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落到了脚边,形状很完整,是很标准的小巴掌,金色的,基本没有腐烂,叶片也还柔软,岁序移捡起了那片叶子,放进了外套的口袋里。
慢悠悠地迈腿上楼,刚想伸手敲敲门,镜远就打开了门。
岁序移想张嘴说些什么,镜远先他一步开口解释:“听见有人上楼,估计是你,就开门了。”
“那你猜的真准。”
“谢谢。”
镜远开了门就继续回房忙去了。
岁序移进了屋低头要换鞋,听见镜远的声音远远地传来问他:“叶秋拭问你知不知道沈辞树在哪,说昨天出了研究院就再没见她,给你发消息你也没理。”
“免打扰了。我还没有沈辞树联系方式呢,没顾得上加她。”岁序移突然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她看上去就跟风似的,抓不住啊。”
“叶秋拭要是知道你把她免打扰会生气吧。”镜远的关注点比其他人奇怪的多,提取出来的关键词只有四个字:免打扰了。
“为什么?”
“她觉得当她有事找人的时候,对方在线不回消息是不礼貌的。”
“那很别扭了。”岁序移微微皱了皱眉。
“因为别人有事找她她一定会第一时间回复。”
“是个好人。”说着岁序移翻出来了和叶秋拭的聊天页面,看见了被免打扰的三条消息。
等风来拭秋:『你有沈辞树联系方式吗?』
等风来拭秋:『帮我联系一下。』
等风来拭秋:『人不见了。』
时间早就过去两个小时了,岁序移摸了摸鼻子回了句“找到了吗?”
对面很快回了消息:没。
风来只觉凉,风出惊不扰。
“哦对了,镜远你家有那种可以做标本的东西吗?”岁序移想起了自己捡的那片长的十分标准的叶子,用来做标本或者书签都挺不错的,算是自然送自己的。
“做标本的?”
“对。”
“怎么了?”
“捡了片叶子想做成标本,等等我给你找找。”说完岁序移就去翻装在口袋里的叶子,镜远也探着头看。
在镜远的注视下,岁序移翻了半天什么都没翻出来,抬起目光和镜远对视的时候略显尴尬。
“……不见了。”
镜远不太会安慰人,思考了老半天才说出一句那很遗憾了。
明明记得放在口袋里了。
“那就下次再说吧,大自然很慷慨呢。”
“……”岁序移望了望镜远昏暗的房间,暖黄色的灯光倾泻而下,在这个角度只能看见镜远一点点翘起来的头发和后背,视野里更多的是被照的浅黄色桌子和桌子上那盆生机勃勃长得正好的绿萝。
“你学过哲学吧?”
“有一点,《苏菲的故事》,那本书挺有意思的。”
“怪不得说话这么有深意……”
“嗯,哲学可以辅助学物理学。”
“怎么说?”岁序移立马来了兴趣,扒着门框往房间里探头探脑。
镜远被岁序移逗的轻轻一笑,“进来坐吧,正好工作累了,聊聊天。”说着镜远点完保存把笔记本电脑合上了。
“啊,好啊。”岁序移赶快移动了进来,在房间里扫了一圈也没找到椅子,突然感觉后背被人戳了戳。
是镜远。
岁序移回头,看见镜远指了指床,示意他可以直接坐在床上。
岁序移理了理床单坐下,靠在床头上看镜远。镜远把眼镜摘下来,揉了揉眉心,几绺没扎起来的头发随着动作晃动,活像个古风美人。
“哲学对演绎、归纳、归谬等逻辑方法的系统研究,可帮助学习者更精准地理解物理学中的推导过程,避免逻辑漏洞。比如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动量守恒,或从量子力学公理推导波函数性质之类的。
而且哲学对‘存在’‘时空’‘因果’等根本概念的探讨,能帮助学习者跳出具体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模型的抽象本质。”
岁序移注意到镜远说话的时候会一手托着腮,一手懒懒散散地搭在椅子扶手或桌子上,宽大的衣服随着他的动作衣服褶皱不断变化,被余晖般的灯光照的暖暖的。
“物理学中的许多基础概念其定义并非天然清晰,而是伴随哲学思辨不断被完善,例如质量的概念,从牛顿力学的惯性质量到相对论的静质量/动质量,背后是哲学对物质属性的认知演变;学习哲学可帮助学习者理解这些概念的历史语境与内涵变化,而非机械记忆定义。哲学能引导学习者意识到,物理学中的公理并非纯粹的客观事实,而是基于经验观察的理论假设;这种认知可避免将物理理论绝对化,培养批判性学习态度。
物理学的发展常面临‘无法仅靠实验解决’的问题,此时哲学的反思价值尤为突出。”看岁序移懵懵地点头,镜远有点忍俊不禁,“嗯……这样,你说说宇宙的起源。”
“宇宙起源……宇宙大爆炸理论啊?”
