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的春天,S市。
文思宁抱着一沓待校对的稿子,匆匆走进一家图书馆。
作为出版社的编辑,她经常需要来这里查阅资料,这个周六下午,图书馆比平时安静许多,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斑。
她习惯性地走向三楼的参考阅览区,却在熟悉的靠窗位置顿住了脚步,那里坐着一个人,侧影莫名地熟悉。
男人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口随意挽到肘部,正专注地看着面前的专业书籍,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转着一支笔,那个细微的习惯动作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文思宁记忆的闸门。
她站在原地,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五年过去了,他的轮廓更加分明,气质更加沉稳,但她依然一眼就认出了他,是林云舟。
仿佛是感应到她的注视,他抬起头来。
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人都明显地愣住了,时间仿佛静止了几秒,然后他先回过神来,嘴角缓缓扬起一个真实的微笑。
“文思宁?”他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惊喜。
“林云舟。”她也笑了,“好久不见。”
“五年零三个月。”他几乎是脱口而出,然后似乎意识到这话太过直接,轻咳一声掩饰尴尬,“坐一会儿?”
文思宁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手中的稿子放在桌上:“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我在S大读博,经常来这里查资料。”他解释道,目光温和地落在她脸上,“你呢?看起来很好。”
“我在出版社工作。”她说,“今天来找一些参考资料。”
对话自然地展开,他们聊起了这些年的经历,林云舟告诉她自己最终选择了计算机与物理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文思宁分享了她如何从翻译工作转向编辑生涯。
“所以那年之后,你还是参加了高考?”文思宁终于问出了这个萦绕心头多年的问题。
林云舟点点头,眼神有一瞬间的黯淡:“是的,在J市考的。我父亲的公司破产,我们不得不连夜搬离S市,投靠J市的亲戚。那时候太混乱了,我没能好好跟大家道别。”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事实上,我尝试联系过你。但那时候我们的联系方式都换了,我只有你的手机号,打过去已经是空号。”
文思宁怔住了:“我不知道...我以为...”
“以为我完全忘记了所有人?”他轻轻摇头,“不是的,只是生活有时候太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他们沉默了片刻,阳光透过窗户,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我记得那天放学下雨,我借了你的伞。”文思宁突然说,“后来想还给你,却再也没有机会。”
林云舟的眼睛亮了起来:“你还记得这件事?”
“记得很多事情。”她轻声说,然后鼓起勇气问道,“那天我放在你家门口的笔记本,你收到了吗?”
他惊讶地看着她:“原来是你放的?我看到了,但不知道是谁。那时候家里一团糟,我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
他忽然停住,然后从随身背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正是当年文思宁用过的那本,页面已经泛黄,但保存得很好。
“你还留着?”文思宁不敢相信地问。
“它陪我度过了整个复读期。”
林云舟的声音很轻,“在J市那年,我谁都不认识,每天就是上学、复习。有时候翻开这个笔记本,会想起高三的日子,想起...”
他没有说完,但文思宁感觉自己的心跳加快了。
“我后来考上了S大,回S市读本科,然后直博。”他继续说,“我曾经去B大找过你,但他们说你已经毕业了。出版社我也试过几家,但不知道你在哪一家...”
“你为什么...”文思宁的声音微微发颤,“为什么找我?”
林云舟直视着她的眼睛,目光坦诚而温暖:“因为有些话,当年没有机会说。有些感情,不应该因为一场雨就永远停在那个春天。”
图书馆的钟声适时响起,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
“我知道现在说这些可能太突然了,”林云舟说,“我也不期待什么。只是如果能重新认识你,我会非常高兴。”
他从笔记本中抽出一张便签,写下一串数字:“这是我的联系方式,这次,我不会再消失了。”
文思宁接过便签,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手指,一丝暖意从接触点蔓延开来。
她低头看着那串数字,然后从包里拿出手机,当即拨通了那个号码。
林云舟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惊讶地看着来电显示,然后笑了,那是五年来,文思宁见过的最真诚的笑容。
“这次,我会存好的。”她说,也在自己的手机里输入了他的名字。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的春雨渐渐停了。
阳光穿透云层,在图书馆的地板上投下一道小小的彩虹。
“雨停了。”文思宁轻声说。
“是啊,”林云舟望着她,“雨总会停的。”
他们相视而笑,五年的时光与距离,在那一刻悄然消融。
而他们的故事,似乎才刚刚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