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乱世飘零:魂牵十六国 > 第6章 第六章

第6章 第六章

建武六年( 340 年) 十一月望日

晨雾还未散尽,村外的树林里就传来了斧头砍树的 “咚咚” 声。刘霖握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斧头,正对着一棵碗口粗的柞树发力 —— 柞木坚硬耐磨,是做犁辕的好材料,只是树干粗壮,砍起来格外费力。他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枯黄的落叶上,很快晕开一小片湿痕,手臂因为持续用力,早已酸得发麻,却不敢停下。

大父站在旁边,手里扶着一根木杠,时不时提醒一句:“慢点砍,别伤了手!柞木硬,顺着木纹砍才省力。” 他腰疾未愈,不能帮着砍树,只能在一旁打下手,看着刘霖费力的样子,眼里满是心疼,却也知道,这是为了家里的生计,只能硬撑。

两人花了一上午时间,才把这棵柞树砍倒。刘霖喘着粗气,坐在树根上休息,看着地上的树干,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 这根木头够做犁辕和犁床了。可紧接着,新的难题来了:如何把这根沉重的树干运回家?树林离村子有二里地,没有牛车,只能靠人力扛。

“我们把杠子绑在树大头,左右两边扛着慢慢拖拽。” 大父蹲下身,想把木杠绑在树干上,却因为弯腰太急,腰腹突然传来一阵剧痛,忍不住 “哎哟” 一声,脸色瞬间白了。

“大父!” 刘霖连忙扶住他,“您别动手,我来!” 他强撑着站起身,把木杠绑在树干上,深吸一口气,弯腰扛起树干的一端。树干重得像块石头,压得他肩膀生疼,每走一步都要晃一下,大父扶着另一端,两人一步一挪,走得格外艰难。

初冬的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疼,两人却走得满头大汗。中途休息了三次,才终于把树干运回了家。刘霖把树干靠在院墙上,瘫坐在地上,肩膀已经被压得通红,大父则扶着腰,坐在门槛上不停咳嗽。阿娘端来温水,看着两人疲惫的模样,忍不住叹气:“你们爷孙这是何苦?就算把木头弄回来,没有铁件,犁具也做不成啊。”

刘霖喝了口水,缓过劲来:“娘,木头是基础,先准备好,铁件咱们再想办法。村里不是有个羯族铁匠吗?咱们去求求他,说不定能给咱们打几个铁件。”

第二天一早,刘霖带着家里仅有的两个鸡蛋,跟着大父去了村头的铁匠铺。铁匠铺的门敞开着,里面传来 “叮叮当当” 的打铁声,火星四溅。一个身材高大的羯族铁匠光着膀子,正挥舞着大锤,在铁砧上打造一把弯刀,旁边还站着几个羯族士兵,显然是在为他们打造兵器。

大父走上前,弯腰作揖,语气恭敬:“大郎,我们想请您打几个小铁件,做犁具用的,这是一点心意。” 说着,把手里的鸡蛋递了过去。

羯族铁匠停下锤子,斜着眼睛看了他们一眼,看到是汉人,脸上立刻露出不屑的神情,一把推开大父递过来的鸡蛋:“赵人也配让我打铁?我只给国人干活,你们这些贱种,自己找块破铁凑合用吧!”

旁边的羯族士兵也跟着起哄:“滚远点!别在这耽误干活,再不走,把你们抓去服徭役!”

刘霖看着地上摔碎的鸡蛋,蛋黄和蛋清流了一地,心里又气又急,想上前理论,却被大父死死拉住。老人摇了摇头,示意他别冲动,然后拉着他,默默离开了铁匠铺。走出很远,刘霖还能听到身后传来羯族铁匠的嘲笑:“赵人就是穷酸,两个鸡蛋就想打铁,真是笑话!”

回到家,刘霖把自己关在屋里,心里又憋屈又不甘。他知道羯族歧视汉人,却没想到连打几个铁件都这么难。大父坐在院子里,抽着烟袋,沉默了很久,才开口:“阿霖,要不就算了吧?咱们还是用老犁,虽然费劲,总比折腾半天做不出新犁强。”

“不行!” 刘霖从屋里走出来,眼神坚定,“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铁匠不给打,咱们就自己找!各村家里可能有废铁,说不定能找到破旧农具上的铁件,咱们修一修,说不定能用。”

从那天起,刘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往返于附近的几个村子,寻找废品堆。初冬的早晨格外冷,他穿着单薄的粗布衣裳,冻得手脚发麻,却不敢停下。各村的废品堆大多在村边的角落里,堆满了破旧的陶罐、断裂的木柴,还有一些生锈的铁器 —— 大多是破损的镰刀、断了柄的锄头木把,基本不可能有铁,毕竟古代铁是战略物资哪怕废铁也会回收利用。

有一次,他们去了邺城外几年前曾经打过仗的战场溜达,在土堆里发现了废弃兵器铁质残件,他仿佛发现新世界,回到家里取了工具,再次来到了战场,在地里仔细翻找,不停的能发现各种武器铁质残块。

接下来的时间,他不停在战场附近翻找,虽然都很辛苦,但有收获,这让刘霖心中多少有些安慰。当他抱着这些 “战利品” 回到家时,已经是傍晚。大父和阿娘都在门口等着,看到他浑身是灰,手上又添了几道新的伤口,阿娘忍不住掉了眼泪:“阿霖,别找了,你看你都累成什么样了,就算找不到铁件,咱们也能活下去,大不了多挖点野菜。”

刘霖把铁件放在院子里,笑着说:“阿娘,您别担心,我没事。这些铁件虽然不多,但咱们积少成多,总能攒够制作新犁铧的铁的。只要能做出新犁,明年就能多收粮,以后就不用怕羯吏催税了。”

大父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又看了看院子里的铁件,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你这孩子,真是倔。行,既然你不放弃,大父就陪你一起干。明天咱陪你去捡铁,凑够了数去邺城找汉人铁匠帮忙打一副新犁铧,就算做不出完整的犁铧,总能将旧犁铧补好了也能用。”

刘霖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激。他知道,寻找材料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更多困难,甚至最后还是做不出能用的曲辕犁,但他不会放弃。在这个乱世里,这不仅是改良一件农具,更是他为家人、为自己寻找生路的努力。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要牢牢抓住,就像抓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绝不放手。

当晚,刘霖坐在油灯下,看着院子里的铁件和木材,心里默默盘算着:明天先继续捡铁件,差不多了再看看怎么修补家里那块断裂的犁铧;木材也要尽快削出形状,争取在入冬前做出模型,这样开春就能用上新犁了。油灯的光很暗,却照亮了他坚定的脸庞,也照亮了这个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小家庭,唯一的希望。

注释:后赵时期,石勒开始禁止称呼羯族为胡人或者羯人,全部称呼为国人。而汉人统一称呼为赵人,禁止用汉人称呼为汉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臣妻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