璎璎正想再找个由头细问,却见一个小沙弥脚步匆匆地穿过回廊,朝着凉亭这边来了,双手合十行礼道:“谢施主,前殿有位李郎君托小僧来问,说要寻您。”
王二娘子闻言,立刻笑着揶揄:“瞧瞧,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方才还抱怨人家不关心你,这不一转眼就寻来了?”
珍珍虽不大懂那些儿女情长,却也跟着拍手笑:“姐姐脸红啦!李郎君定是特意来寻姐姐的!”
璎璎被她们说得又羞又恼,跺了跺脚:“你们就知道拿我取笑,没个正经!” 说着便拎起裙摆,转身往殿外跑,耳后还飘来珍珍咯咯的笑声。
跟着小沙弥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僻静的静室。推开门,果然见李祈安正坐在窗边翻看着一本佛经,见她红着脸闯进来,不由得放下书卷,奇怪道:“怎么了?脸这样红,可是跑急了?我多等会儿也没什么,不用这么着急的。”
璎璎懒得理他,走到桌边拿起茶壶,对着壶嘴灌了大半杯凉水,才顺过气来,瞪着他问:“你怎么敢大摇大摆地来寻我?就不怕被人说发现什么?”
李祈安却抿嘴笑了,指尖敲了敲桌面:“我想了想,咱们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何必藏着掖着?反倒落人口实。不如大大方方的,省得旁人胡乱揣测。”
璎璎想想也是,便压下心头的躁意,追问道:“那你今日特意来找我,是有什么事?”
李祈安往前倾了倾身,声音压低了些,眼底却闪着亮光:“我寻到吉祥了。”
“这么快?” 璎璎惊得差点站起来,“昨日才说要查,这才一天功夫就找到了?”
“他藏得不算深,就在王家郊外的别院里。” 李祈安道,“星遥的人盯了半日,确认是他没错。只是怕打草惊蛇,暂时没敢惊动,更没敢把人带出来,只远远看着,等咱们拿主意。”
璎璎心头一跳,忙问:“那他现在如何?安全吗?王君有没有对他下手?”
“瞧着倒是安稳,” 李祈安回忆着星遥传回的消息,“听说是在别院里当差,平日里不大出门,身边也没多派护卫,倒像是被王君半软禁着。”
他顿了顿,指尖在膝头轻轻一点:“这就有意思了,王君既没杀他,也没放他走,反倒把人圈在别院里,分明是留着有用。”
璎璎顺着他的话想下去,眼睛渐渐亮了:“你的意思是…… 王君也忌惮他?想利用他稳住二娘子?”
“多半是。” 李祈安颔首。
静室里的檀香袅袅升起,璎璎望着李祈安笃定的眼神,深吸一口气:“那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不急。” 李祈安却摇了摇头,“得先稳住王二娘子,别让她察觉异常。等过两日咱们下山,再寻个机会动手不迟。” 他看着璎璎,叮嘱道,“你在寺里依旧如常,别露半点风声,尤其是在王二娘子面前,更要小心。”
璎璎重重点头,将李祈安的叮嘱记在心里。
接下来两日,她收敛起所有探究的心思,安安静静地陪着王二娘子礼佛。白日里一同听师父讲经,看她在佛前虔诚跪拜,指尖捻着念珠一遍遍诵经;傍晚时分,便帮着她在灯下抄写经文,看着她笔下的字迹从最初的工整,渐渐染上几分难以察觉的颤抖。
璎璎心里的猜测愈发清晰,王二娘子的礼佛,恐怕远不止表面那般简单。她望着佛像时眼底深藏的愧疚,抄经时反复描摹的 “平安” 二字,与其说是在为情郎祈福,不如说更像在为故去的姐姐超度,为那个双手沾满污秽的父亲赎罪。只是这份心思藏得极深,像埋在香炉灰下的火种,轻易不肯显露。
珍珍依旧是那副无忧无虑的模样,整日里追着寺里的小沙弥问东问西,或是拉着璎璎去后山探险,浑然不知世间险恶。
下山那日,天朗气清。马车行至城门口,璎璎便笑着辞行:“我就在这附近的客栈歇脚,就不陪嫂嫂和珍珍回府了。这几日在寺里叨扰,多谢照料。”
王二娘子望着她,眼底情绪复杂,最终只化作一句:“路上当心。”
珍珍却拉着她的手舍不得放:“姐姐什么时候再找我玩?这几日采摘来的山楂,我让厨房煮糖水给你送去!”
