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向颢成为前桌与后桌的日子,在一种微妙的平静中流淌。方雨佳依旧内向,话不多,但那份最初的紧张和无所适从,渐渐被一种安心的熟悉感取代。向颢就像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安静、沉稳、可靠。他不会主动找话题闲聊,但方雨佳偶尔鼓足勇气轻轻拍拍他的椅背问一道题,他总能转过身来,言简意赅地给出清晰的解答,从不敷衍。
第一次月考的脚步悄然临近。空气里的紧张感陡然升级,课间少了嬉闹,多了讨论习题和背诵知识点的声音。方雨佳更是绷紧了神经,尤其是物理,成了她最大的心病。那些复杂的力学分析、电路图,对她来说就像天书。
这天下午的自习课,方雨佳再次被一道物理题卡住了。这是一道关于牛顿第二定律连接体问题的综合题,涉及滑轮、摩擦力和加速度计算。她反复读题,在草稿纸上画了又画,尝试了不同的受力分析图,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列出的方程组也解不出合理答案。眼看时间一点点流逝,焦躁感像蚂蚁一样啃噬着她的耐心。她下意识地看向前方向颢的背影。他坐得笔直,正专注地攻克着一张数学竞赛模拟卷,偶尔能看到他修长的手指握着笔在纸上飞速移动,显然也沉浸在自己的难题里。
方雨佳张了张嘴,想请教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不想打扰他。她环顾四周,试图寻找其他可能的求助对象。
她看到斜前方的物理课代表林霁似乎已经完成了作业,正在整理笔记。“林霁,” 方雨佳小声开口,带着一丝恳求,“能…能帮我看看这道题吗?我卡在这里了…”
林霁转过头,扫了一眼她递过来的题目,眉头也皱了起来:“哦,这道题啊…是有点麻烦。受力分析是关键,特别是那个动滑轮的摩擦力方向,容易搞错。” 他拿起笔,在方雨佳的草稿纸上草草画了几笔,“你看,大概是这样…不过我还有点事,得先去趟老师办公室,回来再跟你细说?” 他说完,歉意地笑了笑,拿起一个本子匆匆离开了。
方雨佳看着草稿纸上那几笔凌乱的线条,更迷茫了。她又看向侧后方一个物理成绩不错的男生沈听澜:“沈听澜,这个…”
沈听澜正被楚云深和秦子衿围着问问题,抽空瞥了一眼她的本子:“这个啊?要用系统牛顿第二定律吧?整体法隔离法结合试试?我现在有点忙,你问问别人?” 他很快又被旁边同学的问题拉了回去。
求助无门。方雨佳的心一点点沉下去,无助感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上来,越收越紧。那道物理题仿佛变成了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横亘在她和月考及格线之间。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盯着题目,几乎要绝望了。目光不自觉地又落回前方那个沉稳的背影上。
就在这时,前方的向颢似乎察觉到了身后的低气压和长时间的停顿。他停下笔,微微侧过身,目光落在她摊开的物理练习册和草稿纸上混乱的涂鸦,温和的声音响起:“哪里卡住了?”
方雨佳猛地回神,对上他转过来的平静目光。他放下了自己的竞赛卷。
“啊?我…” 方雨佳有些慌乱,脸又红了,连忙把练习册和草稿纸往他那边推了推,“这道题,受力分析…好像总不对…” 她指着自己画的图,声音越来越小。
向颢很自然地接过草稿纸,身体转过来更多,方便两人交流。他拿起自己的笔,在草稿纸空白处利落地画出了清晰明了的示意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各个物体的受力。“连接体问题,关键是找准研究对象,明确受力,注意相互作用力。” 他一边说,一边示意给她看,“你看,把A、B和动滑轮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
他的思路清晰,语速平稳,讲解得非常耐心。方雨佳屏息凝神地听着,身体微微前倾,紧锁的眉头随着他一步步的推导渐渐舒展。虽然他提出的解法并不能让她立刻完全吃透所有细节,但就像在浓雾弥漫的森林里突然看到了一条清晰的小径,她豁然开朗!困扰她许久的症结似乎被找到了。
“所以,这里的关键是动滑轮两边的拉力大小关系,以及摩擦力的方向判断…” 向颢指着草稿纸上的关键点。方雨佳恍然大悟,刚想指着那里再追问一句:“那如果这个接触面不是光滑的…” 一抬头,却猝不及防地撞进了向颢的眼神里。
他正专注地看着她,眼神清澈透亮,带着一种全神贯注解决问题的纯粹认真,没有丝毫被打扰的不耐烦,也没有施舍帮助的居高临下。那眼神,像一泓映着星光的深潭,瞬间攫住了方雨佳的呼吸。她的心猛地一跳,后面的话卡在了喉咙里。两人之间的距离因为交流而比平时更近了一些,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凝固。
““叮铃铃——” 这阵突如其来的下课铃声,犹如一把利剑,刺破了那短暂而又奇异的宁静,让人猝不及防。
“啊,下课了!” 伴随着这声惊呼,原本安静的教室瞬间变得嘈杂起来。周围的同学们纷纷开始收拾自己的书包和文具,有的还在交头接耳地讨论着课堂上的内容。
向颢也不例外,他迅速地收起笔,将那张写满了解题思路的草稿纸递给了她,并轻声说道:“基本思路就是这样,你再仔细琢磨一下。多做几道同类的题目,应该就能熟练掌握了。” 他的语气很温和,让人感觉十分亲切。
话音未落,向颢便转过身去,开始整理自己的书本。他将课本和练习册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接着,他拿起水杯,准备去教室外的饮水机那里打杯水。
方雨佳捏着那张还带着他指尖温度的草稿纸,看着上面干净有力、条理分明的笔迹,刚才那专注而平和的眼神仿佛还在眼前。她深吸一口气,将草稿纸小心地夹进物理书里,心中默念着那个拨云见日的新思路,一种久违的踏实感悄然升起。这短暂的帮助,正如冰心先生所写:“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虽微小,却足以温暖一段紧张而迷茫的旅程。
她看着前方向颢收拾东西的背影,第一次觉得,这座沉默的山,似乎也并非遥不可及。作为前桌,他给予的帮助,似乎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既伸出了援手,又保留了彼此的空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