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白虎岭,一路黄沙渐稀,绿意初现。这日,前方现出一座巍峨城池,旗幡招展,正是宝象国。入得城来,但见市井繁华,百姓往来,只是眉宇间总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愁绪。
朝堂之上,国王端坐龙椅,面容憔悴,眼神涣散,举止间带着一种不合时宜的僵硬。他身侧一位妃子,生得妖艳动人,眼波流转间却暗藏一丝惊惶与忧虑,正是被黄袍怪掳来的百花羞公主。
玄奘上前施礼,递上通关文牒,言明东土大唐取经僧人的身份。国王木然接过,尚未开口,忽地一阵阴风穿堂而过!风中带着腥甜妖气,直扑玄奘!
“师父小心!”悟空反应极快,掣棒欲挡。
却见那国王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黄光,抬手一指玄奘,口中念念有词!一道惨绿光芒罩定玄奘,众人惊骇目光中,玄奘身形扭曲变幻,僧袍撕裂——竟在顷刻间化作一只皮毛斑斓、额带“王”字的吊睛白额猛虎!
“护驾!有妖怪!”朝堂顿时大乱,侍卫们刀剑出鞘,纷纷指向地上低吼的猛虎。
“且慢!”武媚娘清叱一声,一步挡在猛虎身前,凤目含威,扫视全场,那久居人上的气势竟让骚动为之一静。“陛下!此乃妖邪作法,惑乱朝纲!我师乃得道高僧,岂是虎精?若陛下不明就里,伤我师尊,不仅圣名有损,更恐招致天谴,祸及国祚!”她言辞犀利,直指要害,竟让那被蛊惑的国王也露出片刻迟疑。
猪八戒急得直跺脚:“完了完了!师父变作大虫,这还如何去西天?”沙僧紧握宝杖,护在小艳身前,面色凝重。小碧脸色发白,仍强自镇定。悟璃则好奇地想去摸虎须,被小艳一把拉住。
武媚娘心知硬拼不得,目光转向一旁神色复杂的百花羞。她走近几步,压低声音,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公主眉宇含愁,目光清正,非那甘愿依附妖邪之辈。可是受那妖魔胁迫,身不由己?”百花羞娇躯一颤,眼中瞬间盈满泪水。
武媚娘趁热打铁,声音更低,却字字清晰:“助我救师,亦是自救。公主岂愿永堕妖窟,与邪魅为伍?若能里应外合,除了此獠,既可还宝象国清明,公主亦可重获自由,回归故国。此乃两全之策,公主三思。”
百花羞被她点中心事,又见其气度不凡,思虑周密,终是咬牙点头,悄声道:“那怪……乃天上奎木狼下界,其内丹……藏于枕下锦囊之中,破之则法力大减。”
另一边,孙悟空早已怒不可遏,火眼金睛锁定宫外妖云,大喝一声:“泼怪!敢伤我师!吃你孙外公一棒!”身形如电,直冲出殿,与显出身形的黄袍怪战在一处。金箍棒与追魂宝刀碰撞,声震四野,从地上斗到半空,云气翻涌。
八戒、沙僧见状,也各持兵器上前助战。小碧小艳护着武媚娘与悟璃退至安全处。激战良久,悟空得百花羞暗中传音提示,卖个破绽,诱那黄袍怪追击,却一个筋斗翻入其洞府,寻到枕下锦囊,掏出那氤氲着妖力的内丹,运起神力,一把捏碎!
黄袍怪惨叫一声,法力骤降,被悟空一棒打中顶门,现出原形,却是一头硕大的青毛狼妖,被悟空使个束缚咒捆了。
妖氛既散,国王如梦初醒,玄奘也恢复人形,只是面色苍白,神魂未定。是夜,宝象国馆驿之中,玄奘回想起白日惊魂,又思及武媚娘临危不乱、智救己身的种种,心绪难平。
月色清冷,洒满庭院。他见武媚娘独立廊下,仰头望月,侧影在月光中显得既坚毅又带着一丝孤寂。他犹豫片刻,终是走了过去。
武媚娘闻声回头,见是他,眸光微动,并未言语。
玄奘在她身旁站定,沉默良久,看着地上两人被月光拉长的、几乎交叠的影子,轻声道:“媚娘……” 这一声呼唤,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自然。他伸出手,极其缓慢地,带着微不可查的颤抖,轻轻覆上了她置于栏杆上的手。
武媚娘指尖一颤,却没有抽回。
那温暖干燥的触感一掠而过,玄奘已收回了手,仿佛用尽了所有勇气。他不敢看她,只望着天上那轮明月,声音低沉却清晰:“一路行来,艰险重重,纷扰频生……贫僧……幸有你在。”
武媚娘没有回应,也没有动。直到玄奘赧然离去,她才缓缓将那只被他握过的手抬起,轻轻拢入袖中,指尖仿佛还残留着那份短暂的温热与坚定。
她仰起头,任由月光洒满容颜,那倾国倾城的唇角,终于抑制不住地,扬起一抹清艳绝伦、足以令月色失色的笑意。
庭院角落,悟璃揉着眼睛从窗缝看去,迷糊地问小碧:“碧姐姐,师父和武姐姐是在看月亮吗?月亮有什么好看的呀?”小碧连忙将她拉回屋内,柔声道:“悟璃乖,快睡吧。”自己却忍不住也望向窗外,脸上泛起一丝温柔的红晕。不远处,猪八戒的鼾声如雷,沙僧依旧在默默擦拭着他的降妖宝杖,只是动作,比往常轻快了许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