“嗯,对,说出来。”
“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一个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奇点”,随后通过快速膨胀、冷却,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星系、恒星、行星等天体……”
“对,但是我们默认‘一切事物皆有开端’,是基于日常经验中‘因果链条’的惯性认知,但宇宙作为‘包含所有时空、物质的整体’,是否仍受这一逻辑约束?”
“啥意思?”
“对‘起源’本身的概念解构,‘开端’是否必然存在?我们的认知基于‘感官经验’与‘逻辑理性’,但宇宙起源可能发生在‘时空尚未形成’的状态下,此时‘时间’‘空间’‘物质’等我们赖以思考的概念均不成立,任何基于现有概念的描述都是对终极实在的‘简化与隐喻’;人类理性试图超越‘经验界’去探究‘物自体’时,必然会陷入‘二律背反’,这并非理性的缺陷,而是理性的固有边界。这种认知,让哲学在‘宇宙起源’问题上保持谦逊,它不追求给出具体答案,而是引导我们承认‘未知本身也是对宇宙终极问题的一种回答’……”
“镜老师……我听不懂啦……”
“没关系,可以先消化一下,感兴趣我下次继续给你讲。”
人是无知的,但同时也是具有好奇心的,不少人的一生都因为这份好奇心不断探索,有一点点认识这个世界,有的名垂青史,有的默默无名,随着发现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虚无。如果有一天,人类什么都知道了,存在的意义还是什么?
留下一个未知吧。
宇宙的尺度太大了。
岁序移揉了揉太阳穴,突然问镜远:“哦对了,你知道那个生来注定相连的说法吗,关于量子纠缠的。”
“什么?”
“注定处于不可分割的量子关联中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从生成起就始终保持的量子绑定。这也算一种哲学的说法吗?”
“述本质是对量子纠缠科学属性的精准描述,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说法,但它天然蕴含着可被哲学反思的维度。”
“哦哦,知道了。”
“你困了吧?”
“啊?”岁序移悻悻地摸了摸鼻子,“你怎么知道?”
“看出来的。早点休息吧,好梦。”镜远站起来开始收拾桌面,岁序移打着哈欠蹬上拖鞋晃晃悠悠往外走。
“哦对了,话说你怎么下楼转悠转悠了那么长时间?”
“好好玩啊,我看大妈跳广场舞看了好久。”
“我更乐意相信你是看风景看了那么长时间。”镜远有点不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无奈扶额。
“看大妈扇子上的褶皱。”
“……”
岁序移会被莫名其妙的东西吸引走注意力,有时候是一直盯着镜远的头发看,有时候是自己皮肤下的血管,有时候甚至是低头走路的时候陌生人路过时闯进视野的鞋上的鞋带……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如果这个事物是另一种形态,会有什么不一样?
或许在时间维度或平行宇宙才能看到其他分支了,镜远和岁序移还是偏向有平行世界的说法的。
一切都好像是刚刚好,特意安排成这样,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影响整个世界。
所以我如果当时选择拦住邻居,会不会影响到现在,会不会不会遇见镜远呢?
还真有点庆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