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禄根与贝叶斯 > 第22章 明砚资本

第22章 明砚资本

“明砚资本”。

这两个字像一道强光,瞬间刺破了姜沫心中的迷雾,却又投下更深的阴影。沈怀明,“明砚资本”的创始合伙人。这太过巧合的命名,让她几乎可以肯定这与沈知砚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关系?父子?叔侄?还是其他?更重要的是,对方将这份调查放在她门口,意图再明显不过——离间,或者警告。

她没有立刻联系沈知砚。这件事像一团缠结的线头,贸然拉扯只会更乱。她将文件拍照存档,原件收好,独自在客厅坐到深夜。城市的灯火在脚下蜿蜒,却照不亮她内心的疑窦。对方这一手,精准地击中了潜在的要害。如果沈知砚与“明砚资本”关系匪浅,那他在这场风波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一个被家族利益裹挟的棋子?一个心知肚明的旁观者?还是……?

她不敢深想。

第二天在实验室,姜沫尽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眼底的疲惫和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还是泄露了她的心绪不宁。在进行一组需要高度手眼协调的精密操作时,她的指尖出现了微不可查的颤抖,导致一个关键参数设置连续出错了两次。

“稳定性。”沈知砚清冷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系统传来,他正在主控室实时监控。他的批评依旧直接,不带情绪,仿佛只是指出一个客观的技术参数不达标。

姜沫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片刻,重新校准心神。她知道,在这里,任何细微的失常都无所遁形。

午休时,她以讨论“基金会代言”后续为由,约沈知砚到了中心图书馆一个僻静的阅览区。高大的书架投下阴影,形成相对私密的空间。

“琳达那边回复了基金会,表示需要进一步了解细节,”姜沫靠着书架,声音压得很低,“对方似乎很不满,暗示我们‘不识抬举’。”她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沈知砚的表情。

他站在她对面的,目光落在书架上一排厚重的工具书上,侧脸线条在顶灯下显得有些冷硬。“预期之中的反应。当试探被拒绝,施加压力是常见策略。”

他的冷静,在此刻让姜沫感到一丝心寒。她犹豫了一下,决定再推进一步。

“我让琳达查了基金会的主要资金渠道,”她语气放缓,带着斟酌,“发现最终指向一个叫‘明砚资本’的投资机构。”她刻意停顿,清晰地吐出了那四个字,然后紧紧盯着他的眼睛。

沈知砚搭在书架上的手指,几不可查地蜷缩了一下。这个细微的动作快得几乎像是错觉,但他周身那种绝对理性的气场,确实出现了一瞬间的、极其短暂的凝滞。他没有立刻回应,阅览室里只剩下中央空调低沉的送风声。

几秒后,他才转回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姜沫,那眼神深得像潭,看不出丝毫波澜。“所以?”

他的反问,简短而有力,听不出任何被戳破的慌乱,反而带着一种近乎挑衅的平静。这反应出乎姜沫的意料。她预设过他否认、辩解,或者流露出丝毫的不自然,但绝不包括这种近乎默认的、带着疏离的平静。

“所以?”姜沫重复了一遍,心底那点因并肩作战而生出的暖意,渐渐冷却,“沈老师不觉得,这个巧合有点太刻意了吗?‘明砚资本’。”她刻意加重了最后四个字的读音。

沈知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常:“资本市场的运作,存在大量基于利益和关系的复杂联结。一个名称的巧合,不足以构成任何有效推论。”他顿了顿,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划清界限的冷硬,“我的研究工作,与任何商业资本机构没有直接关联。这一点,你可以向中心核实。”

他将自己剥离得干干净净,用“核实”这种官方口吻,堵住了她后续所有基于私人关系的追问。姜沫看着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个男人,比她想象中更加难以捉摸。他像一座堡垒,数据和分析是他的城墙,而此刻,城墙的大门在她面前缓缓关闭。

气氛正僵持着,周研究员和小陈也来到了图书馆,似乎是来找一份文献。看到他们,周研究员笑着打招呼:“沈老师,姜小姐,这么用功?午休时间还来查资料?”

小陈则敏锐地察觉到两人之间不同寻常的低气压,有些局促地站在周研究员身后,没敢说话。

“讨论一下后续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案。”沈知砚面不改色地解释,语气瞬间恢复了平时的专业常态,仿佛刚才那段暗流涌动的对话从未发生。

周研究员不疑有他,兴致勃勃地开始跟沈知砚讨论起刚才实验中遇到的一个技术难点。小陈趁机凑到姜沫身边,低声飞快地说了一句:“姜小姐,沈老师他……其实不太喜欢别人过问私事。”语气里带着善意的提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姜沫心里一动,看向小陈。小陈却已经移开目光,假装看向书架。

周研究员和沈知砚讨论了几句,忽然想起什么,对沈知砚说:“对了沈老师,之前‘明砚资本’那边是不是有人联系过中心,想洽谈那个联合实验室的捐赠事宜?后来怎么没下文了?”

“明砚资本”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像一块石头投入死水。姜沫的心猛地一提。

沈知砚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淡淡回应:“中心的合作有严格的审核流程,对方的方案不符合要求。”

周研究员“哦”了一声,也没再多问。

姜沫却捕捉到了关键信息——“明砚资本”试图与中心合作,被沈知砚以“不符合要求”拒绝了。这似乎印证了他刚才“没有直接关联”的说法,但……这足以洗清所有嫌疑吗?

离开图书馆,返回实验室的路上,四人之间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沉默。周研究员还在想着技术问题,小陈低头走路,沈知砚一如既往的沉默,而姜沫,心里却已翻江倒海。

沈知砚的态度,小陈的提醒,周研究员无意中透露的信息……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非但没有让她看清真相,反而让“明砚资本”和沈知砚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她意识到,直接从他这里恐怕很难得到明确的答案。那座数据堡垒,防御比她想象的更加严密。

晚上,她给琳达发了信息:

「重点查‘明砚资本’的沈怀明,以及他和沈知砚的具体关系。还有,查一下‘明砚资本’最近的投资动向,特别是与娱乐圈、科技圈相关的。」

她需要更多来自外部的“数据”,来解析沈知砚这座复杂的“黑箱”。

深夜,琳达发来了初步调查结果,语气凝重:

「沫沫,查到了。沈怀明是沈知砚的亲生父亲。而且,‘明砚资本’近期在暗中收购几家我们之前怀疑过的、参与抹黑你的营销公司的上游股权……这潭水,太深了。」

姜沫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文字,感觉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所以,沈知砚的父亲,一边可能间接操控着针对她的攻击,一边又通过基金会向她抛出橄榄枝?而沈知砚,在其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他那句“建议拒绝”,是出于保护,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划清界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