了。
“松之,你先自己回宿舍吧,我突然想起我还有点儿事儿要去办。”走到一半,温暮突然停下和乔松之说。
“啊?需要帮忙吗?”乔松之关心地问道。
“不用,就是送个东西,走了拜拜。”温暮挥手再见。
“慢点儿,注意安全。”乔松之叮嘱道。
“嗯嗯。”
温暮转过身,朝向南走去。他其实没什么事儿,只是想自己一个人走走,散散心。
宋清辞……
刚刚那么近的距离,温暮确切体验到了宋清辞骨子里的教养和那不经意间展露出的那份独属于世家大族的气质与眼界。
哪怕再尽力低调收敛,也无法遮住这刻进骨血、融入灵魂的东西。
果然啊,不能离得太近。
1.2米,不近不远,是温暮和朋友之间相处的最舒服的距离。
而他和宋清辞仅有的三次见面,距离都远小于1.2米。
太近了……
远小于正常的朋友之间1.2米的社交距离。
况且,他和宋清辞算朋友吗?
温暮不知道,也不敢妄自居之。
下午2点,是夏季最热的时候。除了上班族,大概没什么人会选择这时候在外游荡。
温暮走在马路边上,看着路上各种各样、各个品牌档位的车来来往往,A市不缺豪车,就像A大不缺人才,甚至不缺天才。
这一点,温暮从进入A大那一刻就知道了。
世上尘沙无数,珍珠千千万,人工的不如天然的,天然的又有优有劣。
一些尘沙,阴差阳错被风裹挟进了牡蛎内,在熬过3-7年的痛苦磨炼之后,幸运地变成了所谓的“带血泪的钻石”,却永远也无法匹及那些天生珍贵躺在天鹅绒上的那些珍品。
人工的又怎么能匹及那些珍品呢?
A大距离A附中也只有3公里的距离而已,走路的话半个小时就能到达。
但这半个小时的距离,温暮走了三年才抵达。
天气炎热,刚刚又吃了火锅,温暮的额头上汗水密布。万里无云,太阳光直直射下,温暮的脸颊变得微微泛红。
这条路,貌似变得更加煎熬又漫长。
温暮走到附中的校门口,才猛然想起——他什么证件也没带,身上没有任何能证明自己是这个学校毕业生的东西。
进不去了。
他站在门外,有些遗憾和怅然,正准备转身离开,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女声。
“温暮?”
温暮闻声看过去,是他的高中班主任。
“李老师。”温暮尊敬地叫了一声。
“还真是你啊。”李老师笑着走近,“我远远看着像是你。你这是回来看看?”
“嗯,今天没什么事,刚好走到这边,就想过来看看。结果到了想起自己什么证件也没带,好像进不去。”说完温暮脸上带上一丝不好意思的笑。
李老师听后笑着开玩笑说,“能进来,你直接和门口大爷说你是毕业生。大爷要是不信,你就让大爷去看优秀毕业生照片墙。大爷一看墙上有你,就放你进来了。”
“你说是不是啊,大爷。”说话间,李老师带着温暮走到了门口,顺带着和门卫大爷开着玩笑说。
大爷:“是!哈哈。小伙子,你我可是眼熟的很温暮对不对?”
温暮笑着:“大爷,你怎么知道?”
“你毕业前我就经常看到你在照片墙那边。后来你了业,我更认识你了。”大爷一脸神秘莫测的笑,指了指不远处的优秀毕业生照片墙,“今年学校的状元,隔壁最好的大学A大录取,墙上都贴着你呢。”
温暮听到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依旧带着那副温和的笑:“大爷好记性!”
“哈哈哈,进去吧进去吧。”大爷笑着打开了门,招了招手。
“谢谢大爷。”温暮道了声谢,跟着李老师一起进去了。
“看你这一头的汗,今天第一节我没课,去我办公室坐一坐,凉快一会儿吧?”李老师关切地说。
“好。”温暮笑着点头答应。
办公室内凉气扑面,李老师倒了杯水,又递了张纸巾:“来,喝点水,擦擦汗。”
“谢谢老师。”温暮双手接过道谢,缓缓喝了一口水,顺势问道:“老师您真不当班主任了吗?”
