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阿玉刚睡醒,就被一个丫鬟叫了起来。
那丫鬟恭恭敬敬地行礼,说道:“老夫人请你们过去。”
阿玉猛地一激灵,心中一动,老夫人?难道是罗家三房罗西洲的母亲,陆沨?
她只能乖乖跟着丫鬟走。罗府的确很大,她一早还没来得及吃早饭,此刻只觉得有些头晕,走了好一会儿才到陆沨的院子。
院门外便能看到院中情景,庭院里,阳光正好,一位气质娴静端庄的女子坐在树下品茶。那女子看着不过年近四十,保养得极好,面上几乎看不到皱纹,神色和蔼。
阿玉走上前,正不知如何开口,一旁的丫鬟便催促:“傻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行礼。”
阿玉这才想起自己如今不过是个平民身份,便简单行了个礼。
陆沨抬眼瞥了她一眼,淡淡道:“就是你,打碎了我儿子的平安玉佩?”
阿玉神色平静地回道:“是在下无意打碎的,夫人要赔偿多少,只管开口。”
陆沨并未露出恼意,反而神色淡然,似乎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她轻抿一口茶,道:“我儿的脾气我清楚,这玉佩摔过多少回,也说不准哪天会碎。只是恰好碎在今天罢了。”
她顿了顿,目光落回阿玉身上:“你想怎么赔?”
阿玉答得爽快:“罗家想要我怎么赔,只要价格合理,我赔得起。”
“你赔得起?”陆沨的语气中并无嘲讽或质疑,只像是随口一问。
阿玉一时语塞。若说自己是齐王王妃,未必有人信,更何况齐王此刻若并不在此地,这谎也难圆。若说齐王就在附近,罗家与赵琮素来不睦,万一引来杀身之祸怎么办?
她正怔神间,陆沨已将茶杯放下,看透般地淡淡一笑:“我也不想追究什么,我儿的性子我明白。”
她抬眼望向院外晴空,语气温和:“你若能得了我儿的原谅,我们便放你出去。”
阿玉微微一愣,没想到陆沨如此宽和,忙拱手一礼:“多谢夫人。”
她心里也清楚,罗家未必在乎这一点赔偿。
陆沨忽然问:“你还没吃早饭吧?”
阿玉点点头,刚醒就被丫鬟叫走,连漱口水都没喝几口,哪里顾得上早膳。
“既然没吃,就一起用吧。”陆沨摆了摆手,吩咐丫鬟:“去偏房准备。”
丫鬟应声:“已经备好了,就在偏房。”
陆沨看向阿玉,带着几分礼貌的询问:“愿意吗?”
阿玉略有些莫名,却也好奇,点了点头。
两人一同往偏房走去。陆沨步态端雅,指间轻轻转动着一串佛珠,举止间透出笃信之人的宁静。院中不时飘来淡淡佛香。
所谓偏房,其实宽敞明亮,装潢雅致,设施一应俱全。丫鬟早已将早茶摆在原木方桌上,就等夫人落座。
罗府的早膳一向清淡,八宝粥、几碟小菜,多是素食,想来是夫人吃斋念佛的缘故。
然而阿玉面前却多了两枚水煮蛋。她微微疑惑,一旁的丫鬟低声道:“是老夫人为您准备的。”
阿玉心中一暖,并未多言。
席间,陆沨不与她多言,自顾自用膳,气氛安静得只听见碗筷轻碰的声音,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阿玉自然懂。
两人安静地吃完,阿玉起身行礼:“多谢夫人招待。”
陆沨心中暗道,这孩子倒也懂礼数,不似寻常粗鄙之人。她抬眼望了望天光,忽道:“今日阳光正好,一起去晒晒太阳吧。”
阿玉一怔,还是答应了。
两人又回到庭院,阿玉在陆沨身旁坐下。陆沨手里转着佛珠,语气淡淡:“那天,你是怎么打碎西洲的玉佩的?”
阿玉心下了然,原来绕了一圈,是为了问这个。于是便将当天经过如实说了。
陆沨听完,不置可否,只缓缓闭上眼,轻叹一声:“西洲又带着他那只破鸟去找他五叔玩了。”
阿玉一愣,没太听懂,只记得那天确实听西洲喊过一个人“五叔”。
陆沨睁开眼,神色无奈:“不用怀疑,我儿就是这样,成天调皮,半点没随我。”
她揉了揉额角,像是对谁又像是自言自语:“让他娶亲,他不娶;让他去科举,他也不去。说的话一句不听。”
阿玉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没有多插话。只是隐隐觉得,这偌大的罗府里,似乎没有几个子女的婚事是他们自己愿意的,不论是罗西洲,还是罗晚舟,都在抗拒着家族安排。
说到一半,陆沨忽又笑了笑:“不过,他若是一辈子这样无所事事,也算衣食无忧。只要不闯祸,也罢了。”
话锋一转,她的目光落在阿玉身上:“你呢?我看你不像寻常人家的姑娘,怎么,丈夫死后落难了?”
