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影展红毯上,星光璀璨。花寒月穿着一身酒红色长裙,挽着导演的手臂,缓缓走过铺着红地毯的台阶。
这一年,她凭借一部悬疑片《暗涌》入围了最佳女主角。电影里,她饰演一个表面温柔、内心藏着秘密的心理医生,细腻的演技让她从新人一跃成为实力派女演员的代表。
而这部电影的主题曲,由预锦演唱。
这是他们第一次有间接合作,却从未见过面。主题曲录制时,她在外地拍戏;电影宣传时,他在国外巡演。他们的名字频繁地一起出现在新闻里,被网友称为“神仙联动”,却始终没有同框过。
“听说预锦今晚也会来。”导演笑着打趣,“你们俩这‘云合作’,也该有个正式会面了。”
花寒月的心跳又开始不争气地加速,脸上却保持着平静:“希望有机会向他请教。”
影展的看片会上,她坐在观众席的前排,看着大银幕上自己的表演,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当片尾字幕滚动,预锦的歌声响起时,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首低沉而压抑的歌,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破碎感,完美契合了电影的氛围。她能听出他对角色的理解,对故事的共情。
放映结束后,掌声雷动。预锦作为主题曲演唱者,被邀请上台分享创作心得。
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站在聚光灯下,比一年前更成熟了些,眼神却依旧清澈。“拿到剧本时,我看了很多遍,”他说,“花寒月老师的表演给了我很多灵感,她的眼神里有很多故事,让我更能理解这个角色的挣扎。”
他提到了她的名字,语气里带着真诚的赞赏。
花寒月坐在台下,感觉脸颊发烫,心脏像要跳出胸腔。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她,用的是“老师”这个称呼。
下台后,在休息室门口,她终于遇见了他。
他正和制片人说话,看到她走过来,笑着点了点头:“花老师,久仰。”
“预锦老师,您好。”花寒月伸出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您的主题曲,为电影增色太多了。”
“是你的表演太有感染力。”他握着她的手,这次的触感比上次更清晰,“我看片的时候,完全被你的角色带入了。”
他们站在走廊里聊了几句,关于电影,关于角色,关于创作。花寒月发现,他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高冷,反而很随和,对表演和音乐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你对角色的理解很深入,”他说,“尤其是最后那场崩溃的戏,眼神里的层次感,很惊艳。”
花寒月愣住了。那场戏是她拍得最辛苦的一场,NG了二十多次,导演差点要换演员。她没想到,他会注意到这么细节的地方。
“谢谢。”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是激动,也是委屈。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好像终于被看到了。
预锦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忽然笑了:“看来那场戏,拍得很不容易吧?”
花寒月点点头,又摇摇头,最终只是笑了笑:“值得。”
因为值得,所以甘愿付出所有。
这次见面后,他们偶尔会在微信上聊几句。大多是关于工作,他会问她对某个角色的理解,她会请教他唱歌的技巧。聊天记录里,没有暧昧的话语,却有着一种微妙的默契。
有一次,花寒月在片场崴了脚,疼得说不出话。晚上躺在床上,看到预锦发来的消息:“听说你受伤了?没事吧?”
她看着那条消息,忽然觉得鼻子一酸,打字回复:“没事,小伤而已。”
很快,他发来一张照片,是他在演唱会后台贴着膏药的脚踝:“我们这行,难免受伤,照顾好自己。”
花寒月看着那张照片,忽然笑了。原来,他们都一样,在光鲜亮丽的背后,藏着无数伤痛。
《暗涌》上映后,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花寒月的名字,开始和“影后”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她,喜欢上了她,她的粉丝从最初的几千人涨到了几千万。
而预锦的演唱会,已经开到了鸟巢。他站在十万人的体育馆中央,唱着属于他的歌,像一颗永远不会熄灭的恒星。
有人问花寒月:“现在最想合作的歌手是谁?”
她看着镜头,认真地说:“预锦。我很欣赏他的才华和态度,希望有机会能真正地合作一次。”
采访播出后,#花寒月说想和预锦合作#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花寒月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热搜词条,心里有个声音在说:快了。
被看见的瞬间,已经到来。而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她和他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