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徐菘蓝总是会想起金陵城的那场雨。
想起他是为何了却尘缘而下山,却偏偏在万丈红尘中,遇见了那个让他道心震颤、再也无法忘却的人。
如果早知道追寻师门遗失百年的秘宝“天机镜”,会让他撞上那个鹅黄衣衫、银铃叮当、笑着问他“信不信前世今生”的少年,他当初还会不会,那么干脆地接下师尊的这道法旨?
一切的开端,始于那场梅雨,那场宴席,和那少年口中一个关于《三世书》的故事……
梅雨时节的金陵,笼罩在濛濛水雾之中,青瓦白墙都洇开一片湿漉漉的灰意。徐菘蓝一袭青色道袍,执伞立于知府衙门外,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他脚边聚成小小的水洼。他面色平静,眸底却凝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奉师命下山,明面上是应这金陵知府之邀,为满堂仕宦宣讲道经,扬浩渺派威仪。实则,怀中那枚冰凉的青铜罗盘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真正的目的——追寻师门失落近百年的秘宝“天机镜”的蛛丝马迹。师尊闭关前以十年寿元为代价,方卜得一线天机,指向这金陵城。然而入城三日,罗盘毫无反应,仿佛石沉大海。
此刻却被困于这喧闹宴席,应对虚礼,空耗光阴。
“二公子可算来了!”徐府管家满脸堆笑地迎上,“宾客都已到齐,就等您开坛讲经了。”
徐菘蓝微一颔首,敛去眸中情绪,随他步入灯火通明的厅堂。徐菘蓝站在席间,周身清冷之气仿佛将周遭的锦绣繁华都推远了三尺。他应对着宾客的寒暄,心思却全在怀中罗盘上。酒过三巡,知府笑着拍了拍手。“诸位,今日有幸请到浩渺峰高徒徐道长,不妨请他为咱们讲讲《道德经》的玄妙?”
徐菘蓝正欲起身,履行这无聊的过场,忽听席间传来一个清亮如磬的声音。
“大人且慢!讲经说道多无趣,不如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助助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从席间跳了起来。鹅黄锦袍,袖口绣着嬉戏的狸奴,腰间一串银铃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少年生得极俊俏,眉眼弯弯,笑起来露出两颗尖尖虎牙,天真跳脱,仿佛一道灼目的阳光,骤然劈开这沉滞的雨夜。
知府笑道。“白小公子有何趣事要讲?”
那被称作白小公子的少年快步走到厅堂中央,银铃清响,他扬声道。“我讲个《三世书》的传说如何?这可是我从小听到大的故事!”
席间顿时一片叫好声。徐菘蓝原本微蹙的眉头却骤然一紧。
《三世书》?
他指尖微微一颤,正欲端起茶盏的手顿在半空。师门秘卷中有零星记载,那天机镜的诸多玄妙传说中,正有一则提及它与《三世书》乃同源之物,皆可窥探天机命理!
就在此时——他怀中那枚沉寂了整整三日的青铜罗盘,竟极其轻微地、几乎是错觉般地…颤动了一下。
那颤动微弱如蝶翼振翅,却瞬间攫住了徐菘蓝全部心神。他猛地攥紧袖中罗盘,冰凉的青铜物件贴着他的掌心,再无动静,仿佛方才那一下只是错觉。
但他知道不是。
他稳住骤然加快的心跳,目光如敛了锋芒的剑,悄然落在那少年身上。此子是谁?为何他提及《三世书》时,竟能引动这专门感应特殊气息的罗盘?
白芨浑然不觉,已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说书先生都说呀,古时候有本神奇的天书,叫《三世书》。这本书可厉害了,记载着所有人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呢!”
他讲得手舞足蹈,感染力极强,席间众人无不被他吸引。
“听说要是有人能读到这本书,就能知道自己上辈子是谁,下辈子会变成什么。但是我奶奶说啦,这本书早就失传了,只有特别有缘分的人才能见到……”
徐菘蓝端坐着,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已惊涛暗涌。罗盘绝不会无故异动。是这少年身上带有秘宝气息?还是他本身…就与天机镜有关联?师尊的偈语模糊难解,“镜影现于言谈之间”,莫非应在此处?
白芨讲到精彩处,猛地一拍桌子,学着说书先生的样子。“话说那书生翻开《三世书》,只见上面写着,前世你是一株绛珠草,得遇神瑛侍者以甘露浇灌。今生你是来报恩的,要用一生的眼泪偿还!”
席间爆发出阵阵笑声。徐菘蓝望着少年因兴奋而泛红的脸颊,指节无意识地在袖中扣紧罗盘。是巧合?还是这少年并非表面看上去那般简单?他与此行目标,有何关联?
“轮回之说,经典自有论述。”他开口打断少年的话,声音依旧平稳,却暗自斟酌着词句,试图从那灿烂笑颜下探寻出一丝破绽,“白公子对此颇有兴致?”
白芨却只是笑,浑不在意地摆手。“就是觉得好玩呀!道长您讲话怎么一板一眼的,像学堂里的老先生!”
徐菘蓝一时语塞。他惯于研经辩法,却从未学过如何与这般跳脱鲜活、又可能暗藏玄机的人物攀谈试探。所有试探落到那看似毫无心机的笑容里,都仿佛泥牛入海。
窗外雨声渐密,敲打在青瓦上。
徐菘蓝垂下眼睫,袖中手指轻轻摩挲着重归沉寂的罗盘。看来,原定的行程需稍作更改了。这金陵城,他恐怕还需多留一段时日。
一是查天机镜下落。
二是查清这白芨的底细。
故事讲完,白芨笑嘻嘻地环顾四周,目光不经意间与徐菘蓝探究的视线撞个正着。少年眨了眨眼,忽然蹦跳着来到他面前,银铃叮当乱响,带着一身暖融融的气息逼近。“这位道长,您说这《三世书》的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
距离陡然拉近,徐菘蓝能看清他睫毛上细碎的光晕,闻到衣襟间干净的皂角清香。一种莫名的悸动掠过心头,让他不由自主地向后微仰,拂尘险些从手中滑落。他默念静心诀,压下心中异样与疑虑,淡淡道。“民间传说,姑妄听之。”声音却比自己预想的要温和。
白芨却不依不饶,又凑近些,眼睛亮得惊人。“那道长信不信前世今生呀?我觉得一定有的!不然怎么会有‘似曾相识’这种感觉呢?”
似曾相识?
这四个字如同另一根细针,轻轻扎入徐菘蓝的心湖。罗盘依旧沉寂,师尊的偈语模糊不清,而这少年的话语,却仿佛带着某种宿命的回音。
他望着少年明媚得近乎灼人的笑脸,忽然觉得经书上的字句都变得苍白起来。他张了张口,竟一时不知该从何问起。
窗外雨声渐密,敲打在青瓦上,也敲在他骤然纷乱的心上。
而那一抹鹅黄,已带着诸多疑问和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牵引,不由分说地,烙进了他原本只为任务而来的行程里。
而不知何时,少年已经回到刚刚的位置。
前世你是一株绛珠草,得遇神瑛侍者以甘露浇灌。今生你是来报恩的,要用一生的眼泪偿还!引用的是《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的典故,以及她与神瑛侍者(贾宝玉前世)的"木石前盟"和"还泪"之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相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