阿玉点了点头,只淡淡道:“还好,只是路过此地,也没多困难。”
话说得含糊,陆沨也不追问。世上苦难之人多了,她不可能一一过问。只是在心里暗暗衡量,若是西洲真喜欢这姑娘,留在府中供他玩乐,也未尝不可。
阿玉抿着茶,心里察觉陆沨似乎并无打算放自己走。于是随口安慰:“罗少爷年纪还小,以后自然会想开。”
这话可谓放之四海皆准,但她自己也知道,若真想离开,还得直接见到罗西洲才行。可想到那人的性子,又觉得是件棘手的事。
忍不住,她问:“夫人,真的不能网开一面,放我走吗?”
陆沨抬起眼皮,神色淡然:“我已是仁至义尽。”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若你能劝我儿回心转意,安心去与孙家小姐成亲,我便放你离开,还会准备一份厚礼。”
听到“厚礼”二字,阿玉心中一动,礼物固然不必,但这条件……只怕任务艰难。她没有应声,只点了点头,暗暗盘算着:也许再熬两日,赵琮就会赶到。
她不知道,陆沨其实根本没打算放她离开。方才的话,不过是随口一说。
正想着,忽然院子里来了个急匆匆的人,罗西洲。
他穿着一身大红长袍,系着黑色隔代书城的腰带,长发高高束成马尾,神情昏昏沉沉地踏进院来。行到廊下,他冲陆沨请了个安。
陆沨正端着茶,险些被呛到,皱着眉说:“你一天到晚没个章法,请安也不早点来,现在早饭都吃完了才到。”
罗西洲只是嘻嘻一笑,含糊应了声,并不正经。这样的态度让陆沨身旁的阿玉不由侧目。阿玉还没开口,陆沨便抢先道:“是我让他过来的。”
罗西洲撇撇嘴,显然不信。陆沨对阿玉并没有什么苛责,但她和罗西洲的相处一向不算和气,这个小子几乎天天跟亲娘作对,见面少有好脸色。
陆沨见他神情不悦,便瞥了玉竹一眼,淡淡道:“没事的话就回去吧。”
话音未落,罗西洲已伸手拉住阿玉,径直把她带出府去。
阿玉被半推半拽地走在街上,忙问:“你要带我去哪儿?”
罗西洲反问:“我娘刚才又跟你说了什么?是不是又在念叨我的事?”
阿玉如实道:“没说什么。”
罗西洲不信,冷笑:“肯定又提我的婚事,真是烦人。”
阿玉怔了怔,便听他接着道:“若是你在我面前提这些,让我烦了,比你打碎我玉佩的后果还重。”
阿玉心里一动,神色平静地试探道:“所谓……孝道之类的吧?《论语》里不是说过‘百善孝为先’么?陆沨这样,也是为你好。”
罗西洲听了,反而急了:“一口一个‘为我好’,哪里见得我开心了?孙家那个小姐,我就是不喜欢。我爹生前都没怎么管过我,更何况他去世这么多年了,这个家还轮不到我做主。”
说着,他一脚踢在墙角上,力道不轻。
阿玉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低声提醒:“这里是在府外,就算你罗少爷平日受人敬重,在外头说这些闲话也不好。”
罗西洲这才意识到,自己现在正站在街上,而且今天这条街人来人往,颇为热闹。他深深叹了口气,摆手:“走,去茶楼里。”
阿玉看他这架势,心想八成是想借机给罗家抹黑,也不拒绝,反倒有些好奇。
到了茶楼,罗西洲径直要了楼上的上房。跑堂的丁小安认出他是熟客,什么都没多问,笑着领了进去。
罗西洲照例点了一大桌菜。阿玉看着心里暗叹,这一桌怕是要吃到晌午。罗西洲却误会了她的眼神,切了一声:“你到底之前饿得有多狠啊?看着我的菜眼睛都直了。”
阿玉淡淡道:“就是觉得你们这的东西还可以。”
“真的吗?”罗西洲挑眉,“虽然我在这边住了十几年,但刚来时就不太喜欢,终究比不上京城的东西好吃。”
阿玉取了块小糕点,咬了一口,笑道:“还可以。”心里却觉得,这糕点的水准与京城的也差不多。
她随口说:“这边挺好的。”
她记得,罗家有五个儿子。大公子在京城做官;三公子,也就是罗西洲的亲父,早年去世;老二、老四、老五没什么本事,在青云县随便寻了个闲职,倒也有些油水,平日压榨百姓也不是没有。
罗西洲喝了一口酒,闷声道:“这里哪儿好了?又穷又破。”
阿玉吃着糕点,试着套他的话:“怎么,谁昨晚惹你生气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