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在黑暗中散发着幽光,映着姜沫略显苍白的脸。沈知砚发来的那条信息,像一道冰冷的代码,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刺破了这个混乱夜晚的喧嚣。加密链接,密码是她的首部电影的出道日期——他不仅介入了,还以一种近乎黑客的方式,将钥匙递到了她的手中。
她没有丝毫犹豫,指尖微颤地输入那串几乎要被尘封的数字。页面跳转,一份详实的数据报告呈现在眼前。复杂的网络图谱,密集的时间节点分析,晦涩的专业术语……但核心结论,却被沈知砚用加粗的红色字体标出:
【异常高度同步扩散,置信度99.7%。非自然传播,人为操控迹象显著。】
下面甚至附上了几个关键传播节点的IP特征分析,指向几个特定的网络水军团体。
这不是安慰,不是猜测,而是用数据和概率构筑的、坚实的事实堡垒。
姜沫立刻将这份报告转发给了琳达。电话几乎在下一秒就响了起来。
“沫沫!这份东西你从哪里搞到的?!”琳达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太关键了!这比我们自己摸排快太多了!有了这个,我们就能直接锁定攻击源头,反击也能更有针对性!”
“一个……朋友提供的。”姜沫没有多说,心里却仿佛落下了一块石头。在真刀真枪的舆论战场上,沈知砚这份“数据支持”,比一万句苍白的辩解都更有力量。
“你这朋友是神仙吧?!”琳达惊叹,“行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你好好休息,明天……可能还有硬仗要打。”
挂了电话,房间重新陷入寂静。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但姜沫心中的惊涛骇浪,却因为那份冷静的报告而逐渐平息。她再次点开那份报告,目光掠过那些她并不完全理解的图表和术语,最终停留在沈知砚最后留下的一行小字备注上:
【注:情绪化回应会加剧信息熵增,建议保持信息输出稳定性。】
她几乎能想象出他写下这句话时,那副严谨认真的模样。他在用他的方式告诉她:不要乱,稳住。
一股暖流,混杂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悄然涌上心头。在这个所有人都在告诉她如何“战斗”的夜晚,只有他,在教她如何“防御”,如何保持系统稳定。
第二天,姜沫准时出现在了实验室。她画了比平时稍浓的妆,用以掩盖熬夜的疲惫,眼神却清亮而坚定。
实验室的气氛有些微妙。显然,不少人都看到了网络上的风波,投向她的目光掺杂着好奇、同情,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周研究员在她进门时,投来一个关切的眼神,低声问了句:“没事吧?”
姜沫微笑着摇了摇头。
沈知砚已经在主控区,似乎正在调试设备。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目光与她相遇。没有多余的问候,没有探寻的眼神,他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对她点了点头。
那是一个确认的信号。确认她收到了他的信息,确认她无恙。
整个上午的录制,姜沫表现得异常专注和沉稳。她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回答问题条理清晰,甚至在一次小组讨论中,精准地引用了一个前几天刚学到的统计学概念。她没有试图去讨好谁,也没有流露出任何被风波影响的迹象,只是稳稳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她记得沈知砚的备注:保持信息输出稳定性。
午休时,她刻意留到了最后。沈知砚也还没有走,他正在整理上午的实验数据。
休息区只剩下他们两人。
“那份报告,”姜沫走到他身边,声音不高,“很有用。谢谢。”
沈知砚操作平板电脑的手指顿了顿,没有抬头,只是“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你昨晚……没休息好吧?”姜沫注意到他眼下淡淡的青灰色,比他平时一丝不苟的状态,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倦意。
“处理数据需要集中算力。”他避重就轻地回答,依旧没有看她,但耳廓那抹熟悉的微红,又悄然浮现。
姜沫看着他那副故作镇定的样子,心里那点因为风波而残留的阴霾,忽然就被驱散了不少。她想起他办公室里那五件羊绒衫,想起他凡事追求“备用方案”的执念,想起他昨夜那份及时的、笨拙又强大的“数据支持”。
她忽然明白了,这个男人的关怀,从来不会挂在嘴边。它藏在他递来的那件姜黄色开衫里,藏在他提醒噪声的短信里,藏在他通过周研究员转达的技术提示里,藏在他深夜发送的加密报告中。
它是一套运行在他内在核心的、沉默却高效的守护程序。
“沈知砚,”她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叫他,声音很轻,却清晰无比,“谢谢你。”
沈知砚终于抬起头,看向她。她的眼睛很亮,里面没有他预想中的沮丧或愤怒,只有一种被洗礼过的、更加坚韧的平静,以及……真诚的感激。
他似乎有些无措,面对这种直白的情绪表达,他的数据处理系统再次出现了短暂的卡顿。他推了推眼镜,移开视线,生硬地转换了话题:“下午的录制,需要用到示波器。操作手册在共享文件夹的第三层级。”
姜沫没有戳穿他这笨拙的转移话题。她点了点头:“好,我会提前看。”
她转身离开,脚步不再像昨日那般仓促沉重。
在她身后,沈知砚看着她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门口,才缓缓收回目光。他低头,看着平板上尚未整理完的数据,却久久没有动作。
他发现,自己构建的、关于姜沫的初始模型,正在被大量涌入的“新证据”快速刷新。她不是他最初定义的“噪声超标的麻烦样本”,而是一个在复杂环境下,依然能保持核心算法稳定、甚至能在攻击中完成自我迭代的……异常强大的存在。
而他为她开启的那道“数据防线”,似乎,也在他自己严密守护的边界上,打开了一个小小的、却无法再忽视的访问端口。
傍晚,姜沫收到琳达的消息,语气振奋:「沫沫,反击效果很好!对方明显慌了,开始删帖了!不过……有个奇怪的事,之前跳得最凶的几个营销号,后台收到了来自不明IP的律师函警告,措辞极其专业刁钻,直接抓住了他们以前造谣的把柄,吓得他们立刻闭嘴了。这……不是你那位“神仙朋友”的手笔吧?」
姜沫看着手机,脑海里浮现出沈知砚那张冷静禁欲的脸,想起他凌晨发来的那份精准的数据报告。
她回复:「可能吧。」
她走到阳台,“禄根”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她伸出手指,碰了碰那片新长出的嫩叶。
也许,她并不需要完全理解他那套复杂的“语言系统”。就像她不懂“禄根”是否能真的带来好运,但她依然愿意每天为它念经。
有些联结,本就存在于逻辑和数据之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