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明月案(探案) > 第4章 第四章

第4章 第四章

第四章:

水灾已过去两个月,谢奕去了几趟卫州州府,替县里争取到赈灾粮。

灾后清理水渠污泥,重修房屋,杂事诸多,谢奕几乎每天从早忙到晚,身边没有个仆人,有时连口热饭来不及吃。李县丞看在眼里,半个月前开始每天给谢奕送饭,谢奕不愿白吃白喝,硬塞给他几吊钱。

今日傍晚,谢奕坐在书案前看着一份公函。

李县丞把饭盒里的炒藕片,豆腐小鱼汤,和一碗米饭放在小桌子上,轻唤道:“大人,该吃晚饭了。”

谢奕应了一声,把公函放在书案上,起身去洗手。

李县丞:“对了大人,您新做的那几坛酱瓜,能不能分我一坛?”

谢奕闲时会做些酱瓜,用的是家传独门秘方,李县丞尝过谢奕做的酱瓜,咸鲜脆爽,回味无穷,配着它白粥都能喝上几大碗。

李县丞的儿媳妇如今怀胎两个月,总是没胃口,只爱吃酱瓜配些面条稀粥,谢奕几天前送给李县丞的两罐酱瓜,没几天就被吃光了。

谢奕擦过手后去给他拿酱瓜。

李县丞往书案一瞥,瞥见谢奕刚刚放下的函件,上写调令两字。

三日后,谢奕启程进京。

天刚蒙蒙亮,谢奕叠好县令的官服,换上常穿的蓝色旧衫,背上靛青碎花布包袱,包袱里只是一些干粮盘缠,两套常穿便服,几卷手稿和几本旧书而已。

李县丞前来送别,问她为何不等其他人来相送,谢奕只摇头说不习惯送别,不如一个人安安静静离开的好。

县内近日的事务谢奕已经安排妥当,叮嘱李县丞几句话后,她就坐牛车离开这个小县城。

李县丞站在土坡上目送谢奕离开,回忆起这位年轻县令刚来楮阳县时的场景。

遥记得那是前年六月下旬,楮阳县六十多岁的老县令寿终正寝,八月份县衙收到调令,朝廷下放一批过失官员,调派一人来接任本县县令。

老李当了半辈子县丞,打定主意要给新县令留下个好印象,算算日子差不多,他就每日在县衙擦桌整理,等着新县令上任。

如此假装勤勉数日,李县丞便懒怠了,上午就躺在自家院子里的藤椅上睡觉。

雷老四突然跑来,大口喘气,“李叔,李叔,新县令到了!”

“已经到了?在哪儿呢?”李县丞被惊醒。

雷老四接着喘大气,“正,正在县衙大堂呢。”

李县丞一拍胯,忙不迭地赶至县衙。

进了大堂,李县丞一眼就瞅见背手而立的新县令,新县令一身素净的灰蓝旧布衣,头系蓝色布巾,背影瘦削孤峭。

新县令转过身,堂前几人看清了面容,只觉得年轻的新县令清俊异常,长眉入鬓,目似寒星。李县丞不知当如何形容,他记得以前画上观音菩萨座下有个捧着杨柳净瓶的仙童,白净漂亮,那仙童长大了就该是这般模样。

新县令名叫谢奕,调来此地时仅十六,还是当年春试的榜眼。

交接完公文官印后,谢奕便坐在堂前看了几卷公文。

李县丞站在一旁捋了捋胡须,他也听说京城出了件大事,新入仕的一批年轻官员大半都被牵连,状元郎还被推去午门斩首,被牵连的一大批人要么被罢官,要么自行辞官,要么被下放。

李县丞也是奇怪,他想向打听谢奕京城状元被斩首的那档子事,每次刚一开口问,谢奕就闭口不言。

楮阳县是个偏僻小县,整个县城大半天就绕完一整圈,原来的县民已经迁走一大半,如今只剩下三百多户人家,人口一千出头,除了名字叫县,其余的都和一个大村庄差不多,谁要是混成这儿的县令,可是一点油水都刮不到。

谢奕每天照样上衙门升堂,无事就坐在堂上看书。衙门后亭架子上摆着装饰用的书,厚厚的古史列传,山河地理志,还有各种杂书,都被谢奕看了个遍,几本旧书被翻得更是破旧。

楮阳县县民本就淳朴,县内事务被谢奕管理井井有条,日子安闲,转眼就过了两年。

太阳依稀露出几线光亮,楮阳县的百姓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过来相送,雷老四走在最前面,看见土坡上只站着李县丞一人。

雷老四跑过去问道:“李叔,大人呢?”

李县丞捋着胡须:“你们来晚了,大人早就坐牛车走了。”

雷老四跌足道:“唉,接也没接到,送也没送成。”

杏花呜咽起来,“大人真走了。”

瘦大叔埋怨道:“都说别准备东西了,这下好了,送都没送成,都怪你们磨叽。”

挎着篮子的胖媳妇吼他,“我们不是想让大人吃口热乎的烙饼吗!”