“过些日子定去拜访。” 璎璎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转身登上了另一辆马车。
车帘落下的瞬间,她脸上的笑意便淡了下去。马车缓缓驶向客栈,璎璎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指尖轻轻攥紧了衣袖,下山了,该轮到她们动手了。
一回到客栈,璎璎便快步走进内室,李祈安等人早已在那里等着,她刚坐下便急着问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祈安指尖在桌上轻轻叩了叩,沉声道:“子皓已经配好了药,药性温和却持久,会由咱们安插在王府的人偷偷下在今晚的飧食里。药效发作得慢,约莫到深夜入睡时才会起作用,届时府里的人只会沉沉睡去,不会有任何挣扎。” 他抬眼看向众人,“这时候,我们的人就会潜入别院,把吉祥安全带出来。”
“那王二娘子呢?” 璎璎追问。
“按算计时,明日一早王府就会发现吉祥不见了,定会四处搜捕。” 李祈安继续道,“我们要赶在他们前头,去赵府找到王二娘子,把她骗到咱们的地方。”
璎璎皱了皱眉,有些不解:“把她接来之后呢?直接与她对质,用吉祥威胁她开口?”
站在一旁的夏循闻言笑了,摇了摇头:“她心里清楚我们未必掌握全貌,就算见了吉祥,也只会咬死不认,反倒容易弄巧成拙。”
叶守礼在一旁补充道:“我们会故技重施,用些让人心神放松的药。不是要逼供,是让她在半梦半醒间卸下心防。等她意识到我们已知晓全部内情,自然会权衡利弊,愿意坐下来好好谈。”
璎璎听着觉得有理,便问:“那我需要做些什么?”
李祈安却笑了,伸手替她倒了杯茶:“你什么都不必做,安心歇着就好。明日只管等着看好戏。” 他看了眼窗外渐暗的天色,“说起来,今晚宣州城有灯会,难得赶上,咱们先去凑个热闹,就当是…… 战前松快松快。”
璎璎愣了愣,随即也笑了。连日来的紧绷确实让人喘不过气,一场灯会倒像是及时雨。她端起茶杯抿了口,心里那份悬着的焦虑似乎淡了些,该布置的都已布置妥当,剩下的,便交给夜色与时间吧。
“好啊,” 她站起身,理了理裙摆,“那可得好好看看,这宣州的灯会,比咱们饶州的热闹几分?”
窗外的暮色正浓,远处已隐隐传来锣鼓声,仿佛在为这即将到来的夜,奏响序曲。
街上的灯笼像串起的星辰,从街头绵延到巷尾,孩童提着兔子灯在人群里穿梭,小贩的吆喝声、杂耍班子的铜锣声混在一处,闹得人心里发烫。璎璎与李祈安坐在街角的汤饼摊前,木桌上摆着两碗热气腾腾的汤饼,葱花与芝麻的香气在晚风里散开。其余几人早被灯会勾了去,夏循说要去猜灯谜,叶守礼惦记着糖画,此刻早没了踪影。
璎璎用筷子夹起一筷子汤饼,吹了吹送进嘴里,鲜美的汤汁立马在舌尖散开。
这时李祈安却开口:“论起面食,还是北方的好吃的多,等咱们到了长安,我带你去吃羊肉烧饼。”
她却只淡淡 “嗯” 了一声。
李祈安看着她没什么兴致的模样,自己碗里的汤饼也没动几口。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问道:“你可是想起了潘娘子?”
璎璎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轻轻点了点头,声音轻得像被风吹散的灯影:“这些事,本就是从一场灯会上起的头,再到后来的那么多波折…… 如今再看这满街灯火,总觉得有些触景生情。”
她望着不远处一盏走马灯,灯影里的才子佳人转着圈,笑得圆满,眼底却渐渐漫上一层水汽。那些被掩盖的真相,那些枉死的性命,那些身不由己的人,都像这灯影里的故事,看着热闹,底下却藏着说不清的酸楚。
李祈安不知该说些什么安慰的话。道理他能讲得头头是道,可面对这样的怅然,所有话语都显得苍白。他默默起身,坐到璎璎身边的长凳上,抬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像安抚一只受了委屈的小兽,声音低沉而笃定:“会结束的。等明天问出真相,让该付出代价的人付出代价,这一切就都结束了。”
璎璎没说话,只是往他身边靠了靠,将头轻轻抵在他的胳膊上。汤饼的热气模糊了眼镜,远处的灯火在水汽里晃成一片暖黄。或许他说得对,再曲折的故事,总有落幕的一天。只是这过程里的疼与痛,怕不是一句 “结束” 就能抹平的。
“等所有的事情都了了,” 璎璎忽然轻声说,“咱们真的去长安吃一回羊肉烧饼吧。”
李祈安低头看她,见她眼底的水汽散了些,露出点清亮的光,便笑了:“好,去最有名的那家,让你一次吃个够。”
晚风卷着灯影掠过摊位,汤饼的香气混着糖炒栗子的甜,在两人之间漫开。街上的热闹还在继续,而他们知道,过了今夜,那场藏在暗处的较量,便要迎来真正的交锋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