“是,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李老师笑着,无奈地摇了摇头。
李老师40多岁了,从教以来便一直是班主任,和别人家的严苛班主任不同,她管理班级向来松弛有度,对学生们关爱有加,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带的班成绩也一向名列前茅,算是附中有名的教师。
温暮他们这一届是她亲自带的最后一届。
“我这一届带得很圆满,出了你这么个校状元,,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李老师笑着,眼中有着藏不住的欣慰。
“哪里的话,您年轻着呢。”温暮说。
这句话惹得李老师忍不住笑出声:“就会说好听的。”
她笑了一会儿,目光忽然柔下来,望着温暮,道:“其实啊,我之前一直挺担心你的。”
温暮微怔。
“我猜,你刚刚是不是有想‘如果我再努努力,考个市状元就好了,这样老师的生涯才是圆满。’”
温暮有些意外,他刚刚确实有过这样的想法。
李老师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中了:“你已经很棒了,我也很圆满没有任何遗憾。温暮,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你一直很听话,也很努力,是大家口中的三好学生。但也正因为这样,我才更担心你。”
“你太听话了,对自己太严格了,我总觉得你一直在用力撑着,像是在绷着一根弦,丝毫不敢松懈。。”
温暮握着纸杯的手略微紧了一下,指节泛白,连呼吸也悄然滞了半拍。
“最开始,你的成绩不温不火,并不显眼,一直埋头苦学。后来高二时,你突然名列前茅了,依旧是闷头学习。我感觉你好像一直绷着劲儿,就像是在走钢丝一样,生怕你突然松了劲儿,摔下去。"李老师缓缓道。
她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心和心疼:"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尽量安排你和乔松之坐在一起的原因,他活泼跳脱,我希望他带着你点儿,让你不要一直紧绷,慢慢地、松弛有度地走。”
温暮想像平常那样继续温和地笑一笑,礼貌地说句“谢谢老师”,但是却突然觉得嘴角沉重得抬不起来,喉咙也涩得发紧。
李老师和蔼地看着他,语气轻缓:“人生不是目的论,要享受过程。工作是我的一部分,但是也要照顾好自己,所以我有时间就会去操场走走、跑跑,锻炼一下身体。”
操场?
温暮听到这里,愣愣地看着李老师。
“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坚持了很久,也看到了你坚持了很久。我很庆幸你在排解压力,但如果你的压力不是那么多,跑步时不是那么压抑,我会更安心。”
李老师笑着,她像是一个母亲一般,细致耐心地观察每个学生,不动声色地关心着每个学生。
“老师,我……”温暮的声音有些沙哑。
李老师没有任何催促,只是拿起温暮眼前的杯子,给他再次接满了温水,放在了他的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背。
轻柔,又有力量。
温暮觉得自己的眼涩涩的,原来,他一直都有被看到。
“我一直以为您之前不曾看到我。”温暮喃喃道,“起码在高二之前。”
他性格不温不火,不像乔松之那样脑子灵活,不像宋清辞那样优秀夺目。凭什么,获得老师关注呢?
如果不是高二时成绩突然变好,他凭什么呢?
“我一直都在静静看着你们每个孩子。”李老师平静地看着他,“但其实,有什么关系呢?”
“花园里的每颗树,园丁都会留意,只有觉得这棵树长势不对时才出手。没有园丁的关注又如何呢?树就不长了吗?”
温暮知道,答案当然是:不会。
树木会向阳而生,哪怕无人注视,也不会停止生长。它们有自己的节律与方向,从不依赖谁的目光做指引。
“很简单的道理,这一点上,我并不是很担心你。但温暮啊——”李老师语调放缓,眼神格外认真,“也别太把自己的目光放在别人身上。”
这一句话,像一枚钉子,钉进了温暮的心底。他一时怔住,没能立刻开口。
“学他人之长,固然是好事,但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温暮垂了垂眼,心里低念。
突然,耳边响起熟悉的下课铃声,下午第一节课下课了。
“我第二节课有课,不能继续陪你聊了。”李老师站起来,目光和蔼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但是,老师很开心能见到你,也期待下次见到你。”
“会的老师,谢谢李老师。”温暮连忙站起身来,向老师告别。
走廊上学生们来来往往,嬉笑打闹,熙熙攘攘的声音,嘈杂又有朝气。
这样的热闹,从来不属于高中时的温暮。他看向路过的教室,教室里有几个学生依旧埋在课桌前,这才是属于他的高中。
没有天赋的努力型选手。
天然珍珠被称为贝类分泌的“带血泪的钻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ch5 告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