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局的会议室里,白板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心理学图表和聊天记录截图。凌霄和白宇面对的不是一般的罪犯,而是一个心理学天才——陈逸。
“这个人很危险,”凌霄指着白板上陈逸的照片,“他不是用刀枪伤人,而是用心理学知识摧毁人的意志。”
陈逸,三十五岁,心理学博士,曾在国内顶尖大学任教,发表过多篇备受瞩目的研究论文。三年前,他因一项涉及伦理争议的心理实验被学校开除,从此消失在学术界,直到最近一系列可疑事件引起警方注意。
白宇翻看着最新受害者的资料:“林晓,二十岁,大三学生,性格内向,父母离异,目前独居。根据她朋友的陈述,最近三个月她变得孤僻,成绩下滑,而且经常为一个‘导师’辩护。”
“就是这个‘导师’,”凌霄调出一系列加密聊天记录,“陈逸伪装成人生导师,专门寻找脆弱年轻人进行心理操控。”
他们发现,陈逸的手法极其专业:先是建立信任,通过共情和认可让受害者敞开心扉;然后逐步实施“煤气灯效应”,让受害者怀疑自己的判断力;最后完全控制受害者的思想和行为。
“看这里,”白宇指着一段对话,“当林晓表示想和朋友出去玩时,陈逸回复:‘那些人不真正关心你,他们只会伤害你。只有我理解你。’典型的孤立手段。”
警方试图联系林晓,但她已被完全洗脑,拒绝合作。“陈博士是在帮助我,你们才想害我,”她在电话里激动地说,“他说得对,没人理解我。”
情况危急,凌霄和白宇知道必须采取非常手段。通过技术侦查,他们发现陈逸经常在一个高端咖啡馆会见“客户”。
“我们安排一个女警伪装成潜在受害者,”凌霄提议,“同时监控林晓,防止她做出极端行为。”
计划开始实施。年轻女警小张扮演一个缺乏自信的大学生,主动联系陈逸寻求“指导”。果然,陈逸很快上钩,约定在咖啡馆见面。
会面过程中,小佩戴的隐藏录音设备记录下了陈逸的每一句话。“你很有潜力,只是需要正确引导,”陈逸的声音温和而具有说服力,“周围的人都在限制你,但我可以帮你获得自由。”
与此同时,监控小组发现林晓行为异常,购买了安眠药和酒精。凌霄当即决定介入。
“林晓,请开门,我们是警察。”白宇敲着门,内心焦急。
门开后,眼前的林晓眼神空洞,手里紧紧握着手机。“他说如果我真的爱他,就应该证明...”
凌霄温和地接近:“证明什么?林晓,陈逸不是在帮助你,他是在控制你。”
就在这时,林晓的手机响起——是陈逸。在警方示意下,她接听了电话,按下免提。
“亲爱的,按照我们说的做,一切很快就会结束...”陈逸的声音从听筒传出。
凌霄突然抢过电话:“游戏结束了,陈博士。我们知道你的把戏。”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传来低沉的笑声:“警官,你们不懂心理学。她已经选择了自己的路。”
突然,林晓猛地冲向窗台。白宇反应迅速,一把将她拉回安全地带。
“他告诉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永恒的自由...”林晓崩溃大哭。
这次事件成为了突破口。警方以教唆自杀罪逮捕了陈逸,并搜查了他的住所,发现了大量心理操控的研究资料和受害者档案。
在审讯中,陈逸始终保持着学者风度:“我只是在帮助那些迷失的灵魂找到方向。如果他们选择极端方式,那是他们的自由意志。”
凌霄将一叠受害者陈述推到他面前:“包括林晓?包括那个因你而自杀未遂的研究生?这就是你所谓的帮助?”
陈逸的面具终于碎裂。在确凿证据面前,他承认了自己的行为:“他们软弱、易控,正好证明我的理论——人类本质上需要被引导,甚至被支配。”
案件告破后,林晓开始接受心理治疗,逐渐恢复。在最后一次见面时,她告诉凌霄和白宇:“我现在明白了,他利用我的脆弱来控制我。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
回警局的路上,白宇若有所思:“最可怕的罪犯不是拿着武器的,而是拿着心理学教材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