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星星日历
本节提要:日历上线、首次记录、家庭两端的同步、孩子的提问。
观测记录:031|032|033|034
───────────────────────────────────
◆观测记录 031|同步:两端各自运转,节拍相同即可共鸣。
——摘自安岚在流程笔记第九页的标注,2024年9月
“星星日历”是一本普通的硬壳笔记本,封面是深蓝色,像一块干净的夜空。安岚特意选的。她还买了一盒不同颜色的星星贴纸,和几支粗细不同的彩色水笔。
她把笔记本摊开在小旅馆的书桌上,用尺子和黑色的水笔,认真地画下表格。日期、星期、天气,然后是三个最大的格子:“今天的三件好事”、“一件小困难”和“一个改进点”。最后,在页脚最不起眼的地方,她用最小号的字写下了一行规则:“每周二、周六记录;只记录事实与感受,不评价对方。”
她将第一页复印了两份,一份自己留下,一份折好,放进一个信封,准备寄给顾行。
晚上,她把孩子们叫到身边,向他们介绍这个新的家庭仪式。
“从今天开始,我们启用‘星星日历’。”她把笔记本和贴纸推到他们面前,“我们一起记录生活里的小事,好的,和不那么好的。就像天文学家记录星星的轨迹一样,我们也记录我们自己的轨迹。”
顾柚很喜欢这个主意,她拿起一颗金色的星星贴纸,在指尖转了转,问:“妈妈,写什么都可以吗?”
“什么都可以。”安岚点头,“只要是真实发生的,你真实感受到的。”
顾柚想了想,拿起笔,在“今天的三件好事”一栏里,认真地写下第一条:“今天妈妈把风从我背后推了一下。” 那是在河堤上,风很大的时候,安岚从背后轻轻扶了她一下,让她站得更稳。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却被女儿记在了心里,并用如此诗意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安岚的心被轻轻地撞了一下,柔软而温暖。
顾舟则拿起画笔,在自己的那一页上画了一条弯弯的河,又在河的上方,用黑色的笔点了一个小小的十字。他说:“我看到天鹅座的十字了。” 他的快乐,总是这么直接而具体。
晚饭后,是和顾行的视频时间。安岚把“星星日历”放在镜头前,顾行在那边看得很认真。
“我这边也照这个来。”他说。镜头里,他已经打印出了安岚寄给他的复印件,摊在书桌上。他把笔递给顾舟:“来,先写好事。”
视频那头的顾舟,把笔倒着握,歪歪扭扭地写下:“我吃到冰镇西瓜。”
顾柚在旁边咯咯地笑,凑到屏幕前补充了一句:“爸爸今天没有催我背课文。”
顾行在那边也笑了,眼角的细纹舒展开来。他看着屏幕里的两个孩子,目光柔和。
白芷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过来,将一小块哈密瓜用牙签扎好,递到安岚嘴边。她没有看镜头,只是做着自己的事,像一个安静的、提供背景支持的行星。安岚张嘴接过来,甜味在口腔里弥漫开。
那一刻,屏幕两端,四个(或者说,五个)人,被一种奇妙的、新的秩序连接在一起。他们不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家庭,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实现了“同步”。两颗独立的恒星,为了围绕它们旋转的行星,开始学习以相同的节拍和频率,发出温和而稳定的光。
屏幕的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像被谁默契地调过,亮度刚刚好,温暖而不刺眼。
【侧记】
挂掉视频后,安岚在自己的日历本“好事”一栏里,写下了今天的第二条:
“视频通话顺畅,无人抢话。”
本话钩子:
顾舟忽然抬起头,问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的问题:“那‘小困难’要写什么呢?”
同步(Synchronization)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系统,在没有强制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微弱的相互作用,最终达到节拍一致的现象。安岚和顾行正在尝试建立这样一种“同步”关系。他们不再是夫妻,但作为父母,他们需要为孩子建立一个稳定、可预期的环境。这种基于规则和理性的沟通,恰恰是他们婚姻中所缺乏的。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爱,也是一种更艰难的修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第8节第29话|上线|同步共鸣_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