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食被安排在一片茂密的竹林深处,青石台案就架在潺潺流泉边,竹影筛下细碎的光斑,落在青瓷碗碟上,倒有几分曲水流觞的雅趣。只是这清雅景致里,气氛却透着说不出的滞涩,王君端坐主位,眉头微蹙着出神。
王二娘子自始至终只与璎璎、珍珍搭话,夹菜时也专拣她们爱吃的鲜嫩笋尖、水晶虾饺,语气温和得像是在自家院里与姐妹闲话,对身旁的新婚夫君视若无睹,连给王君布菜都只是象征性地夹了一筷子,那模样,仿佛对面坐着的不是自家阿爷与夫君,而是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璎璎与珍珍被这诡异的气氛笼罩着,只觉得碗里的饭食都失了滋味,两人埋头扒饭,筷子动得飞快,眼神里却在互相递话 —— 快些吃完,早些脱身。珍珍甚至囫囵咽下嘴里的食物,含糊地说:“这笋真鲜…… 就是我有些撑了。”
好不容易挨到撤席,璎璎与珍珍跟着新妇向王君辞别,王君只是挥了挥手,目光依旧沉沉的,不知在想些什么。直到坐上回程的马车,车帘落下的那一刻,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长长舒了口气,对视一眼,噗嗤笑出了声。
“可算走了!” 珍珍揉着肚子,脸上满是如释重负,“那气氛憋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王君一直盯着竹子看,我堂哥脸都快绿了!”
璎璎也松了松领口,望着窗外倒退的竹林,笑道:“可不是么,这王府的饭,真是吃一次就够了。” 嘴上说着玩笑话,心里却沉甸甸的,新妇对王君与夫君的疏离,王君那深不见底的沉默,还有那被遣散的乳母和丫鬟…… 这一切都像缠在心头的藤蔓,越收越紧。
马车轱辘碾过石子路,发出规律的声响,珍珍很快靠着车壁打起了盹,璎璎却毫无睡意,忽然想起李祈安此刻或许正在与那位画师见面,不知道他那边,是否能探到更有用的线索。
风从车窗缝隙钻进来,带着郊外泥土的气息,璎璎望着远方渐渐清晰的城郭,心里暗暗盼着:这趟浑水,总要早日蹚出个明白才好。
马车刚驶进赵府大门,珍珍就被守在门房的丫鬟叫住:“娘子,夫人在主院等着呢,让您回来就过去回话。” 珍珍吐了吐舌头,无奈地冲璎璎摆摆手,跟着丫鬟往正院去了。
璎璎趁机对身边的仆妇道:“今日走得乏了,我有些犯困,先回院里歇歇。” 仆妇应声退下后,她便径直往暂住的湖边小院走。推开门,院中空荡荡的,石桌上的茶盏还是早晨离开时的模样,李祈安果然还没回来。
她在藤编躺椅上坐了片刻,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帕子,心里头那些纷乱的念头像被风吹散的柳絮,缠缠绕绕理不出头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索性想起客栈里的伙伴们,或许见了他们能松快些,便转身回房换了身月白细布裙,略施薄粉,掩去几分倦色。
悄悄避开廊下洒扫的仆役,从赵府僻静的后门溜了出去。刚拐过街角,便被扑面而来的喧嚣裹住,街上的日头正烈,晒得青石板路发烫,挑着担子的货郎吆喝着穿过人群,卖花姑娘的竹篮里插满了水灵的蔷薇,酒肆的幌子在风里招摇,连空气里都飘着糖画的甜香。
这般鲜活**的烟火气,与王府别院里那片沉寂得能听见竹叶落地的竹林,简直是两个世界。璎璎走在熙攘的人潮里,被孩童手里的风车蹭了下裙角,又闻见隔壁铺子刚出炉的芝麻饼香,心里那点滞涩渐渐化开些,脚步也轻快了几分。
只是走得越远,越觉得方才在王家所见的种种,像沉在水底的石头,看似被流水盖住,实则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她加快脚步往客栈的方向去,不管怎样,先见到伙伴们再说,或许人多了,总能多些思路。
一进客栈,璎璎便抬脚直奔三楼。星遥早已包下整层楼,这般挥金如土的做派,任谁看了都不会疑心他不是李祈安跟前最得力的小厮。
刚踏上最后几级楼梯,就见三楼正堂灯火通明,众人竟齐刷刷围坐在长桌旁,正对着一叠纸页争论得面红耳赤。
璎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几步跨进堂内,一眼就锁定了坐在主位的李祈安,上去便攥住他的衣袖往胳膊上拧:“好啊你!事情办完了不回赵府找我,倒先跑到这儿来扎堆!”
