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承柯将自己对项目数据的新想法整理成一份简洁的报告,发给了谢泱。他有些志忑,又有些期待,像等待老师批阅作业的学生。谢泱的回复很快,一如既往地精准,肯定了他思路的价值,并指出了几个可以进一步深化的细节。
这种纯粹基于专业的交流,让易承柯感到一种扎实的成就感。他越发觉得,与谢泱保持这种理性的、有距离的合作关系,是最舒适也最有利的状态。那些夜晚莫名的悸动,被他归结为对强大力量的自然向往,如同溪流向往大海,无需深究,只需前行。
然而,平静很快被打破。他在实习公司里,无意中听到部门主管与副总的一次低声交谈。他们提到了之前与谢泱公司那个夭折的合作项目,言语间透露出,项目失败似乎并非简单的“战略调整”,而是公司内部有高层受到了来自外部的、不可明说的压力,甚至提到了“谢宏业”这个名字。
易承柯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联想到了谢泱与他二叔不和的传闻。难道,自己现在参与的这家公司,以及自己正在为之努力的这个顾问项目,早已卷入了谢家内部的争斗?
一种不安感攫住了他。他不想成为任何权力斗争的棋子,他只想凭借自己的能力,谋一个安稳的前程。他犹豫着,是否应该将听到的讯息告诉谢泱。这似乎超出了单纯的项目范畴,涉及到了更复杂的家族**。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理性最终占据了上风。他决定告知谢泱。这不仅是因为他对谢泱的信任(或者说,是对那种强大力量的依附),也是出于一种自保的本能——他需要知道自己所处环境的真实情况。
他选择了一种极其谨慎的方式,在下次提交项目报告时,附加了一段看似不经意的备注:「近期在公司听到一些关于之前合作项目终止的零星议论,似乎与外部压力有关,提及了‘谢宏业’先生。不知此信息是否对您的宏观分析有参考价值,故附上。」
他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纯粹的信息提供者,将判断和决策的权力完全交还给谢泱。
谢泱收到这份附加了备注的报告时,正在为如何找到二叔的确切把柄而烦恼。易承柯提供的信息,像一块关键的拼图,印证了他的猜测,甚至指明了调查的方向——压力来自公司内部哪位高层?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步棋,比他预想的走得更好。易承柯不仅是一双“眼睛”,更在无意中成为了一条能触及更深层信息的“渠道”。而且,易承柯传递信息的方式如此聪明和克制,完全撇清了他自己,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
谢泱回复了报告,对易承柯的想法再次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那段备注,他只回了四个字:「信息收到,多谢。」
他不能表现出过多的兴趣,以免打草惊蛇,或者让易承柯感到不安。但他心里清楚,这条线,必须牢牢抓住。他立刻安排人手,顺着易承柯提供的线索,去秘密调查实习公司的那位副总。
与此同时,他对易承柯的“照顾”也更加用心。他通过项目组,给易承柯分配了一个更具挑战性但也更能体现个人能力的子课题,并暗示完成得好,可能会获得额外的奖金甚至未来正式的工作机会。这是一种隐形的奖励和捆绑,让易承柯在获得实际利益的同时,更深地卷入这盘棋局。
易承柯收到新的任务和暗示,兴奋之余,那种不安感似乎也被冲淡了。他将其理解为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和重视。他更加卖力地投入工作,觉得自己正一步步靠近梦想中的职业生涯。
他并不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条路是凭借努力获得的、看似光明的坦途;另一条,则是通往复杂漩涡的幽暗小径。而引路人,正用理性与利益作为诱饵,引导着他走向后者。他这只慕光而飞的虫,以为追逐的是太阳,却不知那光晕之下,可能是吞噬一切的火焰。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那份无法言说、也未曾真正明晰的,对光的渴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