李县丞望着谢奕离开的路,沉默良久。

他早预感到谢奕会离开这个小县城,只盼着他去了京城之后一切都能平安顺遂。

…………

谢奕挎着包袱回到京城,街道上风物如旧,道路宽阔,街市繁华。

谢奕先去买了两包点心和一坛清酒,又去卖鸭油烧饼的摊子前。

鸭油烧饼还要再等片刻,谢奕耐心等待,街边突然爆出阵阵不同寻常的欢呼声,逛街摆摊的人全都聚向街边,探着头张望。

谢奕回头查看,原来是璟王的车辇回京,怪不得百姓如此激动。

她再一扭头,发现卖烧饼的摊主已经跑到街边去,围裙和叉子都掉在地上。

马车扶辇漆着金漆,顶棚红花绣金萝,四周缀着碧玉坠。马儿披着金丝软甲,马鬃都编成辫子戴着珠链,如同天宫仙马一般。车队随从护卫都整齐划一,面无表情的行走着,如同人偶。

街边的人不敢靠近,但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最大最漂亮的那个车轿,盼望着能从帘缝里窥得璟王本人。

一阵好风吹过,车轿纱帐随风半掀起,里面露出一个若隐若现的人影,有人忍不住想凑近些看,被持剑的护卫伸手挡住。

眼见炉子里的烧饼都快要焦了,谢奕不得已挽起袖子,拿叉子把鸭油烧饼一个个夹出来。

她数了几个铜钱放在摊上,自己包了烧饼,逆着人群离开。

等这一队马车浩浩汤汤离开,那些目送的百姓像是过了场节日,脸上留着喜笑。

谢奕的家在石榴巷的巷尾,一处偏僻老旧的院子。

一个穿着浅绿衣裙的年轻姑娘在院子里扫地,她看见谢奕背着包袱回来了,丢下手中的扫把,几步冲上来,抓紧谢奕的手臂,激动着啊啊几声。

这姑娘天生哑巴,旁人都唤她哑姑。

谢奕冲她微笑道:“小兰,当初去楮阳县,也不知还能不能回京,没想到只过了两年便回来了。”

谢奕把她拉到石凳上坐下,转头看了看院子,“小兰,你是不是常来打扫这里?”

哑姑点点头,又比划了几下,问谢奕赶路累不累。

哑姑听说谢奕回京任职,高兴的把谢奕之前的房间又收拾一遍,换上干净的床褥被子。

谢奕撸起袖子安置行李后,去后山拜祭九婶的墓。

九婶墓前干净如初,哑姑想必也时常来打扫。谢奕在墓碑前摆上九婶喜欢的烧饼,点心,倒了杯酒,点上香后在墓前跪坐了半个时辰。

次日,谢奕去京县县衙接任。

京司县令比地方县令高了两个品阶,但地位大不相同,在地方上,一应事务都是县令说了算,整个县皆以县令为尊。可若是在京城,京县只是个下属小官,既要处理杂冗事务,还要应付上面乌压压的一群官员,出事动辄就要上报。

京县县丞不管事,京司县衙大小事务积压成山,好在大都是些琐碎杂务,谢奕上任第一天便处理掉一半。

下值后,谢奕途径大理寺侧门,远远看见几个人在踢打一个蜷缩在地上的人,后面还有道声音响起。

“狠狠打,叫他不敢再来这儿找麻烦!”

谢奕:“停下,你们在干什么?”

几人看见谢奕身穿官服,连忙停下,后面那位指使打人的大理寺官员上前一步。

此人看着二十出头,高高瘦瘦,尖耳小眼,他打量谢奕几眼,“你是何人?”

谢奕:“新到任的京县县令。”

谭杰听说是比自己高一品阶的官员,拱手行礼,“原来是新到任的京县大人。”

谢奕看向地下的人,“你们为何殴打这个人?”

后面的人张口答道:“他先来寻事的。”

谢奕:“这人若真是来大理寺寻衅闹事,可以关押问罪,为何在侧门殴打,这算是滥用私刑呢?还是聚众斗殴?”

谭杰打哈哈道:“谢大人言重了,是他先出言不逊,我让人踹了他几脚,不是什么大事,我想起马少卿还有事找我,先告辞了。”

说毕,他便若无其事地走了,其他几个人也跟着他一起离开。

地上被打的人爬起来,捂着左眼,看着谢奕辨认半天。

“你是……谢奕?”

谢奕也认出这人是之前在太学的同窗苏良。

不过二人来往不多,交情泛泛,谢奕见他伤势不重,也没有管他,自行回家。

一路上,谢奕总觉得有人跟着自己,转头一看,是鼻血干涸的苏良。

谢奕没有理他,转身继续走路,没想到苏良一路跟着她来到家门口。

谢奕回头看他,他也呆望着谢奕。

谢奕只得让他进屋坐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难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