“哎哟!” 李祈安慌忙起身躲闪,袍角带翻了手边的茶盏,茶水溅在青石板上洇出一小片深色,“我问过赵府的人,说你还没回院,想着你许是在王家耽搁了,才先过来和大家理理头绪。”
“理头绪?” 璎璎的手刚要再落下去,听到这话却顿住了。可不是么,自己不也是想着回客栈捋清楚线索才来的?这么一想,心头的火气顿时消了大半,手也松了开来。
旁边的夏循却慢悠悠转动着茶杯,不轻不重地补了句:“他哪是怕你没回,分明是怕这趟水太深,不想拉你一起蹚,特意绕路先来这儿的。”
璎璎闻言,眼神瞬间锐利起来,转头直直看向李祈安:“什么事?连我都不能知道?”
李祈安狠狠剜了夏循一眼,知道再瞒下去也无益,只好叹了口气,声音沉了几分:“不是要瞒你。今日我们去见了那画师,确实有不少收获,只是…… 咱们先前的猜测,只中了一半。”
“什么意思?” 璎璎眉头微蹙,先前的思路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打乱,一时有些发懵。
李祈安从桌上拿起那卷早上从璎璎处新取来的画轴,平铺在案上:“那画师的确曾是王君的门生,可他被逐出王府是三年前的事了。你想想,三年前王二娘子才多大?怕是刚过豆蔻年华,怎会有画中那般沉郁的风情?”
“这么说,咱们先前全猜错了?” 璎璎指尖划过画中女子的眉眼,心里一阵失落,“可你又说对了一半……”
“因为我们没猜对人。” 李祈安的指尖重重落在画中人的鬓角处,“此人不是王二的情人,却是王大的!”
“啊?这如何断定?” 璎璎猛地抬头,眼中满是诧异。
“你看这画。” 李祈安指着画中细节,“画中女子虽与王二有几分肖似,但眉宇间那股骑马射箭养出的英气,绝非深闺少女能有。再看年纪,画中题了‘桃李年华’的跋语,算下来正是十**岁,与王大娘子病逝前的年纪刚好对得上。”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王二与画中人不过是眉眼相似,细看之下,王大娘子的颧骨更显饱满,笑时眼角有颗极淡的痣,这些画师都在画中藏了细节,先前咱们只看个大概,才认错了人。”
璎璎沉默着将两卷画轴并在一起比对,果然如李祈安所说,即便神情忧郁,但画中人眉眼间的英气却是藏都藏不住。她缓缓点头:“你说的有道理。这么一来,三年前画师被逐,恐怕就和大娘子有关了。”
“正是。” 李祈安肯定道。
“可是。。你是从何得知?那画师就这么和你坦白?”璎璎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自然不是。” 李祈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眼底闪过一丝狡黠,“我们不过是略施小计,诈了他一番而已。”
“怎么个诈法?” 璎璎追问,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倾了倾。
“我们先让他正常作画,待画到一半时,我便看似无意地提起:‘先生这笔法,倒与前几日在书斋见的一幅美人图很像,听说画的是王家二娘子?’”
他顿了顿,想起当时的情景,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那画师手一抖,笔尖在纸上晕开个墨点,嘴上却硬得很,只说‘不过是寻常仕女,许是巧合’,还说曾为王家女眷画过像,认不出具体是谁。”
“我见他神色慌张,便索性趁热打铁,故意沉下脸道:‘先生何必隐瞒?我们已查清你的底细 ,你本是王君门生,之前被逐出府,不正是因与王二娘子有情吗?如今我们把这事捅出去,你说王君与赵刺史会不会放过你?’”
“他一听这话,脸都白了,慌忙摆手:‘不是二娘子!绝不是!’我追问‘那是谁’,他急得直跺脚,脱口而出‘我是三年前离开王府的,画中女子那时已十**,二娘子当年才多大’,话刚出口又猛地捂住嘴,涨红了脸不肯再言。”
李祈安摊了摊手:“他这反应,我们再问是不是王大娘子,他虽支支吾吾,眼神却躲闪得厉害,这答案还有什么好猜的?”
璎璎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你们这招也太险了,若是他沉住气不认呢?”
“他若心里没鬼,怎会慌成那样?” 夏循在旁插了句嘴,“况且我们早查清他如今日子过得紧巴,家里尚有老母供养,全靠卖画度日,最怕的就是得罪权贵断了生计。李兄这话正戳在他痛处,由不得他不松口。”
堂内的烛火摇曳,映着众人若有所思的脸。璎璎望着桌上那幅王大娘子的画像,忽然觉得这画师倒是个痴情种,哪怕被逐、被威胁,到最后也没敢直呼其名,想来对大娘子确有几分真心。
“这么说来,” 她沉吟道,“王君驱逐画师,是为了拆散他与大娘子?那大娘子后来的‘病逝’……”
“怕是与此脱不了干系。” 李祈安的声音沉了下来,“一个敢与寒门书生相恋的女子,怎会甘心接受家族安排的婚事?王君既要面子,又要控制女儿,怕是用了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