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达的声音像一把冰锥,刺破了休息区短暂的宁静。姜沫握着手机,指节泛白,耳边是琳达语速飞快地分析着舆情、商讨对策的声音,但她的大脑却有一瞬间的空白,只有那句“被当场换角封杀的黑料”在反复回响。那段刻意被她遗忘的、充斥着无力与屈辱的记忆,裹挟着冰冷的寒意,再次将她包裹。
她下意识地抬眼,望向对面的沈知砚。
他显然听到了电话里泄露的关键词。他脸上那种惯常的、置身事外的平静被打破了。眉头微蹙,目光锐利地聚焦在她脸上,那是一种全神贯注的、分析危机信号的眼神。他放在图纸上的手已然握紧,纸张边缘被攥出清晰的褶皱。
姜沫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着电话那头的琳达快速说道:“我知道了,你先按应急方案处理,我马上回来。”她的声音出乎自己意料的平稳,带着一种历经风波后淬炼出的韧性。
挂断电话,她站起身,动作间不见慌乱,只有一种急于离开的紧迫感。她需要立刻回到团队身边,回到那个属于她的、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场。
“姜沫。”
沈知砚叫住了她。这是他第一次,在没有旁人在场的情况下,直呼她的名字。不是“姜小姐”,而是去掉了一切社交距离的“姜沫”。
姜沫脚步一顿,回头看他。
他也站了起来,身形挺拔却不再松弛。他看着她,眼神复杂,那里面有关切(或许是她看错了?),有审视,但更多的是一种高速运转下的冷静分析。
“需要数据支持吗?”他问,语气急促却不失条理,“我可以调取近期与该舆情关键词相关的网络数据流,进行传播路径分析、情绪倾向判定,以及识别可能的推手集群。这能帮助你们更精准地定位源头和评估影响范围。”
他没有问“你没事吧?”这种无用的关心,也没有空洞的安慰。他提供的是他认知范围内,最直接、最有效的援助——他赖以生存的武器:数据。
在这一刻,在这突如其来的风暴中,他这份过于理性的“支持”,却像一块沉稳的压舱石,让姜沫有些飘忽的心神,莫名地安定了几分。
她看着他镜片后那双笃定的眼睛,忽然想起他办公室里那五件一模一样的羊绒衫,想起他凡事追求“备用方案”的执念。他或许无法理解她此刻内心的波澜,但他懂得如何应对“系统故障”。
“暂时不用,”姜沫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个微弱的、带着疲惫的弧度,“琳达她们处理这个有经验。而且……你的数据,可能不太适合介入这种……娱乐圈的‘噪声’处理。”
她用了“噪声”这个词,试图让气氛轻松一点,却失败了。
沈知砚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保持通讯畅通。”他叮嘱道,语气像在部署一项重要的实验安全守则。
姜沫匆匆离开。沈知砚站在原地,听着她急促的高跟鞋声消失在走廊尽头。休息区恢复了安静,但他周身的气场却不再平和。他低头,看着桌上那张被自己攥皱的图纸,上面是他研究了很久的一个非紧迫性理论问题。
他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几乎没有犹豫,便点开了一个极少使用的私人聊天界面,联系人是他在某顶级互联网公司安全部门任职的大学同学。
「在?急事。」他发送道。
对方几乎秒回:「哟,沈大科学家居然主动找我?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什么事?」
沈知砚手指飞快地键入:「需要你以私人身份,帮我监测一个网络舆情事件的实时数据动态,重点追踪几个关键节点的异常活动。事件关键词我稍后发你。保密。」
对方发来一个惊讶的表情:「……你什么时候对娱乐圈的八卦感兴趣了?这不像你啊老沈!」
沈知砚没有理会对方的调侃,只是重复:「能不能做?」
「能是能,就是……」
「欠你一次。」沈知砚干脆利落地回复。
「成交!把关键词发来吧。」
放下手机,沈知砚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姜沫坐进车里,车辆迅速驶离。城市的霓虹在他镜片上反射出流动的光斑。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完全不符合他高效、专注的行事准则,更像是一种非理性的资源耗散。
但他胸腔里那种陌生的、类似于“系统资源被未知进程大量占用”的滞涩感,让他无法置之不理。
回到酒店的姜沫,立刻被琳达和团队包围。电脑屏幕上,各种数据图表和负面评论飞速滚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她强迫自己投入战斗,与团队一起核对时间线,联系当年的知情人准备澄清证据,应对媒体的质询。
在这场熟悉的舆论绞杀中,她表现得冷静而强悍,如同一个身经百战的战士。
然而,在某个喝水的间隙,她的目光掠过酒店窗外沉沉的夜色,脑海里却不合时宜地闪过沈知砚那张冷静的、提出要提供“数据支持”的脸。
在这个所有人都告诉她如何“公关”、如何“应对”的时刻,只有他,那个活在数据塔里的男人,用他最笨拙又最直接的方式,试图为她提供一种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
这种感觉很奇异。就像在一片混乱的、依靠经验和直觉搏杀的战场上,突然有人试图给你建立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
深夜,当初步的应对方案确定,团队暂时散去休息时,姜沫的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
是一条来自沈知砚的微信。
没有寒暄,没有询问,只有一个加密链接,和一行简短的说明:
「初步监测数据显示,信息源高度集中,扩散节点存在人为同步迹象。传播模型不符合自然衰减规律。怀疑是有组织的定向攻击。详细分析报告已发至链接(密码:你首部电影出道的日期,六位数字)。」
姜沫怔怔地看着那条信息,看着那个需要她用私人记忆才能打开的加密文件。
他终究还是介入了。用他的方式,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为她拉起了一道数据的防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