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禄根与贝叶斯 > 第21章 模糊集合

第21章 模糊集合

琳达发来的那条关于科技公益基金会代言的消息,像一颗被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姜沫心中漾开圈圈疑虑。这邀约来得太突兀,时机也太巧妙,正好卡在她与沈知砚开始构建反击模型、对方发出匿名警告之后。高价代言像一块裹着糖衣的试探,抑或是缓兵之计。

她没有立刻回复琳达,而是将这条信息转发给了沈知砚,附言:「你怎么看?这也是需要输入模型的‘行为特征’吗?」

沈知砚的回复很快,依旧言简意赅:「新变量。需要更多参数才能定义其隶属度。」

隶属度。姜沫知道这个词,在沈知砚的世界里,它用来描述一个元素属于某个“模糊集合”的程度。这个邀约,此刻在他眼中,就是一个介于“善意”与“恶意”之间的模糊存在。

第二天录制间隙,姜沫在休息区角落低声与琳达通话。

“查不到太多实质内容,”琳达的声音带着疲惫,“基金会注册信息没问题,资金流向看起来也干净,但发起方背景很深,关联了几家我们之前怀疑过的资本马甲。我感觉……这像是个精心擦拭过的外壳。”

“先拖着,别拒绝,也别答应。”姜沫指示,“看看他们后续还有什么动作。”

挂了电话,她发现沈知砚不知何时坐在了不远处的沙发上,正看着一份实验报告,似乎并未留意她的通话。但当他抬起头,与她的目光相遇时,他极轻微地摇了一下头。

姜沫立刻心领神会——这里有监听设备?或者,只是隔墙有耳?她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午后,节目组安排嘉宾参观中心新建的智能温室,进行“科学与自然”主题的拍摄。透明的玻璃穹顶下,各种植物在精密的环境控制系统下茁壮成长。姜沫穿着一身米白色的休闲装,走在郁郁葱葱的植物间,听着研究员讲解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心思却有一半飘在了那个“模糊集合”上。

沈知砚作为陪同专家之一,走在她身侧稍后的位置。他的讲解专业而清晰,但在一个拐角,众人视线被高大的芭蕉叶暂时阻隔的瞬间,他脚步微顿,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快速说道:

“基金会注册地址,与之前监测到的一个异常数据转发节点,经纬度坐标接近度百分之九十二。”

姜沫的心猛地一沉。所以,这果然不是巧合。

她没有回头,只是借着俯身观察一株罕见兰花的动作,低声回应:“明白了。隶属度向恶意偏移。”

“尚未达到阈值,”沈知砚的声音依旧平稳,“需要观察其后续操作模式。”

他们像是在进行一场加密通信,用只有彼此能理解的术语,在众目睽睽之下交换着关键情报。这种隐秘的协同,让姜沫在感到压力的同时,竟也生出一丝并肩作战的笃定。

参观结束后,有一段自由活动时间。姜沫避开人群,走到温室一角的休息区,这里摆放着几张藤制桌椅,周围是茂密的蕨类植物,相对僻静。她刚坐下没多久,沈知砚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两瓶水,自然地递给她一瓶。

“谢谢。”姜沫接过,瓶身冰凉,驱散了些许温室带来的闷热。

两人并肩坐着,看着玻璃穹顶外流动的云。短暂的沉默并不尴尬,反而像是一种必要的缓冲。

“有时候会觉得,”姜沫忽然开口,声音有些飘忽,“我那个圈子,就像这个温室。看起来光照、温度、湿度都被控制得很好,适合生长,但也同样脆弱。一点外来的病虫害,或者控制系统的一个小小故障,就可能让一切失控。”

沈知砚侧头看她,日光透过玻璃,在她浓密的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阴影。他没有立刻用数据或模型来回应,只是安静地听着。

“你们的世界,会不会更坚固一点?”她转过头,看向他,带着一丝真正的疑惑,“至少,有公式,有定理,对错分明。”

沈知砚沉默了片刻,目光重新投向穹顶之外辽阔的天空。

“科学领域同样存在……模糊地带。”他斟酌着用词,“比如测不准原理,比如混沌系统。绝对的掌控和预测,只是一种理想模型。”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学术资源的争夺,论文发表的优先权,有时也并不比娱乐圈的竞争更……清澈。”

这是他第一次,在她面前提及自己世界的不完美。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后的坦诚。

姜沫有些意外,随即了然。是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不过,他们江湖的规则不同,武器也不同。

“所以,”她轻轻晃了晃手中的水瓶,嘴角勾起一个浅淡的弧度,“我们其实都在各自的‘模糊集合’里挣扎,试图找到那个……隶属度更高的解?”

沈知砚似乎被这个比喻取悦了,他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稍纵即逝。“可以这么理解。”

离开温室时,姜沫的心情比进来时轻松了不少。那个来自外部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模糊集合”依然存在,但身边这个沉默却可靠的盟友,让她觉得并非孤身一人。

回到实验室,她发现自己的工位上放着一小盆精致的多肉植物,胖乎乎的叶片像一朵盛开的绿色莲花。旁边没有卡片。

她下意识地看向主控区,沈知砚正低头记录数据,仿佛与此事毫无关联。

周研究员笑着走过来:“姜小姐,这是温室那边送给每位嘉宾的小礼物,感谢你们今天的参观。”

原来如此。姜沫道了谢,手指轻轻碰了碰多肉肥厚的叶片,触感坚实而充满生命力。她将它和阳台上的“禄根”在脑海里并排放置,一个代表着玄学的慰藉,一个代表着科学的馈赠,倒也有趣。

她拿出手机,给琳达回了消息:

「基金会代言的事,保持接触,持续观察。告诉对方,我需要和沈老师协调档期,也需要更详细的基金会项目规划书。」

她决定,将这个“模糊集合”暂时纳入监控范围,既不轻易接受,也不贸然拒绝。她要看看,对方下一步,会露出怎样的爪牙。

傍晚,姜沫回到公寓,却发现门口放着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硬质纸盒。没有快递信息,没有寄件人。

她心中警铃大作,没有立刻触碰,而是联系了物业调取监控。监控画面显示,盒子是一个戴着鸭舌帽和口罩的陌生男子放在门口的,放置后迅速离开,全程没有抬头。

姜沫让保安人员小心打开盒子。

里面没有危险物品,只有一沓厚厚的、装订整齐的文件。

最上面是一份科技公益基金会的详细背景调查,清晰地显示其主要出资方通过多层股权架构,最终指向一个名为“明砚资本”的投资机构。而“明砚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名字是——沈怀明。

“明砚”... ...

姜沫的呼吸微微一滞。这个组合太过巧合,让她无法不产生联想。她立刻将关键页面拍照发给琳达:“帮忙重点查‘明砚资本’和沈怀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